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作用研究

赵桂林

关键词:脑梗死, 银杏迭莫注射液, 尼莫地平, 早期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l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l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赵桂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对96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及结果讨论.结果:术前关节功能平均96分(39~72分),随访时关节功能平均91.6分(77~100分).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郭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肺结核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128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关系、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2000~2009年收治的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120例肺复张,7例开胸手术后治愈,1例因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年内38例复发.其中,26例手术后治愈,其余12例均转为慢性气胸.结论: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症状严重,及时救治,则预后良好.

    作者:麦洪珍;杨智;徐齐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内分泌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诊断与内分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初次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6例,确诊率为81.3%,多误诊为冠心病和肾脏疾病;经过内分泌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9%.随访0.5~2.0年,患者均身心健康.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认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正确诊断及处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廖学权;胡彩珍;黄增祥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如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利用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它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就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映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早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以选择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手术治疗的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8例,按伤后接受手术时间(72 h以内及72 h以后)将患者分为A、B两个治疗组,进行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与神经损伤恢复程度比较.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按ASIA2000标准进行分级及评分.结果:68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8例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及椎管占位均获得明显改善;组间比较.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损伤恢复结果提示,A、B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A组患者的恢复程度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显著,伤后手术时间越早,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在全身情况允许时,对脊髓损伤患者尽可能在早期行内固定减压手术,以大程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作者:陈世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质量对ICU医院感染控制因素的影响

    目的:通过沈阳市医疗机构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探讨护理质量对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因素的影响,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12月11日0:00~24:00 ICU 87例住院患者采用填写调查表、查阅病历、床头查看及询问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8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占33.3%.医院感染发生与侵入性操作及环境因素等关系密切.结论:ICU的特殊环境、收治的特殊对象及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是控制这些因素的关键,手卫生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简单有效的措施.

    作者:魏迎东;穆金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2009年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抽取其中42例为治疗组,其余3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取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针刺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刺比单纯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耀良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我院4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加强ADR的监测力度,提高ADR监测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ADR报告414例,就年龄分布、产生ADR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癌药ADR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感染药、升白细胞药;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冷、胸闷,其次为骨髓抑制、腰背疼痛、发热.结论:ADR监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加强宣传,加强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蔡晔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我科2009年全年发生的小儿静脉输液渗漏1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静脉输液渗漏患儿经2~6 d的治疗和护理后,全部自行吸收治愈,无一例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输液故障,能有效地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保障患儿输液安全,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作者:仰明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在腹部皮瓣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腹部皮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8年期间共51例患者配合心理护理的治疗经验,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1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和I临床护理,皮瓣全部成活.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皮瓣成活率.结论:心理护理在腹部皮瓣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可提高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IP)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围生期处理方法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采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制剂、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其中,中期引产5例.阴道分娩13例,剖宫产14例,发生率为7.1%,胎死宫内1例.结论: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制剂、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妊娠HIP并发ITP的有效方法,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在血源充分的情况下行剖宫产.

    作者:杨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法对男性精子质量及生育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法对男性生育及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 229例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橘核丸组和五子衍宗丸组,治疗后调查孕育人数和采用CASA检测精子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治疗前后比较,橘核丸组的治愈率和临床治愈率均高于五子衍宗片组,橘核丸组、五子衍宗片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8%、72.73%,经统计学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还发现,橘核丸组对病患者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活力恢复和生育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五子衍宗片组.结论: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法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程可佳;张忠;周小梅;黎杰运;张书楠;张春雷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64排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在64排CT CTA下的表现及64排CT CTA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证实的主动脉夹层CTA表现及其与DSA的比较.结果:85例患者中阳性58例,阴性27例.与DSA比较造影剂用量明显减少,肾毒性减小;检查时间缩短,患者接受辐射量减少;显示病变范围扩大等.结论:多排螺旋CTA具有几种技术特点,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成像后可以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全程血管的形态走向.区分动脉管壁的硬化性钙斑及管腔内造影剂,从各方位、多角度直观观察评判受检血管,对临床医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陈强;郑春辉;喻晓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58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8例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1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67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无复发,53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中6例患者术后0.5~2.0年出现溃疡复发.结论:胃大部切除术仍是治愈胃、十二指肠的有效手段.

    作者:田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可压复合树脂修复Ⅱ类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可压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Ⅱ类洞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病例备洞去腐后,对于中、深龋坏垫底后,采用全酸蚀技术两步法进行修复:酸蚀脱矿、预处理并黏结.结果:1年后复查,恢复正常咀嚼功能的106颗牙齿出现充填物松动、脱落,牙髓或根尖炎,洞渗漏或继发龋坏等并发症共20颗牙齿,总有效率为84.1%.结论:在临床操作中,遵循窝洞制备和充填原则的前提下,并注意避免相关的影响因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商丘市职业人群空腹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方法:应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商丘市26 856例职业人群空腹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按照血脂异常评定标准分析人群检测结果.结果:总体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50岁组检出率高.总体血脂异常发生率为61.2%.男性占73.8%、女性占48.2%.TC、TG、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1).结论: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中年以男性、老年女性为显著.男性与女性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低频电流下人体阻抗模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频电流(f<1 000 Hz)下人体阻抗的模型.方法:采用串联电路法测量94名男性在不同频率电流下人体手臂阻抗的大小.结果:随着电流频率的增加,人体阻抗呈现下降趋势.结论:人体阻抗模型可以认为是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复杂的串并联电路,因而具有容抗的性质.

    作者:万永刚;金成;王晓东;薛俭雷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经皮给药治疗小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治疗小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对18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皮给药)9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9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皮给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所以经皮给药结合对症护理和预防病毒感染,能明显改善小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病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燕;方亦倩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谈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

    目的:通过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实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调查,探讨有效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强化管理的办法.方法:收集有关<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以辽宁省医疗机构为重点,调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以及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的管理,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配置与使用人员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实施,规范了大型医用设备的合理配置,使用效率提高;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实行准入制度,提高了使用人员的素质.结论:各地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配置数据和准入条件,推动医学技术进步和大型医用设备合理配置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规范、强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人员的管理.

    作者:李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