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扶正解毒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吴仕财;袁春梅;冯韧;唐灿

关键词:扶正解毒颗粒, 正交设计试验, 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优选扶正解毒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e收率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扶正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人参皂苷Re水提的主次因素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D>B>C(A为加水量、B为浸泡时间、C为煎煮时间、D为煎煮次数),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5倍,浸泡3 h,每次煎煮4 h,煎煮2次;优选的流化喷雾制粒工艺条件为流化喷雾制粒膏粉比为2:1,稠浸膏相对密度为1.30(25℃测定),喷液电压为120 V,每批料抖袋65个周期(每个抖袋周期来同抖袋2次).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扶正解毒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扶正解毒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e收率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扶正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人参皂苷Re水提的主次因素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D>B>C(A为加水量、B为浸泡时间、C为煎煮时间、D为煎煮次数),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5倍,浸泡3 h,每次煎煮4 h,煎煮2次;优选的流化喷雾制粒工艺条件为流化喷雾制粒膏粉比为2:1,稠浸膏相对密度为1.30(25℃测定),喷液电压为120 V,每批料抖袋65个周期(每个抖袋周期来同抖袋2次).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吴仕财;袁春梅;冯韧;唐灿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影响冠心病患者遵从有利健康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提高护士健康指导水平,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帮助冠心病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心内科32例护士(包括进修护士)和2008年1~8月收入心内科的1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7%的护士缺乏相关理论知识,78%的护士采用灌输式的教育,不重视督促检查和反馈;患者遵从有利健康行为与文化程度、年龄、社会、亲友支持和个性有较大的相关性.结论:护士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以护理程序为规程的教育方法,重视检查和信息反馈,帮助患者通过遵从有利健康行为而享受良好的健康生活.

    作者:龚亚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术后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严重的急腹症,起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我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42例,均手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6例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护理经验,更好地保护母婴生命和健康,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2007年5月收治的76例重度妊高征患者,从住院至产后42 d,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配合全程有效的护理.结果:顺产31例.剖宫产45例.除11例入院前已发生子痫外,住院期间无发生子痫及其他合并症病例,产妇全部存活,围生儿死亡4例.产后随访42 d,产妇72例血压恢复正常,尿常规正常,水肿消退,无不适症状,4例高血压患者转门诊内科继续治疗.结论:重度妊高征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做好产前、产时、产后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钟碧琴;黄伟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诊断83例甲状腺肿物的体会

    目的:通过应用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对83例甲状腺肿块的细针穿刺检查,探讨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的准确率及误诊原因.推广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检查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对83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细针穿刺诊断检查,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对比,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83例甲状腺肿物中,良性结节70例,滤泡性肿瘤6例,乳头状癌7例;83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7.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例误诊为微小乳头状癌,误诊原因是癌变的部位较局限,造成漏诊.6例滤泡性肿瘤中1例误诊为乳头状癌,误诊原因是嗜酸细胞性肿瘤可出现乳头状改变,细胞核呈现多形性,与乳头状癌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进行鉴别.结论: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准确率高,是值得临床医生信赖的快速早期微创的检查技术.应用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较传统的细针穿刺能获得更多的标本量,成功率更高,与常规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能提高细针穿刺的准确性.一次性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针FNAC对设备要求很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安全,适宜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甲状腺肿物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林滔;陈速;梁浩凡;尹润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及血脂康治疗组(44例),对照组按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脂康0.6 g,bid.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C-反应蛋白(CRP),同时观察患者住院次数、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及治疗组LVEDD均明显减小,LVEF均明显升高,对照组LDL-C及CRP无明显变化,治疗组LDL-C及CRP均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LVEDD、LVEF、CRP及LDL-C均有明显差异,再次住院率及死亡率亦有明显差异.结论:血脂康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刘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参附针治疗脾肾阳虚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观察参附针对脾肾阳虚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共选择40例脾肾阳虚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参附针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酚妥拉明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参附针可降低肺动脉压(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针能够改善脾肾阳虚型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及缺氧,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作者:郭建青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药炮制与中药毒性的关系

    通过对中药炮制与中药毒性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中药去毒的科学方法.为中药炮制和科学处理中药毒性提供参考依据.科学炮制和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提高中药质量、安全有效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对中药炮制、制剂和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尹晓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RP-HPLC测定益脑复健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益脑复健胶囊中葛根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19 ml:81 ml),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采用外标法.结果:葛根素在0.156~0.9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为0.6%(n=6).结论: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益脑复健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

    目的:为提高AO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骨骨折效果.方法:笔者总结了2006~2008年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30例掌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共19例患者,30处骨折,闭合性骨折16处,开放性骨折14处.骨干部骨折用4孔AO微型钢板固定,干骺部骨折用T或L形AO微型钢板固定:大斜形或螺旋形、关节内骨折用螺钉加压固定.术后即行主被动活动.结果:术后22处关节活动达到优秀,其中,开放性骨折8处,闭合性骨折14处.8处发生了并发症,其中,开放性骨折6处,闭合性骨折2处.结论:AO微型钢板及螺钉为掌骨骨折提供了牢稳的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获得了较好的手功能恢复.

    作者:金日浩;王夫平;冷树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西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狼疮平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口服狼疮平加减的中药煎剂,同时维持患者就诊时的激素用量,1个月内逐渐停用激素.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强的松和硫唑嘌呤,所有患者观察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狼疮平是治疗SLE的有效方剂,与激素合用能加快激素减量速度,减轻激素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翟小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宫颈无症状HSV排泌的研究

    目的:研究女性GH发作期和间歇期患者宫颈无症状HSV-2排泌情况.方法:发作期GH患者分别取皮疹和宫颈拭子标本;间歇期GH患者每周1次取宫颈拭子,共4次,正常对照组取宫颈拭子标本,用ELISA法检测标本中的HSV抗原.结果:GH患者宫颈HSV-2总阳性率为20.8%,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3%(P<0.05);现症发作期GH患者宫颈HSV-2阳性率为21.2%,与复发间歇期患者宫颈HSV-2阳性率(2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年复发6次以上的GH患者宫颈HSV-2阳性率为27.4%,明显高于复发6次以下者(15.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H患者发作期及间歇期宫颈均有HSV无症状排毒.年复发频率在6次以上的GH患者HSV-2隐性排毒多于年复发频率6次以下者.

    作者:谢静;许巧廉;赵美芳;刘小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无创脑水肿仪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动态监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电阻抗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无创脑水肿仪进行床边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采用无创脑电阻抗检测的方法,测定38例伤后或术后一定时间内的综合扰动系数,配合腰穿及硬膜外引流管压力,判断脑水肿及颅内压的高低.结果:38例患者中,35例能够准确反映脑水肿的情况,3例有误差存在.结论:无创脑水肿仪是脑水肿的灵敏监测指标,解决了床边、动态监测问题.但操作上影响因素较多,尚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胡栓贵;黄新;黄勤;李亚平;徐鸿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愈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心得

    愈障生血汤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方验方,笔者在工作中运用该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曾英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91例)和红霉素对照组(9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0%和94.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局部静脉疼痛和皮疹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治疗组(P<0.01).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存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卡前列甲酯联合缩宫素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征)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剖宫产分娩妊高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100例.卡孕栓+缩宫素组100例,观察两组给药后术中、术后2 h出血量的差异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术中、术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卡孕栓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卡孕栓组用药后血压无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卡孕栓+缩宫素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安全、方便,且疗效显著.

    作者:刘晋荣;杨位兰;杨锡明;张玲;周瑾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血脂、体重正常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氯丙嗪组.结果: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奥氮平组显效率为76.0%,氯丙嗪组显效率为72.0%,两组疗效相仿(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以嗜睡、体重增加、血脂升高明显;氯丙嗪组以锥外系反应、失眠、兴奋或激越明显(P<0.01).结论: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其不良反应特点不同,对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选药有指导意义.

    作者:董晓茹;孙利;武晓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与常规肝功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健康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人群血清中TBA、CHE、ALT、AST、TBIL、ALP和GGT.结果:各肝病组血清TBA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以急性肝炎高,肝硬化次之,即急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另外,慢性肝病组血清TBA异常率显著高于常规肝功指标(P<0.01);血清CHE测定中,肝病组CHE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其活性依次为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癌<急性肝炎,且除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与其余肝病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与常规肝功指标联合检测,对各类肝病特别是慢性肝损害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洪鸣;连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00例截肢患者心理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治疗疗效,为截肢患者提供心理康复指导.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00例截肢患者在心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截肢患者SCL-90测试结果各因子分明显大于常模,而心理治疗后的各因子分明显减小.结论:心理治疗对于截肢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其疗效也是肯定的.

    作者:池雷;朱世海;闫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选择2007年1月以前未采用巴曲酶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明显提高疗效,并且越早应用效果越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朴春福;欧阳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