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歌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和处方规范书写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对我院2009年第一季度部分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处方规范书写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结论:按照相关要求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对处方书写加以规范,才能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郑芝欣;魏简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经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对恢复期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全经针刺法、常规针刺法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平衡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能显著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是治疗卒中偏瘫平衡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金芝;周国平;王清勇;刘玉泉;刘小卫;王敬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泊酚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中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大剂量丙泊酚组(P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微泵输注丙泊酚4 mg/(kg·h)、芬太尼2 μg/(kg·h)、维库溴铵0.04 mg/(kg·h)及吸入异氟醚(0.8~1.5 MAC之间)维持麻醉,夹闭瘤体前30 min,P组微泵丙泊酚加大剂量至8 mg/(kg·h),S组同时微泵输注硝普钠1~3μg(kg·min),夹闭瘤体后P组微泵丙泊酚剂量减少至原水平,S组停用硝普钠.分别监测麻醉前(T0)、插管后10 min(T1)、夹闭瘤体前30 min(T2)、夹闭瘤体时(T3)、术毕(T4)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两组T3时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P组T3时与T0时及S组比较HR均显著下降(均P<0.05),术毕,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大剂量丙泊酚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在一定水平.
作者:李以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淋病性结膜炎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眼部临床表现及眼分泌物涂片、培养检查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阳性,局部滴眼药水或局部滴眼药水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有效的方法.结果:126例淋病性膜炎通过眼局部或眼部治疗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疗效满意.结论:局部用青霉素溶液点眼是治疗淋病性结膜炎的主要方法.
作者:蔡笃儒;林瑞云;招敏华;许少龄;侯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对PC12细胞低氧缺糖损伤(OGD)的保护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OGD损伤模拟脑缺血损伤模型,依托考昔的给药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 mmol/L,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结果:依托考昔(40~80 mmol/L)能增加OGD损伤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并减少LDH释放(P<0.05).结论: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对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钱晓东;袁玉梅;曹恒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502例准备行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麻醉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后进行检查,对照组不进行麻醉行肠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段的SBP、DBP、HR、SpO2变化及并发症.结果:麻醉组SBP、DBP、HR、SpO2指标在肠镜检查开始后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用于肠镜检查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岳嵩;冯承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与药物治疗的体会,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68例DH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HF临床症状主要为有充血性心衰表现(多为肺淤血).X线胸片显示所有病例肺纹理增粗.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舒张不良使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而心腔大小及射血分数(EF)正常可明确诊断.药物治疗主要为减少液体潴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改善心肌顺应性,改善和延缓心室重构,改善舒张功能.结论:DHF发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SHF)的早期阶段,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为重要,以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改善预后.
作者:李芳;李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解剖教学中传统的直观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直观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是目前解决此问题的较好方法.借助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片于一体,图像逼真、色彩鲜明、层次清楚、定位准确,并可以通过三维立体重建等手段,将人体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闫勇;王焕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B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72例).治疗组给予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疗程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生化,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和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等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a1联合阿德福韦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徐立昌;夏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HA)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至种的水平.方法:以分枝杆菌rpoβ基因编码序列为靶基因,应用PCR-RDBHA检测126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PCR-DNA测序为对照,对经PCR-RDBHA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临床分离株进行PCR-DNA测序.结果:126株临床分离株中,经鉴定115株(91.3%)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11株(8.7%)为NTM.NTM中,4株胞内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1株戈登分枝杆菌,2株瘰疬分枝杆菌,3株脓肿分枝杆菌.11株NTM PCR-RDBHA与PCR-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PCR-RDBHA能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至种的水平,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与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数目有相关性(r=0.469).结论: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不稳定斑块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欣;刘力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疑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病例6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时间长短的不同有较大变化,早期诊断的关键首先是排除宫内妊娠,其次是双侧卵巢的显示对附件区包块来源的判别有重要作用,需强调动态观察.结论:超声检查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溃疡病急性穿孔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80例中,非手术治疗18例,行穿孔修补术48例,胃大部分切除14例;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感染10例,胃排空障碍2例,无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X线、B超及腹腔穿刺可提高溃疡穿孔的确诊率.对于年龄较轻、穿孔小或空腹穿孔、腹膜刺激征轻且局限者,可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多采用穿孔修补术,较少采用胃次全切除术.
作者:李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PAC理论是相互作用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的核心内容,以后被推广为一种人际交往分析工具.本文介绍了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医患沟通的应用尝试.
作者:姚保明;黄高贵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在冠心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和血浆DD浓度,另外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LP(a)和DD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hs-CRP、LP(a)和DD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hs-CRP及LP(a)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息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及恢复期血清CRP、ESR、WBC水平测定.结果:118例患儿中,93.2%的患儿CRP升高,63.6%的患儿WBC升高,52.5%的患儿ESR升高.恢复期CRP、WBC下降,CRP下降幅度大.结论:血清CRP及WBC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检测CRP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陆燕珍;吕波;张明真;褟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健康指导的内容、实施方式方法,使孕产妇正确对待妊娠、分娩及合并症,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产前门诊就诊的37 620人次孕产妇及住院的4 328名孕产妇实施健康指导的情况及体会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指导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及保健知识;减少孕产期合并症的发生;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促进母乳喂养.结论:健康指导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围生期的保健质量,降低孕产期合并症发生的危险.
作者:孙艳玲;刘继波;李金业;吕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本研究主要论述附子中毒与排病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应对措施,附子的药理分析以及炮制对附子所含生物碱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笔者对附子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作者:刘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的护理经验.方法:以整体护理形式对158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91.1%的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易接受.
作者:祝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便性.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使用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猪胰岛素治疗,对两组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使用1~2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使用诺和灵方便、注射剂量准确、出现低血糖反应小、用量小、无副作用等,且血糖控制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诺和灵30R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优于普通猪胰岛素,而且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剂量准确、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席海蓉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