学术投稿

跟骨粉碎性骨折围术期中西药消肿疗效对比

徐丰涌;陈鑫营;陈天恩

关键词:跟骨粉碎性骨折, 半量甘露醇, 创伤性水肿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消肿方与半量甘露醇在跟骨粉碎性骨折围术期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34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7例患者,A组采用消肿方口服,B组采用半量甘露醇静脉滴注.术后7 d观察疗效.结果:术后7 d,A组完全消肿率(0级)达到79.10%,高于B组(46.2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显效率达到56.72%,高于B组(3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肤坏死率为4.48%,低于B组(13.43%).结论:中药消肿方在跟骨粉碎性骨折围术期可提高消除水肿效果,减少皮肤坏死发生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输尿管上段(41例)、中段(109例)、下段结石患者(187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中、下段结石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上段结石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清除率高于上段结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7%(8/337).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具有排石容易安全、可靠、有效、排石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更适合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

    作者:张清荣;廖伟强;陈志权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基于正交试验的野木瓜中反丁烯二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正交试验L9(34)探究野木瓜中有机酸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运用正交试验对贵州野木瓜干燥根茎的提取条件进行探究,采用HPLC测定反丁烯二酸的含量.结果:极差分析表明,在各提取条件中,对反丁烯二酸的含量影响的顺序是:溶剂种类>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体积比;方差分析表明,溶剂种类的差异性大于其他三个因素.结论:运用正交试验得到野木瓜佳提取工艺是:9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料液体积比8倍量较为合适,且各项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提示该提取工艺切实可行,为野木瓜中反丁烯二酸的含量测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胡书平;刘同祥;刘世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CTA成像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血栓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及继发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经下肢静脉血管造影(DSA)证实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因其他病行下腹部及盆腔CTA检查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髂静脉内径及受压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受压髂静脉前后内径为左侧(2.7±1.3)mm,右侧(2.6±1.2)mm,对照组患者对应髂静脉前后内径为左侧(7.3±1.5)mm,右侧(7.8±2.1)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12.46,P<0.05).观察组30例患者CTA诊断与DSA检查结果一致,其中,左髂总静脉受压26例,右髂静脉受压4例,其中,14例患者继发血栓形成.结论:CTA检查与DSA检查的一致性较高,并且无创方便,可以准确显示受压髂静脉内径及受压程度及下肢静脉继发血栓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张鹏举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大庆市不同产地防风中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目的:比较大庆市不同产地防风药材中升麻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 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大庆市各个地区的防风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其中以杜尔伯特及肇源地区有效成分总量较高.结论:杜尔伯特及肇源地区的防风质量更优.

    作者:于春月;张特立;白玉华;韩成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下颌骨恶性骨母细胞瘤误诊牙龈瘤2例的临床分析

    下颌骨恶性骨母细胞瘤较为罕见,临床常易误诊.本文中2例首诊时均误诊为牙龈纤维瘤.通过分析病例及复习文献,在此探讨引起误诊的原因以及避免误诊的方法.

    作者:黎昌学;孙斌;徐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玻璃酸钠注射联合TENS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n=40)和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复方倍他米松痛点注射,n=40),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3个月的VAS值、疗效评定及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赵晓;余生源;吴梅;程莉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15 μg/h;B组(实验组)术前15 min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15 μg/h.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3、6、12、18、24 h视觉模糊(VAS)评分,镇痛满意度,追加补救镇痛药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术后1、3、6、12 h B组镇痛VAS评分低于A组(P<0.01或P<0.05),18 h后两组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优良率为64%,B组为96%,两组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12 h内A组有18例需肌注哌替啶来缓解疼痛,B组仅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15 min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增强了小剂量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段宗伟;黄海玲;代景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以外的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临床分离的193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判定依据NCCLS(2004版).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逐年升高,除万古霉素、呋喃妥因、丁胺卡那、米诺环素以外,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等6种抗生素耐药率高达65%~92%.结论:连续监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袁红萍;周文俊;朱奋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PICC培训综合知识考试模块建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护理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软、硬件两方面把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成一流的信息管理、教育教学的平台.笔者设计开发的考试管理系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该系统本着减轻带教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生考试的流程,增强参加考试学生的身份识别,这比传统的考试模式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系统分为三大模块:考试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用户注册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是进行题目的添加、存储和删除,是系统运行的基础;考试模块是通过姓名或考号以及密码登陆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适合的题目,形成试卷;用户注册模块的任务是完成师生的注册和删除.

    作者:张一鸣;乔爱珍;陈玉静;马威;余国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9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及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髋臼骨缺损患者29例(29个髋关节)行翻修术,采用打压颗粒植骨、髋臼假体置换重建髋臼骨缺损后进行假体固定.应用Harris评分标准及髋正位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行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无菌性假体松动.本研究29例患者到随访结束时均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位置变化.经Harris评分显示,术前患者平均得分为(37.5±7.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得分为(91.3±8.3)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而打压颗粒植骨联合髋臼假体置换能合理、有效地重建缺损的髋臼骨.

    作者:汪志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疗法对遗尿症患儿睡眠觉醒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遗尿症患儿睡眠觉醒水平的影响,以便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遗尿症患儿1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Ⅰ(60例)和对照组Ⅱ(6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Ⅰ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Ⅱ采用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并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Ⅰ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Ⅱ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P<0.05),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疗法可明显提高遗尿症患儿的睡眠觉醒水平,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锋;周云亮;周雷贵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肝癌伴双肺转移TACE治愈一例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面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其中外科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仅10%~15%的患者有进行外科手术的机会,绝大多数患者往往因肝功能状况差、恶性程度高、肿瘤体积大以及肿瘤的扩散和转移等诸多因素,延误了手术时机.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成为行之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癌已成为目前临床首选.

    作者:邵爱东;张彦;张平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NICU患儿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5月使用美国GE-vivid-i便携式床旁彩超诊断仪对NICU新生儿中临床疑似先天性心脏病(CHD)的341例患儿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采用胸骨旁、剑突下、心尖及胸骨上窝等多切面反复探查,CHD按心脏三级顺序分段法检查并作出诊断.结果:床旁超声心动图检出CHD患儿256例,其中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96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82例,卵圆孔未闭31例,动脉导管未闭26例,二者并存12 例,瓣膜反流2例,假腱索7例.NICU多为早产儿及新生儿,较为常见的心内分流为卵圆孔未闭,其与动脉导管未闭在未来均有闭合的可能,不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为患儿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冯俊;常凤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论大型医疗设备采购的成本控制

    卫生医疗事业的改革,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机遇,而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又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政府对其投入有限,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就成了医院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手段.为此,医院应建立成本控制的理念,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使医院以合理的投入购买到理想的设备.

    作者:戴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恶性胸腹水患者热疗联合腔内化疗的疗效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腔内化疗治疗癌症患者恶性胸腹水疗效及护理策略.方法:对已确诊的25例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患者,采取胸腹腔积液引流后行腔内化疗,并联合局部热疗,治疗前进行心理护理及相应准备工作,定期巡视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加强引流、热疗及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25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0%,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0.0%,治疗后仅1例浅Ⅱ度烫伤患者,经对症护理后痊愈,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疗联合腔内化疗治疗癌症患者恶性胸腹水效果好,治疗中合理的护理策略、舒适的护理可减少热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春;程毓媚;陈宏;刘跃;丁云霞;李懿;王永刚;李英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CIMT,并根据CIMT值将全部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62例,CIMT值≥1.0 mm,B组患者53例,CIMT值<1.0 mm,比较两组血糖、血压和血脂等代谢指标,并对与2型糖尿病CIMT增厚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A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BMI、LDL-C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1.093、1.088、1.038、1.732,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与年龄、肥胖、糖尿病病程和LDL-C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曾华锋;赵小林;余红丽;文雯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频率相当;2009~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2009、2010年销售金额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氨氯地平片和左旋氨氯地平片,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0.50、0.25;2009、2010年用药频度居第1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均是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利用指数分别为8.00、10.00.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文九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对我国针灸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立、发展及其理念,分析了目前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针灸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作者:罗文舒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肠健片醇提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肠健片的佳醇提工艺.方法:以小檗碱与木香烃内酯的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醇提工艺.结果:确定的佳乙醇提取工艺条件为用含1%硫酸的65%乙醇溶液提取3次,加溶剂量分别为12﹑10﹑10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0﹑1.5﹑1.5 h.结论:确定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控.

    作者:李成舰;陈海洋;贺百花;高倩;赵红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脾益肾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健脾益肾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3∶47),检测波长为24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补骨脂素在0.040 10~0.204 8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0.05X+1.452(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00%.异补骨脂素在0.034 22~0.212 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8.26X+2.653(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8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俊娥;刘俊红;赵铁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