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病患者胰岛素泵置入的临床护理体会

赵彩丽

关键词:2型糖病患者, 胰岛素泵置入,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胰岛素泵置入前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置泵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泵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结果: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平均空腹血糖从治疗前的15.8~18.1 mmol/L下降至5.2~8.6 mmol/L,餐后2 h为6.5~12.3 mmol/L,效果明显.结论:胰岛素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做好相应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针灸及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药周围痛点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一起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食物中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对中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接触可疑食物--猪肉的苫布和案板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分别从呕吐物、粪便、苫布和案板样本中检测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结论:根据本次食物中毒暴发的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食物中毒暴发是因为猪肉被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所污染引起的.

    作者:牛春荣;朱洪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赛庚啶、氯雷他啶)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8.0%;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0%、84.0%.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瑞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表现.结果:25例肿瘤位于胃部16例,小肠4例,直肠2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8例,恶性14例,交界性3例.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恶性肿块内有囊变、坏死及钙化低密度区,增强不均匀强化.病理切片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CD117均呈阳性.结论:多层螺旋CT可显示GISTs的部位、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在GISTs的定位、定性判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自拟中药补脾益肾活血方加减治疗16例中医证型为脾肾气虚证的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1g≤24h尿蛋白≤2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为西医综合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补脾益肾活血方,随证加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及血钾均无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针对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证的肾功正常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当1 g≤24 h尿蛋白≤2 g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减少尿蛋白流失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于绣红;单非易;邢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80例诊疗体会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溃疡病急性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80例中,非手术治疗18例,行穿孔修补术48例,胃大部分切除14例;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感染10例,胃排空障碍2例,无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X线、B超及腹腔穿刺可提高溃疡穿孔的确诊率.对于年龄较轻、穿孔小或空腹穿孔、腹膜刺激征轻且局限者,可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多采用穿孔修补术,较少采用胃次全切除术.

    作者:李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我校学风建设调查分析与思考

    高等中医院校学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中医院校在学风建设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从不同角度加强和改进高等中医院校学风建设的措施、方法及对策.

    作者:白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我校门诊部2006~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校门诊部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我校门诊部2006~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来,我校门诊部钙拮抗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用药频度高的是氨氯地平.结论: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为我校门诊部抗高血压的主流药物.

    作者:黄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手指离体组织块再植治疗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的再植经验与技巧.方法:对16例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分别采用单纯血管吻合,血管缺损采用静脉移植桥接、邻指指固有动脉顺行转位等方法再植.结果:本组16例,术后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全部存活.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年,手指长度及外观满意.手指功能平均值比术前增加了45%.结论: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复合组织块再植就会获得成功,既改善功能又解决美观问题.

    作者:付彦春;张健;付忠田;王玉;赵双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成功救治高渗性昏迷1例

    目的:探讨高渗性昏迷的成功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高渗性昏迷患者除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外,尽早施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救治,患者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意识恢复,救治成功.结论:尽早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救治高渗性昏迷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红英;王建红;倪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与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数目有相关性(r=0.469).结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欣;刘力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近2年留观病历173份,找出在护理文书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护理书写字迹潦草、涂改、刮痕;缺项;医护记录不符;诊断简写等方面.结论:应加强医疗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规范和提高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可预防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尹冬梅;温冬娣;黄榕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518例宫颈糜烂常规阴道镜下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从官颈糜烂中筛查早期宫颈癌病变.方法:2006年1~12月,对妇科门诊的宫颈糜烂患者普遍进行了在阴道镜下活体组织切片检查,共518例.结果:CIN Ⅰ~Ⅲ级17例,原位癌2例.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普遍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对早期宫颈癌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全经针刺法对恢复期脑卒中平衡能力障碍影响的

    目的:探讨全经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对恢复期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全经针刺法、常规针刺法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平衡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能显著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是治疗卒中偏瘫平衡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金芝;周国平;王清勇;刘玉泉;刘小卫;王敬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一例出现血气胸,导管脱落5例,液体渗漏11例,局部感染16例,导管堵塞24例,无严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留置时间短12 d,长96 d,平均38 d.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易固定、护理方便、置管时间长、活动不受限制、减轻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作为长期化疗及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ESR、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息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及恢复期血清CRP、ESR、WBC水平测定.结果:118例患儿中,93.2%的患儿CRP升高,63.6%的患儿WBC升高,52.5%的患儿ESR升高.恢复期CRP、WBC下降,CRP下降幅度大.结论:血清CRP及WBC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检测CRP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陆燕珍;吕波;张明真;褟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超声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淋巴清扫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对淋巴囊肿诊断的重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29个经囊液穿刺证实的淋巴囊肿超声声像图进行总结.结果:10个囊肿的囊壁显示清晰,壁薄,内壁光滑,可见线状强回声突起;19个囊肿的囊壁显示不清晰,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滑,部分内可见带状分隔.结论: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淋巴囊肿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史,对淋巴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完善医疗机构强制救治权制度的法律思考

    医疗法规的出台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医疗法规的实践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冲突.本文从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角度出发,分析了患者行使权利的困境及现行部分医疗法律制度的缺陷,对完善医疗机构强制救治权制度进行了法律思考.

    作者:柯泽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间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绪伟;石洪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干预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遵医服药和血糖自我监测4个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78.9%、71.1%、89.5%、81.6%.对照组以上4个方面的遵医率分别为40.0%、37.1%、62.9%、48.6%.各因子比较,护理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出院后患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方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