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BV感染者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都燕;张凌霞

关键词:C反应蛋白, 乙型肝炎, HBV
摘要: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C及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种乙肝患者血清中的CRP含量,并以正常体检者作对照.结果:乙肝患者血清CR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无症状携带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变化,各病例间CRP变化也不相同,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CRP在乙肝患者中可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可用来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montelukast)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131例CVA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和酮替芬;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总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随访6个月,追踪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复发率为7.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31%,复发率为17.62%,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腹部或下肢择期手术的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观察组(碳酸利多卡因组,37例)和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组,37例).比较两种局麻药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节段、局麻药首剂总量及首剂量维持时间.结果:碳酸利多卡因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均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局麻药首剂总量、首剂量维持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节段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具有阻滞作用强、诱导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夏新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心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目前临床冠心病诊断流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不利于冠心病早期诊断与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新型检测技术的涌现,使得冠心病的诊断向着早期、方便、安全、无创、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等方向发展.2008年的相关研究提示,生物标志物和新的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有可能改善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与发现,更科学地指导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吕树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包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包覆脂质体以其优良的特性,逐渐成为药物载体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出现的7类包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包覆材料包覆脂质体的可行性和包覆前后脂质体载药特性的变化,介绍了包覆脂质体在药物载体领域内的应用,探讨了其独特优点,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作者:刘成圣;颜景泉;党奇峰;孟祥红;赵耀;陈西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广泛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子宫广泛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宫颈癌患者80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0例,次广泛全宫切除术40例,按术后尿潴留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组尿潴留12例(30.0%),低于次广泛全宫切除术组尿潴留5例(12.5%)(X2=3.98,P<0.05);试验组残余尿量(100±1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50)ml(t=65.12,P<0.01);试验组尿潴留6例(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例(27.5%)(X2=3.78,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术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及尿潴留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作者:谢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性痴呆31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结果:发现AD多为隐袭起病,常见早发症状为记忆力减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对有记忆力损害的老年人进行全面调查,以提高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比例,减轻其症状发展.

    作者:张永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髓纤维化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例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对症支持治疗.严重贫血者输浓缩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加重者输血小板,合并感染、发热者加用抗生素治疗.其中部分加用康力龙及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如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则按原发病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2例好转出院,7例反复多次住院,死亡11例,其中,5例死于贫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颅内出血,2例死于全身衰竭,2例转化成急性白血病死亡,病死率为55%.结论:骨髓纤维化简张髓纤是骨髓造血细胞受刺激而产生的反应性纤维组织和骨质增生,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多见于成人慢性白血病之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独立性疾病.

    作者:徐晓燕;翟小琳;吕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苦胆草片HPLC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测定苦胆草片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CLC-ODS(5 μm,150 mm×4.6 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结果:龙胆苦苷进样量在0.352 8~3.528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98,n=6);加样回收率结果为99.39%,RSD为0.52%(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苦胆草片中龙胆苦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鲁寅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治休克型异位妊娠配合自体血回输26例临床分析

    目的:腹腔镜诊治休克型异位妊娠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休克型异位妊娠腹腔镜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休克型异位妊娠总出血量约46 800 ml,总回收血量为24 700 ml,无一例出现输血反应等,均痊愈出院.结论:休克型异位妊娠腹腔镜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春燕;杨秋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藤素片治疗急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藤素片治疗急件膀胱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两年来住院和门诊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组是黄藤素片组,对照组是呋喃妥因组.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结论:黄藤素治疗急性膀胱炎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春艳;张艳;史伟;龙彦;魏文会;范玉仙;樊峰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科学2000~2002年度高被引文献和作者分析

    目的:分析高被引文献的规律,探讨提高刊小论文影响力的策略.方法:选择儿科学领域2000~2002年刊出,截止至2007年3月15日被引次数达20次以上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处理数据.结果:纳入研究的文献126条中,有关疾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的文献被引次数远高于其他文献;综合探讨和临床报道类文献量较大;选题为当前研究热点的文献被引用多;文献来源集中于北京、上海、辽宁和广东这些儿科技术力量雄厚的地区和单位;其作者职称较高;核心期刊集中了大部分高被引文献.结论:注重选题策划,选题抓住学科热点和前沿,向有影响力的专家约优质稿件,是提高论文影响力的有效策略.

    作者:汤敏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受益匪浅

    糖尿病若不及时治疗其危害相当大,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若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目的、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使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将对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希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真菌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按病因学分为内因性和外因性两类.内因件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常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于老年人,以欧美国家多见;外因性与农业性外伤有关.如树枝、稻草、草杆等擦伤或剔除泥土、沙石等角膜异物后,常为曲霉菌和镰刀菌感染,国内以外因性多见.本文简述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德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洗胃、补液、保护胃黏膜及制酸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纳洛酮注射液0.4 mg静推,严重的患者间隔30 min可重复使用1次,随后给予10% GS 250 ml+纳洛酮注射液0.8 mg静滴.结果: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纳洛酮注射液是治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中毒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邹迭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玉屏风散含药血清体外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中腹腔肥大细胞(RPMC)释放类胰蛋白酶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玉屏风散血清组RPMC释放类胰蛋白酶的量明显降低.结论:玉屏风散体外可抑制变应性鼻炎RPMC脱颗粒释放类胰蛋白酶,可能是该方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机制之一.

    作者:张仲林;钟玲;臧志和;辛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曲普利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我院2007年4月~2008年5月采用曲普利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与单用曲普利啶78例对照,并观察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取得较满意结果.

    作者:吕成国;李艳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难治性空洞性肺结核的护理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难治性、空洞性肺结核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00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抗痨凝胶治疗的方法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积极护理,痰菌涂片阴转率基本达1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难治性、空洞性肺结核有效可靠,积极的护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包皮套环术后阴茎水肿2例护理

    包皮过长、包茎是男童的一种常见病,应用塑料套环切除小儿包皮是近年来的新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无需缝合及术后护理容易等特点.我院门诊手术室2002年6月~2008年10月,接诊塑料套环施行小儿包皮环切术1 180例,门诊随访效果满意,其中2例术后出现阴茎水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川苏;何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33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出现腹痛、上腹不适、厌食及黄疸等症状的病例,要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及时诊断和治疗.结论: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要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辅助检查,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希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总结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其中陈旧性骨折13例,8例术中切开骨痂,松解软组织,纠正髋内翻,用DHS固定;5例为骨性愈合髋内翻畸形,给予粗隆下旋转截骨后DHS固定.术中注重股骨粗隆部内侧骨结构的重建,髋螺钉的一次置放到位,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为94.6%.结论: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优良率高.

    作者:敬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