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英;赵艳芳
目的:研究龙胆大黄合剂的制备方法及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对处方中各成分进行定性鉴别,规定pH限度检查,并对碳酸氢钠含量进行中和法测定.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平均同收率为98.17%,RSD为1.24%.结论:本品制备方法简便,质量可控,值得推广.
作者:丁海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抢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4例不同病因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法治疗,对比前后血小板、凝血因子、临床症状、体征和有关指标,评估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结果:4例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血小板、凝血因子升高,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其中,3例症状缓解,1例患者因原发病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血液净化是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凯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患儿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件研究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192例细菌性,病毒性及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78例.轻症肺炎114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变化,并与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血小板增多以>300×109/L为标准.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血小板4项参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肺炎(P<0.01),急性期重症肺炎组4项参数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P<0.05),且两组恢复期均明显降低.结论: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状态异常为小儿肺炎普遍存在的病理过程,更易发生于细菌性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李劲松;张利;高海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初步评价牙科陶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标准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测试不同材料和浸提时间的浸提液对L929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影响,从而对全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初筛.结果:各组A490nm值均与阴性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材料毒性级别除培养48 h后金属烤瓷粉浸提液组的细胞毒性为1级外,其他各浸提液组均为0级.结论:四种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实验阴性,初步认为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张晓伟;罗晓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由于龋齿已被认为是儿童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通过了解学龄前儿童龋患状况,进一步探讨儿童的口腔保健及龋齿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按WHO龋齿检查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由检查者提问并记录.结果:本幼儿园儿童龋患率为54.29%.龋均数为3.12.女童与男童相比较高.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下颌第一、二乳磨牙患龋齿多,其次为上颌中切牙及上颌第一、二乳磨牙,下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及乳尖牙低.结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却没有及时跟上.预防乳牙龋齿发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儿童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家长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是关键.
作者:杨旭;刘春灵;刘小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散射比浊法对150例糖尿病患者和74例健康体检者的mAlb进行检测分析.检测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中尿mAlb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中常规尿蛋白检测阳性组尿mAlb含量与常规尿蛋白检测阴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mAlb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损伤的指标之一.
作者:穆亚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芎芪合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芎芪合剂治疗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然后对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芎芪合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芎芪合剂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芎芪合剂能够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含量的增高,并使之趋向于正常;对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谷氨酰胺(Gln)、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芎芪合剂治疗组与模型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芎芪合剂同时还能协同增高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Gln、GABA的含量.结论:芎芪合剂能够通过调整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达到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的作用.
作者:张新春;吕光耀;秦秀德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明太原市中心地区夏秋季常见气传致敏花粉的种类、含量、花粉飘散规律及分布特点,分析其与花粉症的关系,指导该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用曝片法调查该地区夏秋季空气中花粉的种类和含量,对比4层、7层、17层楼高度的花粉种类和含量.结果:共收集该地区夏秋季空气中飘散花粉9 189粒,4层楼顶与7层楼顶空气中花粉种类和含量相差不大,17层楼顶空气中花粉种类和含量减少.结论:太原市夏秋季气传致敏花粉以蒿属(6 191粒)及葎草属(1660粒)为主,花粉的飘散高峰期与花粉症患者的发病季节相一致,居住高层住宅可能会减轻花粉过敏症状.
作者:成娜莎;张克军;王宁;刘太琴;王长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及吸氧等对症处理,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 d.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6.2%)(P<0.01),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7±4.6)d与对照组的(11.2±5.0)d相比明显缩短(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彩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决明降脂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柱(4.6 min×200 mm,5 μm),流动相为1%磷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结果:维生索C的线性范同为0.089~0.801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为0.0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成国;秦书芝;于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定期门诊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200例经住院治疗痊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定期门诊健康教育,时间为2年,对照组不做上述要求.用自制的调查表了解两年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结果:①研究组2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6.605,P=0.010);②研究组患者服药的完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X2=13.467,P=0.000).结论:定期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形成、好发部位及32P胶体局部注射、敷贴以及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方法治疗瘢痕疙瘩患者718例,共1157个瘢痕疙瘩,大面积(单个):2.5 cm×8.0 cm×0.5 cm;小面积:0.8 cm×1.0 cm×0.3 cm.结果:1个疗程治愈率为32.9%,2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66.6%,3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94.8%,4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100%.结论:激光治疗适应范围为耳部以及其他部位在2 cm2以内的瘢痕疙瘩,一般1~2次即可治愈,该方法见效快、副作用小、既简便又安全.
作者:张文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常规治疗予以禁食、补液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抑酸、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必要时予以胃肠减压、镇痛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善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评判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天数、血淀粉酶恢复天数、尿淀粉酶恢复天数、白细胞计数恢复天数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过敏、皮疹、白细胞下降至正常以下等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作为一种新型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有效沟通缓解机械通气患者因气管插管导致的沟通障碍.方法:收集我院69例意识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与其进行有效沟通.结果:通过个性化的沟通和服务,患者需求得以表达,情绪稳定、治疗配合良好,顺利度过了插管阶段.结论:护士通过有效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状态,有力地避免了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普贝生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0例初产妇、足月、活胎、头位,宫颈Bishop评分≤6分,有阴道分娩适应证,无引产禁忌证,无严重内科合并症的单胎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采用普贝生1枚放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50例,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微量泵泵入.比较两组用药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宫缩、分娩情况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用药后12 h宫颈评分(7.9±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8)分(P<0.01);24 h临产率为84%(42/50),对照组为10%(5/50)(P<0.01),阴道分娩率为80%(40/50),对照组为32%(16/50)(P<0.01);两组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缩过强为主要副作用,但取药后好转.结论:普贝生能够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临产时间,增加阴道分娩率,可安全地用于临床.
作者:张凯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建立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中丙酸氯倍他索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儿磷酸氢二钠溶液(用85%磷酸溶液凋节pH值至2.5)-乙腈-甲醇(42.5:47.5: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丙酸氯倍他索的线性范围为5~40μg/ml,r=0.999 9,平均同收率为98.05%,RSD为0.72%.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可行,可用于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中丙酸氯倍他索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守莲;范玉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建立测定夫西地酸眼用乳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溶液-乙腈-甲醇(16:64: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40℃.结果:夫西地酸在20~12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为1.53%.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夫西地酸眼用乳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念芬;王延东;陈茂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4粒,3次/d,同时口服依巴斯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单独口服依巴斯汀,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7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96,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卢斌珠;潘延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用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纳洛酮的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用于治疗急性腩血管意外,能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朴春福;李华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药理学是医药学院校主干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丰富,教学难度大.本文对中英两国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资交流.
作者:崔红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