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廷均
目的:探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级83名临床实习生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查房,实验组采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教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病案导学式教学法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整体对教学内容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灵活应用.
作者:郭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过敏原点刺试验中患儿不合作所采取的措施--使用过敏原点刺试验手臂固定托对点刺试验影响的观察.方法:采用对照研究,2009年7~8月未使用手臂固定托设为对照组,2009年9~10月使用手臂托设为实验组.评估两组过敏原点刺试验操作所用的时间、操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问题.结果: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操作可行性明显提高.结论:点刺试验手臂固定托使用后能显著缩短操作时间,降低点刺试验结果的误差率和操作失误率.
作者:章国梅;周武军;周红;章军霞;邰贤凤;杨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剂出现毒性反应的原因.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按照尾静脉注射给药法试验,平行检测不同厂家和剂型的葛根素注射剂和不同浓度的丙二醇溶液的毒性反应.结果: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和其中所含丙二醇的量呈正相关.结论:丙二醇对于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有很大影响.改进铜剂工艺.加强对制剂辅料的监管非常必要.
作者:周永标;潘卫松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对96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及结果讨论.结果:术前关节功能平均96分(39~72分),随访时关节功能平均91.6分(77~100分).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郭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弥漫型Ⅱ级星形细胞瘤的MR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Ⅱ级星形细胞瘤的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复习.20例患者全部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Ⅱ级星形细胞瘤具有相对特异的MR特点,20例病例均表现为相等、长T1、长T2信号,肿瘤没有明确的肿块形成.可累及1个或多个脑叶,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轻度至中度强化.结论:MR能够明确肿瘤的范围及程度.具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罡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l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赵桂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解决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方法:对40例压疮患者,运用中医理论对其进行正确辨证施护,并与40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辨证施护组与常规护理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辨证施护突出了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也起到了同病异护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并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了解.
作者:荣志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患者对两种拔针的疼痛反应、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血液及药液外溢情况.方法:对100例住院输液患者进行健侧手背静脉输液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常规组采用传统拔针法(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改良组采用改良拔针法(先反折并挤压近针头端软管,迅速拔出针头,再按压刺点上方,输液侧上肢抬高90°,放松挤压的软管).结果:常规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1).两组均能达到止血效果,改良组能有效防止针头处血液及药液外溢.结论:改良组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预防皮下淤血和血液及药液外溢的发生.
作者:刘菲;王志敏;吕华;马淑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复方氨酚烷胺片(吉林省吴太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真伪.方法:在4 000~12 000 cm-1范围内对复方氨酚烷胺片进行全谱扫描,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并对图谱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正品复方氨酚烷胺片与其伪品存在着较大差别,利用一致性检验模型及图谱比对法均可以判断.结论: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有效,是基层查处假冒大品牌药品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跃卿;杨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便血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我科2007年5月~2009年5月门诊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926例,随机分为护理配合组500例,对照组426例.观察两组患者紧张、恐惧的程度及肠镜前端达回盲部所需时间.结果:两组病例均完成检查,护理配合组至回盲部时间(9.85±5.60)min,对照组至回盲部时间(15.58±8.50)min;护理配合组紧张程度Ⅲ级94例(18.80%),对照组紧张程度Ⅲ级169例(39.67%).结论:综合护理配合组患者的紧张、恐惧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配合良好,达回盲部时间短,使检查更加顺利,减少了检查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能够更全面地对肠道进行检查,减少误诊及漏诊.充分说明对便血患者积极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措施.
作者:王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对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方面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2月收治的3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种,占脑血管病的10%~15%,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其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疝、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控制脑水肿、降颅压是治疗的关键,预防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在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程上有其自己的特点,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俊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测定何首乌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为何首乌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实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 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 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何首乌药材含水量均不超过10.77%,总灰分不高于6.04%,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0.71%,冷浸法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低于20.03%.结论:本方法为何首乌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秦健;吴孟岚;王珂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内固定效果.方法:运用AO三叶型钢板治疗Pilon骨折患者18例.结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术后经10个月~4年的随访,其疗效参照Mazur评定标准:优6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2.2%.结论:AO三叶型钢板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
作者:崔德铮;赵家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新型护具在临床上应用时的优点.方法:研究2009年1~12月来我院我科就诊的263例患者,145例患者未应用新型保护具,为对照组;118例患者采用新型保护具,为试验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未应用新型保护具的患者弄伤自己或拔掉输液针头、胃管、吸氧管等意外情况发生率为40.69%,应用新型保护具的患者弄伤自己或拔掉输液针头、胃管、吸氧管等意外情况的发生率为6.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型保护具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正清风痛宁20~40 mg,tid,甲氨蝶呤(MTX)7.5 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MTX 15 mg,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RA有效.
作者:丁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58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8例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1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67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无复发,53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中6例患者术后0.5~2.0年出现溃疡复发.结论:胃大部切除术仍是治愈胃、十二指肠的有效手段.
作者:田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心肌缺血患者300例,其中,有缺血症状者150例(对照组),无症状者150例(实验组),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心肌梗死和心性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预后较对照组差.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预后比有症状性心肌缺血预后差,临床应给予高度警惕.
作者:罗天槐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有关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患者给予行为干预护理、心理护理,指导进行正确的膀胱功能训练、盆底肌训练、掌握尿急控制技术.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膀胱过度活动症保守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晓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应用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间解剖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2月~2009年7月,应用肘后正中切口和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间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50例.结果:平均随访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按Jupiter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23例,中7例,优良率为86%.结论: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问解剖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操作简捷,固定坚强,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操练,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测定大鼠血小板内5-羟色胺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Nucleosil-C18 (4 mm×250 mm,10 μm),流动相:磷酸二氢钾(10 mmol/L,内含EDTA-Na2 0.3 mmol,pH=3.5):甲醇:乙腈=85:10:5,流速:0.5 ml/min,荧光激发波长:254 nm,发射波长:360 nm,增益:32.血小板沉淀用300μl纯水悬浮,加入15μl内标溶液(30μg/ml,α-甲基-5-HT水溶液),100μl蛋白沉淀液,混匀,离心,取上清液20μl,进样.结果:5-羟色胺在0.25~4.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5-羟色胺测定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RSD)分别小于4.29%和4.44%,回收率为84.3%~88.7%.正常雄性SD大鼠血小板内5-羟色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5±0.14)μg/109plts.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大鼠血小板内5-羟色胺的测定.
作者:杨蕾;李伟荣;王宁生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