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平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医疗活动中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情况.方法:设计统一问卷对某省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285名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医疗活动中,85.61%的医护人员接触过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49.47%的医护人员遭受过锐器伤;41.05%的医护人员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针对职业接触感染,医护人员未完全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做到标准预防,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原性疾病的感染是当前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作者:魏雪芳;杨琍琦;邵宜波;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5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其脑钠肽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的(49.40±15.10)pg/ml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的(56.39±36.50)pg/ml比较,ACS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P<0.05;P<0.05;P<0.01;P<0.05),且心肌梗死(AMI)亚组BNP浓度(587.57±205.65)pg/ml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亚组(356.17±150.26)pg/ml(P<0.01),SAP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为显著.故血浆BNP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金霞;胡建;马晶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病变者,采用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结果:59例结石经胆囊管取出,2例胆总管结石被推入十二指肠.全组病例均未置管,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半年无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探查取石避免了常规的胆总管切开T形管引流,尤其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的应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留置管的痛苦与不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及术后常规住院日缩短等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平;陈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验课是医学免疫学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我们结合近几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免疫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萍;马晓君;牟东珍;梁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盐酸头孢吡肟与4种输液按临床应用配伍,考察室温下12 h内溶液的pH值及外观变化,采用HPLC法考察头孢吡肟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与生理氯化钠溶液配伍后,6 h内基本稳定;与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和5%葡萄糖配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8 h内含量分别降至96.11%、97.06%和96.51%.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可与生理氯化钠溶液配伍使用,但应在6 h内用完.
作者:刘诗琼;王文渊;李世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护理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情志致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作一阐述,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及气质等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杨玉红;王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药敏试验指导下的肝癌及肝癌腹腔积液化学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件别、年龄与肿瘤类型、分期、腹腔积液量相同的肝癌患者配对,并将配对病例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MTT法体外检测腹腔积液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组选用含肿瘤抑制率较高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顺铂、表阿霉素方案,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化疗和腹腔内化疗.结果:24对配对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为70.83%,两组腹腔积液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肿瘤治疗有效率为58.33%,对照组肿瘤治疗有效率为33.33%,实验组肿瘤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下的肝癌化疗其肿瘤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常规方法用药.
作者:袁小林;李志民;金始宇;张春蕾;张秀林;杨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现将我所收治的以腹泻、瘙痒为早期表现的原发性肝癌1 例报道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男,73岁,因反复腹泻、皮肤瘙痒3个月前来我所门诊就诊.患者3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腹泻,为黄色不成形或稀水样便,无里急后重,每日4~5次,偶尔腹痛腹胀,但可自行缓解,无发热及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阵发性难以忍受的顽固性瘙痒,无原发皮肤损害,影响夜间睡眠.
作者:王细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2008年收治的43例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及局部处理、手术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等综合措施.结果:43例患者中,治愈21例,占48.8%;好转15例,占34.9%;无效7例,占16.3%.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满意;而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及微小创伤的预防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亦极为重要.
作者:刘璟琰;于华峰;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6~2008年,我院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围术期康复及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67~82岁,平均71岁.车祸伤16例,跌伤26例.新鲜骨折34例,陈旧骨折8例.骨折后至来诊时间长15 d,短0.5 h.原有高血压5例,心肌供血不足5例,肺心病3例,老年性前列腺肥大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后遗症1例,糖尿病1例.
作者:李新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改善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低文化层次及低收入人群中,尼尔雌醇作为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代表药物,因价格低廉、服用方法简便、有长效缓释作用且疗效确切而值得推广.它可以在低于标准计量的条件下,改善雌激素匮乏性血管舒缩综合征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各器官、系统衰老性疾病,预防骨丢失,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中间指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结肠癌的发病.
作者:陶志宏;刘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院门诊注射室工作量大.包括输血、化疗、成人和小儿的各种注射以及各种治疗等.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年龄偏大,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环境嘈杂,患者多,病种多,青霉素批号更换频繁,容易发生差错,产生护患纠纷,针对这些问题,我院护理部加强了对门诊注射室的管理,制定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丛龙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现将我院肾消耗病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夜尿增多,肾功能异常半月来诊,于2008年8月7日入院.无长期服药、泌尿系感染、眼干燥等病史.家族史:父母体健,肾功能及尿常规正常.父母双方各有一同胞幼年早夭.
作者:原丽伟;王爱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广泛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宫颈癌患者80例,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0例,次广泛全宫切除术40例,按术后尿潴留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组尿潴留12例(30.0%),低于次广泛全宫切除术组尿潴留5例(12.5%)(X2=3.98,P<0.05);试验组残余尿量(100±1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50)ml(t=65.12,P<0.01);试验组尿潴留6例(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例(27.5%)(X2=3.78,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术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及尿潴留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作者:谢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仲景桃核承气汤治疗淤滞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2007年门诊治疗280例淤滞性皮炎,一律采用桃核承气汤加减口服煎剂和桃核承气汤原方煎后湿敷局部.结果:280例经治疗3个月后,除10例因静脉曲张严重而要求手术者,余全愈,占92.86%.结论:桃核承气汤治疗淤滞性皮炎效果确切,桃核承气汤应用范围又扩大了一步.
作者:刘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口服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均观察4周后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较佳,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范红玲;曹志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C及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种乙肝患者血清中的CRP含量,并以正常体检者作对照.结果:乙肝患者血清CR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无症状携带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变化,各病例间CRP变化也不相同,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CRP在乙肝患者中可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可用来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
作者:都燕;张凌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难治性、空洞性肺结核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00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抗痨凝胶治疗的方法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积极护理,痰菌涂片阴转率基本达1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难治性、空洞性肺结核有效可靠,积极的护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加高压氧治疗组每天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每次60 min,20次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N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加高压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进行探讨分析,提高和改善护理过程,以提高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5年4月~2008年4月收治10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经验.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后,予以对应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获得了较好的透析疗效.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各阶段不同心理进行分析,并对应的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提高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竹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