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清勇
医疗机构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合理用药降低药品费用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6.427、5.888、8.559、4.166,均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和术后镇痛次数明显低于开腹组(X2值分别为11.429、28.475,均P<0.01).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经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符三辉;田海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近2年留观病历173份,找出在护理文书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护理书写字迹潦草、涂改、刮痕;缺项;医护记录不符;诊断简写等方面.结论:应加强医疗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规范和提高急诊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可预防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尹冬梅;温冬娣;黄榕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时辰化疗方案与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结果:时辰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3.1%、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4%、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时辰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毒性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古扎努尔·尼牙孜;杨磊;王旭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在冠心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和血浆DD浓度,另外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LP(a)和DD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hs-CRP、LP(a)和DD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hs-CRP及LP(a)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4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一例出现血气胸,导管脱落5例,液体渗漏11例,局部感染16例,导管堵塞24例,无严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留置时间短12 d,长96 d,平均38 d.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易固定、护理方便、置管时间长、活动不受限制、减轻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作为长期化疗及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肺结核病区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制订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预防策略.结果:通过严格的职业防护培训,制订各项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并在医院感染科的监督下认真贯彻实施,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肺结核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规范感染管理,加强重点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便性.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使用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猪胰岛素治疗,对两组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使用1~2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使用诺和灵方便、注射剂量准确、出现低血糖反应小、用量小、无副作用等,且血糖控制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诺和灵30R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优于普通猪胰岛素,而且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剂量准确、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席海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针灸及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药周围痛点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
作者: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初步探讨黄芪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处理组,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黄芪处理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皮下注射黄芪注射液.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观察肝纤维化程度;产色基质偶氮法鲎试剂定量测定血浆内毒素,赖氏法测定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TBA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黄芪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①肝脏的损伤性改变有所减轻,肝组织HYP及肝纤维化指数(FI)明显降低;②血浆内毒素含量、ALT及肝组织MD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黄芪可减缓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能为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登妮;徐军全;宋维芳;张晓阳;王明亮;梁永刚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小儿严重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常频机械通气氧合改善不好的ARDS患儿改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6 h后氧合较前改善,24 h明显改善,4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对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氧合改善不好的ARDS患儿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简清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本研究主要论述附子中毒与排病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应对措施,附子的药理分析以及炮制对附子所含生物碱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笔者对附子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作者:刘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校门诊部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对我校门诊部2006~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来,我校门诊部钙拮抗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用药频度高的是氨氯地平.结论: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为我校门诊部抗高血压的主流药物.
作者:黄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笔者采取子宫浆肌层多点8字缝扎子宫血管成功救治1例因胎儿巨大、产程较长致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的产妇,使其有效止血,保全了子宫,并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阐述具体缝扎子宫血管的方法.
作者:姜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渗性昏迷的成功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高渗性昏迷患者除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外,尽早施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救治,患者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意识恢复,救治成功.结论:尽早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救治高渗性昏迷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红英;王建红;倪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眼部临床表现及眼分泌物涂片、培养检查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阳性,局部滴眼药水或局部滴眼药水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有效的方法.结果:126例淋病性膜炎通过眼局部或眼部治疗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疗效满意.结论:局部用青霉素溶液点眼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蔡笃儒;林瑞云;招敏华;许少龄;侯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医疗法规的出台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医疗法规的实践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冲突.本文从患者的生命健康权角度出发,分析了患者行使权利的困境及现行部分医疗法律制度的缺陷,对完善医疗机构强制救治权制度进行了法律思考.
作者:柯泽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HA)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至种的水平.方法:以分枝杆菌rpoβ基因编码序列为靶基因,应用PCR-RDBHA检测126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PCR-DNA测序为对照,对经PCR-RDBHA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临床分离株进行PCR-DNA测序.结果:126株临床分离株中,经鉴定115株(91.3%)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11株(8.7%)为NTM.NTM中,4株胞内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1株戈登分枝杆菌,2株瘰疬分枝杆菌,3株脓肿分枝杆菌.11株NTM PCR-RDBHA与PCR-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PCR-RDBHA能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至种的水平,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54例择期肝胆、胃及横结肠肿瘤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65~82岁,体重53~78 kg.随机分为三组(n=18),Ⅰ、Ⅱ、Ⅲ组术后分别用0.125%、0.175%、0.2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3μg/ml芬太尼.术后记录镇痛、镇静评分及生命体征,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下三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活动状态下Ⅱ、Ⅲ组术后4、8、12、24、48 h VAS评分低于Ⅰ组(P<0.05或P<0.01).Ramesay及Bromege评分各时间段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后0.17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3μg/ml芬太尼PCEA镇痛效果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韩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PAC理论是相互作用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的核心内容,以后被推广为一种人际交往分析工具.本文介绍了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医患沟通的应用尝试.
作者:姚保明;黄高贵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