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建刚;颜莹;董巨浪
当代是信息时代,在这一时代下,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已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必要趋势.如何进行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服务和提高信息专业化服务的质量是必须探讨的课题.
作者:张雅静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肺心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病情易反复,为了提高疗效,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方法:对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然后对方法及经验进行梳理、分析.结果:通过对肺心病患者有效、正规化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加强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金铉玉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中药库存的科学管理,保证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5~2009年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剂的销售和库存数据,以库存周转率为指标衡量库存管理效率.结果:2005~2009年我院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周转率分别提高了55.56%和 37.50%.结论:中医医院应结合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建立合理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
作者:廖银标;孙毅东;黄勇斌;黄健芬;曾祥仲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通过护理指导,使居家隔离的甲流轻症患者顺利度过隔离期.方法:采取发放<居家隔离治疗病情观察表>、<甲型H1N1流感患者居家隔离治疗须知>和社区医生上门随访、电话询访相结合.结果:患者100%治愈,家属及同居者无一人被感染.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和细致的护理指导对甲流轻症患者的顺利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隋红云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8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4、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7、14 d行hs-CRP检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爱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及传递特性,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分析其内部晶体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其表面结构,透射电镜(TEM)及动态激光粒度仪测量其大小,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磁化率等参数.此外,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家兔血和不同脏器中的样品铁含量,MRI观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的增强效果.结果:所得样品核心为四氧化三铁晶体,表面包覆葡聚糖,核心粒径6~8 nm,整体颗粒直径为33 nm.样品铁含量为0.2 mlnol/L.磁化曲线表现为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48.1 emu/g.样品在家兔体内血循环时间较长(>6 h),主要分布至脾、肝、肺、心、淋巴等网状内皮系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在T2WI1号明显降低.结论:实验表明,制备的样品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磁共振阴性造影剂,广泛用于肝脾、淋巴结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国华;陈燕明;蔡庆;陈晓军;洪若瑜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中游离骨折块固定的必要性及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2月我院采用先行游离骨块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复合应用钢丝捆扎固定的方法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42例,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2例患者中全部获得随访,所有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拍片复查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到95.2%.结论:粉碎性锁骨骨折中骨块的固定是骨折解剖复位的基础,是骨折解剖形态愈合的前提条件.
作者:孟春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两种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骨科应用内固定与外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各46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30个月至骨折愈合后,平均14个月.结果: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相比,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中,内固定折复位好、固定可靠、更加实用、有效,内固定为首选.
作者:林春豪;吴华贵;黄伟东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加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15例采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比较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呼吸再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孙宗义;徐萍;孙家良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以紫杉醇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89例应用紫杉醇治疗的患者,用药前做好药物指导、心理护理,用药中密切观察,加强巡视,用药后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应用紫杉醇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危及生命.结论:通过化疗前、化疗时中、化疗后的观察与护理,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罗伟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在中职医药营销专业药物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医药营销专业的岗位定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学生授课等教学方法,提高药物学教学效果.
作者:邱建波;徐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两门课程理论虽不深奥,但内容繁杂枯燥,学生普遍认为是两门枯燥乏味、容易理解但难记忆的科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真正的兴趣.本文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建设药用植物园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鉴别中药材为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大学生创新性课题为兰台,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师生的综合能力将会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得以进一步提高与升华.
作者:肖海英;冷一平;刘卫平;李云贵;肖志勇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了解各类人群候诊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指导门诊护理工作,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因此,医院需要努力完善门诊治疗环境的硬软件设施,让患者了解医院;根据患者的医疗要求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强化服务质量内涵,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梁美 刊期: 2010年第19期
不断提高医院药师专业化服务水平,不仅是医院服务理念转型和患者医疗消费观念转变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适应药学发展的趋势,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药师队伍,确保患者合理用药的必然要求.
作者:熊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初步判断阳桃叶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方法:通过试管反应法和滤纸反应法,对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酸水提取液及石油醚提取液分别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验.通过与多种试剂反应,观察反应现象.结果:阳桃叶可能含有糖、皂苷、有机酸、黄酮、挥发油、鞣质及酚类成分.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阳桃叶的活性成分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廖彭莹;卢远飞;何俞勤;杨省;王柳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评价腹膜活检在不明原因腹腔积液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引导,应用美国Bard全自动活检枪,对增厚的腹膜进行穿刺活检,活检组织置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同时留取欣柏液基细胞学送检.结果:58例腹膜组织,经病理证实,其中结核性腹膜炎29例(有2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腹膜间皮瘤16例,腹膜转移癌5例,黏液腺癌2例,类癌1例,其他5例为少量平滑肌组织,为正常腹膜组织,其中1例正常腹膜组织中,在液基细胞学检查中发现瘤细胞,经活检明确腹腔积液病因的诊断率为93.10%.结论:经皮腹壁腹膜穿刺活检可以确定良恶性腹腔积液,特别是对腹膜肿瘤和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亚新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腩钠肽(BNP)水平在诊断心力衰竭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以纽约心脏功能NYHA分级评定心功能.结果:按NYHA分级,从Ⅰ~Ⅳ级,血浆BNP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BNP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血浆BNP>800 pg/ml患者2年内死亡率为75.00%,明显高于血浆BNP<200 pg/ml患者的心力衰竭死亡率(5.26%).结论:血清BNP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应涛 刊期: 2010年第19期
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药品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药品监管部门应做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并应提高药品技术监督服务的能力.
作者:李明月;贾超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康复训练过程中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9年9月在我院小儿康复科进行3个自然疗程以上康复训练的107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父母或同其共同生活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共调查107人,男51人,女56人,年龄22~65岁.分析心理特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心理状况与其文化程度及医疗费负担比例不同存在差异,其中中学以上学历组对康复治疗的信心显著高于小学及文盲组,而医疗费负担比例高低对家长心理的影响亦存在差异,公费劳保和医疗保险组明显高于自费组.结合患儿家长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通过充分了解并分析其特点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使其接受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其家长的心理状况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及医疗费用负担对其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影响.
作者:曾爱华;薛坚;吴艳红;陈翠荷 刊期: 2010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产后尿潴留的形成与产程过长,外阴创伤疼痛,应用大量解痉镇静药和产妇紧张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经综合治疗及护理24例患者已治愈.结论:加强心理护理,采用物理刺激疗法结合中医护理干预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高雪松 刊期: 2010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