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效果分析

康辉;柴红宇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 海昆肾喜胶囊,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低蛋白饮食、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海昆肾喜胶囊,疗程3个月.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BUN)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Scr、BUN水平均降低(均P<0.05),同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论:海昆肾喜胶囊既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又能改善肾功能,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药物咨询质量,切实做好药学服务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如何提高药物咨询质量,做好药学服务.方法:分析我院开展药物咨询工作的实践.结果:合理设置咨询环境,提高咨询药师综合素质和优化管理模式均有助于提高药物咨询质量,做好药学服务.结论:做好药学服务有赖于药师素质的提高和医院各部门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作者:吴爱琴;黄伟乔;吴喜英;叶俊鹏;唐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髓基质干细胞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细胞研究的发展,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取材、分离、培养、临床前期研究成果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作者:钦斌;蔡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montelukast)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131例CVA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和酮替芬;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随访6个月,追踪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复发率为7.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31%,复发率为17.62%,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谈护患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把握护患沟通技巧,通过护士与患者更好的交流,为护士收集资料,了解患者病情,提高护理质量,赢得患者的满意.

    作者:袁红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谈门诊导医服务与管理

    导医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工作改革深化的产物,是当今与今后大型综合医院门诊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良好的导医服务不仅树立了医院窗口的新形象,吸引患者前来就医,也推动了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连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术抢救药物中毒患者31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抢救药物中毒患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在治疗抢救药物中毒患者中发生呼吸功能障碍时采用气管插管术治疗.结果:31例均获成功.结论:气管插管术在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发生呼吸功能障碍时疗效确切.

    作者: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氟伐他汀、血脂康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血脂康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36例患者,给予氟伐他汀40 mg/d,服药4周;血脂康胶囊0.6 g/次,2次/d,服药4周.结果: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62%.明显降低了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氟伐他汀、血脂康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的理想用药.

    作者: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20例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口服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均观察4周后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较佳,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范红玲;曹志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VVI起搏器植入术后两次功能障碍分析

    目的:初步了解起搏器的常见故障及原因.方法:对1例WI起搏器植入术后两次功能障碍的分析.结果:两次功能障碍都表现为间歇起搏和感知不足,但原因及处理方法不同.结论:加强对起搏器的监测,及时准确判断起搏器的故障,及早作出处理.

    作者:曲迎军;于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悬吊除皱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延长除皱手术远期效果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对105例额颞部轻、中度皮肤松弛患者行微切口筋膜悬吊+串珠线埋藏方法行除皱术.结果:术后随访2~7年,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少,达到了面部年轻化及延缓皮肤衰老的目的.结论:串珠线埋藏可拮抗除皱术对皮肤的过度拉伸导致的皮肤弹性破坏,减缓皮肤的弹性衰减生理过程,延长单纯筋膜悬吊术的手术远期效果.

    作者:于加平;李艳;尹飞;蔡茂季;王义;许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玉屏风散含药血清体外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中腹腔肥大细胞(RPMC)释放类胰蛋白酶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玉屏风散血清组RPMC释放类胰蛋白酶的量明显降低.结论:玉屏风散体外可抑制变应性鼻炎RPMC脱颗粒释放类胰蛋白酶,可能是该方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机制之一.

    作者:张仲林;钟玲;臧志和;辛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治休克型异位妊娠配合自体血回输26例临床分析

    目的:腹腔镜诊治休克型异位妊娠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休克型异位妊娠腹腔镜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休克型异位妊娠总出血量约46 800 ml,总回收血量为24 700 ml,无一例出现输血反应等,均痊愈出院.结论:休克型异位妊娠腹腔镜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春燕;杨秋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33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出现腹痛、上腹不适、厌食及黄疸等症状的病例,要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结论: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要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辅助检查,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希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操作考试成绩与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应具备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是衡量护士业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探讨护士考试及内外因素对成绩的影响,对78名参加考试的护士成绩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考试成绩与年龄结构、学历高低有明显差异,而职称高低差异不明显.为今后培训护士找到更为合理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作者:刘玉莲;肖长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目前多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膀胱痉挛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100%[2],其发生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易发生继发性出血及引流管堵塞,增加护士工作量,影响手术效果.

    作者:何芳;赵丕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80例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了解肝硬化病因构成比的逐年变化趋势,间接推断接种乙肝疫苗对肝硬化病因构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病因、并发症及Child-Pugh分级的情况.结果:病因构成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99例(55.00%),酒精性肝硬化38例(21.11%),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24例(13.33%).不同病因肝硬化的并发症中,上消化道出血81例(46.0%),感染52例(29.6%),肝功能分级B级90例(50.0%).结论: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肝)仍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的病因,而酒精性和乙肝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仍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其次为感染,住院患者的肝功能多为B级.

    作者:谭莹;谭庆华;周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钠肽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5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其脑钠肽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的(49.40±15.10)pg/ml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的(56.39±36.50)pg/ml比较,ACS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P<0.05;P<0.05;P<0.01;P<0.05),且心肌梗死(AMI)亚组BNP浓度(587.57±205.65)pg/ml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亚组(356.17±150.26)pg/ml(P<0.01),SAP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为显著.故血浆BNP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金霞;胡建;马晶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对照组42例,给予硝酸酯、阿司匹林、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永峰;杨国嵘;魏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12例胸部创伤的X线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中的X线的基本表现及发现X线诊断中特殊的现象.方法:本文对312例胸部创伤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创伤中以钝挫伤和锐器伤多见,本文312例胸部创伤中钝挫伤231例,刀刺伤81例,钝挫伤中以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多见,损伤性湿肺、肺撕裂伤和胸壁血肿及皮下积气次之.刀刺伤以血气胸为为主.结论:肺损伤和创伤性湿肺多发生在直接敛伤的部位,伤后立即出现,创伤性湿肺一般出现较晚,且不在直接致伤处.

    作者:赵云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亟需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

    通过对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医学教育的国内外形势、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实验条件及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方法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以期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合格的基层医务人员.

    作者:李冰雪;王峰;吴丽圆;叶吉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