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2003年6月~2008年9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掌、指骨骨折23例.结果:临床应用23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周,按TAM标准评分,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5.6%.结论: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掌、指骨骨折,操作简单,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志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对照组)和2009年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观察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减轻产妇的痛苦,保障产妇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曾华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例135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在不同眼压下发病眼的前房角的改变,根据其形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及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6~24个月.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前房角为关闭状态,周边虹膜形态为S,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为AC(Spaeth房角分级法).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前房角开放.术后本组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控制稳定为20 mm Hg(1mm Hg=0.133 kPa).术后前房角宽度大于术前.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6~24个月,眼压持续稳定,术后1周的前房角形态与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根据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变化,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取得稳定的术后效果.
作者:王艳;赵海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抗感染作用.方法:60例伴有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选用贝那普利,对照组单用或联合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外降压药,包括利尿药、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CRP、血压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CRP均有下降,而治疗组CRP下降更明显.结论:贝那普利除有降压作用外.还比其他降压药(ACEI及ARB类降压药除外)有更明显减轻血管炎性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作者:范志雄;王运武;胡民坚;万蝶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反跳的临床救治情况,结合经验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1999~2009年收治的30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32例出现反跳患者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有明显先兆症状患者均在立即确认出现反跳后,接受积极治疗,治愈27例,死于肺水肿2例,脑水肿合并肺水肿1例,呼吸衰竭2例.结论:在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早期彻底清除毒物,阿托品应早期、足量、反复静脉给药以期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危重患者应及时采取换血疗法.
作者:王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综合实验教学方法在护生实习前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2007级中专护士班4个教学班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分组,随机抽取1个班(60人)为实验组,另1个班(5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实习前2个月采用护理综合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护生的实习考核总成绩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生对改革方法持肯定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或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用综合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实习前培训能帮助护生较快地适应护士的角色,缩短临床实践适应时间.
作者:郭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针对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给予疾病宣教、心理干预、用药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等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状况,增强药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何连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5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术后死亡1例,姑息性胃癌切除和胃癌穿孔修补术术后各死亡1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穿孔缝合后发生胃漏及严重腹膜炎.本组31例出院,获随访30例,单纯穿孔修补术存活时间14 d~10个月,平均(7.50±1.22)个月;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存活时间3~14个月,平均(8.45±1.25)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存活时间4~30个月,平均(13.20±1.30)个月;胃癌根治术平均8~30个月,平均(27.24±1.35)个月.结论: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复杂,熟练掌握其诊断要点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锦远;姜杰;曹锡朝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实施夜间护理二线排班对提高夜间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由4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承担夜间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落实.结果:夜间护理二线排班使夜间护理安全与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结论:护理二线排班提高管理的信度和效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宋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本组患者随访6~12个月,除3例患者死于内科疾病及其并发症外,余所有患者预后良好.根据黄公怡临床评价标准,本组患者中,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6%.结论:应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复位好,实用,可靠,效果理想.
作者:曾维;林笋;宁健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血栓取出和破裂口修补治疗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破裂口修补治疗本病40例.结果: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口修补治疗效果明显.结论:Cockett综合征的发生既有管腔的狭窄又有外来的压迫,所以在手术方式的设计上单纯的纠正血管狭窄或解除外来的压迫均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主张行血栓取出和破裂口修补治疗.
作者:刘惠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压舌板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成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先穿刺后固定,观察两组穿刺成功例数、静脉固定时间和漏针次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和两针或两针以上穿刺成功例数分别为88例、61例和12例、39例;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固定时间分别为(68.9+11.5)s和(90.0±12.5)s;实验组和对照组漏针次数分别为12次和30次.两组比较,实验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多.实验组静脉固定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静脉固定时间短.结论: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先固定再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较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在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次数方面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钟婉洪;冯远衍;陈妙娟;李苑伟;王占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以十四醇为内标,测定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结果:反式苦橙油醇在0.0363~0.725 0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0.63%.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可作为鸡蛋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梁静;张光彩;符方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应用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间解剖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2月~2009年7月,应用肘后正中切口和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间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50例.结果:平均随访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按Jupiter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23例,中7例,优良率为86%.结论: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问解剖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操作简捷,固定坚强,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操练,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对智齿急性冠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智齿急性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碘甘油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智齿急性冠周炎疗效优于碘甘油,是治疗智齿急性冠周炎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姜祚来;嵇海虹;刘萍;缪林峻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6例,在手术复位固定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分期治疗,观察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患者痊愈115例,良好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无一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部分患者皆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结论: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应重视对患者的可靠复位和准确固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并预防术后股骨头坏死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万汉森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复合膳食纤维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乙酸法制造大鼠炎症性肠病模型,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三组,能全素组(A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B组,可溶:不可溶为1:2)、能全素+膳食纤维组(C组,可溶:不可溶为1:3).造模后7 d内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取末端回肠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评分.结果:添加复合膳食纤维的炎症性肠病大鼠血清TNF-α、CRP浓度低于单纯能全素组(P<0.05),肠黏膜损伤程度较轻,小肠炎症学评分较低.结论:肠内营养中添加复合膳食纤维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程度因膳食纤维中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纤维的比例不同而异.
作者:李悦;武华;张睿;刘玉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日趋完善与提高,但在首营审批、原有供货商及在营品种管理以及购进药品验收三个方面还需要加强控制与完善.
作者:李英丽;齐文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常规康复治疗外使用舌肌训练器进行舌肌训练5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言语、吞咽、临床体征情况.结果:治疗组言语、吞咽、临床体征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于春艳;祖艳红;白丽;王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对经确诊为大面积肺血栓栓寒症患者,无禁忌证,在溶栓的时间窗14 d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 mg持续静脉滴注2 h,溶栓后继续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20例治疗1周后显效,患者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缓解,动脉血氧分压(PaO2)>85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平均压降至正常,右心房右心室形态恢复正常,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缺损肺段减少≥75%;3例有效;1例无效;1例颅内出血死亡.结论:经确诊为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无禁忌证,在溶栓的时间窗14 d内,越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mg持续静脉滴注2 h,溶栓后继续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君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