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田冰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大部切除术, 反流性胃炎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58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8例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1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67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无复发,53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中6例患者术后0.5~2.0年出现溃疡复发.结论:胃大部切除术仍是治愈胃、十二指肠的有效手段.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比较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现已正式在临床推广应用.罗哌卡因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具有很强的血浆蛋白结合力.因其毒性较低,低浓度时感觉一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明显,现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分娩镇痛及术后镇痛等.本文就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比较进行综述.

    作者:柳向前;曾观海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胎盘早剥7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增强对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1.22%,胎膜早破、高血压疾病、创伤等因素是导致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胎盘早剥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准确及时的诊治对于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周艳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改良式拔针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患者对两种拔针的疼痛反应、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血液及药液外溢情况.方法:对100例住院输液患者进行健侧手背静脉输液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常规组采用传统拔针法(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改良组采用改良拔针法(先反折并挤压近针头端软管,迅速拔出针头,再按压刺点上方,输液侧上肢抬高90°,放松挤压的软管).结果:常规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1).两组均能达到止血效果,改良组能有效防止针头处血液及药液外溢.结论:改良组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预防皮下淤血和血液及药液外溢的发生.

    作者:刘菲;王志敏;吕华;马淑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我院4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加强ADR的监测力度,提高ADR监测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ADR报告414例,就年龄分布、产生ADR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癌药ADR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感染药、升白细胞药;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冷、胸闷,其次为骨髓抑制、腰背疼痛、发热.结论:ADR监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加强宣传,加强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蔡晔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阿立哌唑致肠梗阻1例

    目的:了解阿立哌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观察1例阿立哌唑治疗后出现肠梗阻的情况.结果:患者于治疗第36天出现肠梗阻.结论:阿立哌唑对治疗精神障碍患者安全性因人而异,临床工作应用阿立哌唑时要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作者:胡怡;姚坚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院收治股骨远端C型骨折21例患者的护理,按照围术期护理要点均给予认真细致的心理、生理和早期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护理.结果:患者疗效满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纪秀景;崔臻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利用近红外(NIR)一致性检验模型及图谱比对法初筛复方氨酚烷胺片假药的情况分析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复方氨酚烷胺片(吉林省吴太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真伪.方法:在4 000~12 000 cm-1范围内对复方氨酚烷胺片进行全谱扫描,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并对图谱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正品复方氨酚烷胺片与其伪品存在着较大差别,利用一致性检验模型及图谱比对法均可以判断.结论: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有效,是基层查处假冒大品牌药品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跃卿;杨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检查在盆腔囊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女性囊性肿块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在盆腔囊性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超声诊断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盆腔囊性肿块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9%.误诊率为4.1%,不同疾病导致的盆腔囊性肿块有其相应的声像图特征.结论:超声诊断盆腔囊性肿块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结合临床上常见的输液管中有气泡出现的问题,观察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在临床输液中的效果.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科随机选择400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患者.观察两组护士的穿刺时间、换药次数、巡视病房次数、呼叫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采取t检验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呼叫率为10%,患者的满意度为99%;对照组患者的呼叫率为95%,满意度为95%.结论: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控制了呼叫率,优化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高天霞;杨巍;刘子琦;张晓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回顾我院一年来妇产科门诊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若有子宫畸形者,进一步做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宫腔镜或CT、MRI等检查.结果:共发现子宫畸形60例,其中双子宫8例,纵隔子宫45例,双角子宫4例,鞍状子宫2例,单角子宫l例.结论:超声检查较易发现子宫畸形,子宫畸形对于不孕症的治疗,预防与子宫畸形有关的流产、早产等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韦月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4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近几年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我院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药品类型以及药品工艺有关.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

    作者:谢东湘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异位妊娠53例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结果:49例患者血HCG下降达到15%,保守治疗成功率达到92.45%,4例患者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恰当、合理的精心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艳;张立贺;吕桂云;石晓丽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l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赵桂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小儿输液风险管理

    分析目前小儿输液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如输液前实行编号、屏幕显示叫号、双人核对;输液中加强巡视、观察、宣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输液风险纠纷明显减少.

    作者:胡翠萍;李怡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小儿的静脉穿刺与固定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压舌板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成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先穿刺后固定,观察两组穿刺成功例数、静脉固定时间和漏针次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和两针或两针以上穿刺成功例数分别为88例、61例和12例、39例;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固定时间分别为(68.9+11.5)s和(90.0±12.5)s;实验组和对照组漏针次数分别为12次和30次.两组比较,实验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多.实验组静脉固定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静脉固定时间短.结论: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先固定再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较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在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次数方面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钟婉洪;冯远衍;陈妙娟;李苑伟;王占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栓取出和破裂口修补治疗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破裂口修补治疗本病40例.结果: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口修补治疗效果明显.结论:Cockett综合征的发生既有管腔的狭窄又有外来的压迫,所以在手术方式的设计上单纯的纠正血管狭窄或解除外来的压迫均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主张行血栓取出和破裂口修补治疗.

    作者:刘惠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胸腺肽在渗出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胸腺肽在渗出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作用,为以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5月门诊及住院病例52例,分为胸腺肽组和非胸腺肽组,并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1个月时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74,P<0.05);胸腺肽组较非胸腺肽组胸腔积液吸收平均快14.2~43.4 d(p<0.05).6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57,P>0.05).结论:胸腺肽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能促进液体吸收,但从较长疗效看,不建议常规使用.

    作者:刘梅枝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造影剂过敏致死亡6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6例致死病案的分析,研究造影剂过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病案6例,2例为碘海醇造影剂过敏致死;1例为碘普罗胺造影剂过敏致死;2例为泛影葡胺造影剂过敏致死;1例为碘佛醇造影剂过敏致死.结果:6例死亡患者均因造影剂过敏致死.结论:造影剂过敏反应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却很严重.

    作者:刘福颂;王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法对男性精子质量及生育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法对男性生育及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 229例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橘核丸组和五子衍宗丸组,治疗后调查孕育人数和采用CASA检测精子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治疗前后比较,橘核丸组的治愈率和临床治愈率均高于五子衍宗片组,橘核丸组、五子衍宗片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8%、72.73%,经统计学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还发现,橘核丸组对病患者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活力恢复和生育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五子衍宗片组.结论: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法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程可佳;张忠;周小梅;黎杰运;张书楠;张春雷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患者的护理

    对91例胆管疾病患者施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术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术中配合医生协助患者翻身,严格无菌操作,术后进行饮食指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高红宇;孙晓坤;姜晶;许淼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