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珍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l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赵桂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GC测定头孢孟多酯钠残留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B-FFAP毛细管柱,柱温:150%,以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00℃.结果:2-乙基己酸在0.15~0.90 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03%(n=9).定量限为0.001 ng.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可作为头孢孟多酯钠残留溶剂(2-乙基己酸)的测定方法.
作者:赵玉新;刘丹;任吉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Child-Push肝功能分级积分法分级;2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水平.分析两者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及总胆汁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水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升高.结论: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A125、总胆汁酸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耀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剂出现毒性反应的原因.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按照尾静脉注射给药法试验,平行检测不同厂家和剂型的葛根素注射剂和不同浓度的丙二醇溶液的毒性反应.结果: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和其中所含丙二醇的量呈正相关.结论:丙二醇对于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有很大影响.改进铜剂工艺.加强对制剂辅料的监管非常必要.
作者:周永标;潘卫松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阐述中药的道地药材.方法:从道地药材的含义,成为道地药材的条件,古今道地药材等方面帮助大家了解道地药材.结果:中药道地药材是中医理论基础,由中药生长环境、生长地域等多种因素促成的.结论:道地药材是中医临床发展的物质基础.
作者:逯春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或开腹手术确诊胃底贲门癌38例,就其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分化程度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内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消化道印戒细胞癌240例,其中胃底贲门癌共6例,占所发现的消化道印戒细胞癌的15.83%(38/240).结论: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胃镜及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是防治印戒细胞癌的重要手段.
作者:莫汉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和皲裂11例.口腔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发热64例,齿龈出血18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护理人员细心的照顾,周密的计划,细致的观察,认真地对待,能够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为患者创造一个利于疾病康复的护理流程和计划,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的脑卒中所致偏身舞蹈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发生后,部分患者以偏身舞蹈症为首发症状和主要表现.按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并加用安定和或氟哌啶醇,疗效显著.结论: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脑卒中经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张月明;鲁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护理的要点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无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护理并进行试验性改进.结果:38例中,发生便秘者8例,3例出现排便时头昏、心悸,无死亡.结论:通过对38例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护理,使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减少了因便秘导致患者用力排便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王瑞霞;崔文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近几年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我院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药品类型以及药品工艺有关.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
作者:谢东湘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190例和对照组188例,对照组每人发放一本高血压防治手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干预方式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吸烟饮酒干预,跟踪随访6个月,与对照组对比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情绪、运动、限盐、体重、吸烟、饮酒、定期复诊等7项生活方式干预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血压控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使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
作者:谢丽丽;徐润娥;容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人员管理,规范制度管理,强化药品管理,重视药房信息化管理,同时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才能促进药房规范化建设,促进药学服务水平提高,保证为临床提供质量可靠、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的药品,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艳卿;刘凤冰;邓伟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女性囊性肿块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在盆腔囊性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超声诊断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盆腔囊性肿块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9%.误诊率为4.1%,不同疾病导致的盆腔囊性肿块有其相应的声像图特征.结论:超声诊断盆腔囊性肿块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药检管理工作也进入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时代.药品检验管理系统在药检所日常管理工作,保证药检工作高效、顺利运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靠计算机网络实现药品检验数据的网络传输,加强对药品检验流程的监控是药品检验所工作的核心业务.
作者:丁华;沈忱;马晓璐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常规康复治疗外使用舌肌训练器进行舌肌训练5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言语、吞咽、临床体征情况.结果:治疗组言语、吞咽、临床体征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于春艳;祖艳红;白丽;王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破裂的临床诊断.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以便及时准确作出诊断.
作者:陈嘉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经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初治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方面都有明显作用,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智;麦洪珍;蔡春葵;刘宝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腹部皮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8年期间共51例患者配合心理护理的治疗经验,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1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和I临床护理,皮瓣全部成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皮瓣成活率.结论:心理护理在腹部皮瓣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可提高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测定大鼠血小板内5-羟色胺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Nucleosil-C18 (4 mm×250 mm,10 μm),流动相:磷酸二氢钾(10 mmol/L,内含EDTA-Na2 0.3 mmol,pH=3.5):甲醇:乙腈=85:10:5,流速:0.5 ml/min,荧光激发波长:254 nm,发射波长:360 nm,增益:32.血小板沉淀用300μl纯水悬浮,加入15μl内标溶液(30μg/ml,α-甲基-5-HT水溶液),100μl蛋白沉淀液,混匀,离心,取上清液20μl,进样.结果:5-羟色胺在0.25~4.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羟色胺测定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RSD)分别小于4.29%和4.44%,回收率为84.3%~88.7%.正常雄性SD大鼠血小板内5-羟色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5±0.14)μg/109plts.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大鼠血小板内5-羟色胺的测定.
作者:杨蕾;李伟荣;王宁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平板运动试验、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以8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计算3种方法诊断冠的心病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准确性,上述前3种方法两两联合、3种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准确性.结果:上述3种方法联合与两两联合及单种方法比较后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提高(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是通过运动来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脏耗氧量增加,以揭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无创性临床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病变程度的判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玲;袁晓利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