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6例老年人肺部感染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高堂玲;陈云凤;张驰;龙成琴

关键词:老年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 抗生素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7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并作药敏测定.结果: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以G-杆菌居多(68.3%),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的致病菌;G+球菌其次(16.8%);霉菌占14.8%.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G-杆菌对广谱抗生素耐药.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主要的致病菌是G-杆菌,真菌日渐增多,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以腹部为主的严重多发伤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腹部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31例以腹部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死于失血性休克和MODS.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多发伤和休克,选择好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泉洪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胰岛素抵抗、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主要血管狭窄≥50%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表现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23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27例,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19例)、双支病变组(13例)及三支以上病变组(18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hs-CRP、冠状动脉Genisini评分,用自我平衡模式分析法(HOMA-IRI)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指标.分析胰岛素抵抗、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传军;赵现波;韩冬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异位妊娠2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临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23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因、临床表现、诊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异位妊娠中25~35岁患者199例(84.3%),盆腔炎、附件炎、宫内节育器为异位妊娠发病的主要因素,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减少人流次数,及时治疗盆腔炎症,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治IUD妇女的输卵管炎,能够降低发病率;依据临床症状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避免异位妊娠的误诊,积极有效地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潘光华;陈湘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缺血与梗死的DSA分析

    目的:探讨脑干缺血发作与梗死经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常见的多发血管狭窄部位及其预后,以期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6例在临床中发现并经DSA证实为椎-基底动脉病变的患者.分析后循环病变常见的血管狭窄部位、侧支代偿及其与临床表现、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干梗死患者12例,均行内科治疗,死亡3例,1例基底动脉主干闭塞,2例基底动脉狭窄,其余患者均残留轻至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4例,9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行内科治疗;1例基底动脉中段狭窄患者发展为脑干梗死,终死亡;2例单侧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及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者仍反复头昏发作;1例基底动脉尖狭窄者出现中脑梗死,面积较小,终遗留一侧动眼麻痹.结论:单侧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开口处狭窄者及后交通动脉开放者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双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与基底动脉狭窄者临床表现较重,尤其是侧支循环开放不良者,单纯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部分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何玉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经胃镜黏膜针刺胃壁联合药物体疗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胃镜黏膜针刺胃壁联合药物体疗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双盲分为三组,治疗后1~3个月根据症状好转情况复查钡餐了解胃下垂的转归情况,评价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Ⅰ度、Ⅱ度、Ⅲ度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92.31%、75.00%,总有效率为90.48%;C组Ⅰ度、Ⅱ度、Ⅲ度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66.67%、0,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31%.B组Ⅰ度、Ⅱ度、Ⅲ度的有效率分别为60.00%、55.56%、33.33%,总有效率为52.9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A组与B组相比,P<0.01;B组与C组相比,P>0.05.结论:胃镜下以黏膜针刺胃壁为主联合药物的综合方案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满意,疗程缩短,但胃下垂的程度以及存在糖尿病的影响较大.

    作者:程望林;张林;吴笋;张虹;曹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0例前列腺偶发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在随访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在正常范围(<4μg/L),8例存活至今,1例死于骨转移,1例死于非肿瘤性疾病.无前列腺癌转移或因此致死病例.结论:前列腺偶发癌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肿瘤的体积和分化程度等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张盼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二尖瓣置换同期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配合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同期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同期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对术中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进行探讨.结果:2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配合满意.结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效果确切,清楚了解手术过程,熟悉机器性能和操作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作者:托景堂;李铁军;于贵华;张杰;韩淑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强化医院对药品质量的管理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震惊全国,这对医药界也是一次很好的警示.作为医院药学工作者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要强化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医院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直接为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它是通过保障医院药品的供应,并按医嘱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来为患者健康服务.因此强化医院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作者:薛苏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孕妇生殖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孕妇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我所产科门诊收治的526例孕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在526例孕妇中检出122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体依次为假丝酵母菌、加德纳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妊娠妇女合并生殖道感染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流产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也可经垂直传播使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先天性疾病等发生.526例孕妇中,进行过婚前体检及孕前查体的仅占5.1%,未进行婚检及孕前查体的孕妇居多数,占65.2%.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和及时治疗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可避免流产、早产.并降低产妇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感染率.

    作者:房艳春;郭兆旭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小儿脑裂畸形的CT表现

    目的:探讨小儿脑裂畸形的临床表现与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裂畸型患儿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13例脑裂畸形患儿临床表现呈多元性,多以癫痫为首发,其他有智力发育迟缓、轻度偏瘫、语言不清等.其中,融合型(Ⅰ型)11例,分离型(Ⅱ型)2例.合并透明隔缺如10例,4例伴发室管膜下钙化.结论:脑裂畸形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承业;李亚军;朱丽婕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在急诊救护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目的:研究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重症患者急诊救护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后续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并与43例接受普通静脉输液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75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患者中,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普通静脉输液患者,而平均住院天数、住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接受普通静脉输液患者.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操作技术.

    作者:杨慧;高建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局解学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诊疗方法.方法:采用旋转复位手法调整、恢复解剖位置,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00例.结果:治愈72例,占72%;显效19例,占19%;有效9例,占9%;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以腰部解剖学知识为指导,采用旋转复位手法纠正错缝的腰椎关系,调整椎后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

    作者:郑玉涛;李青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夹闭69例(73个)动脉瘤,分析总结其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6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共有73个动脉瘤,手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为5.8%.术中10例破裂出血,占13.7%.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待病情平稳再手术.

    作者:崔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草乌中毒致心律失常6例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草乌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彻底洗胃,导泻清肠;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心律失常的监护及心理护理.结果:6例患者,经过清除体内毒物,积极纠正心律失常,严密观察心律变化,及时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救治,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草乌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段丽玲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利肝隆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利肝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靛蓝、靛玉红、黄芪、黄芪甲苷、绿原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C18柱(4.6 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0∶79∶1),检测波长:327 a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84 16~0.504 96μg范嗣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052%(n=5);靛蓝、靛玉红、黄芪、黄芪甲苷、绿原酸定性鉴别均符合规定.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利肝隆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蕾;王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不同阶段对体检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宣教、重点宣教、群体宣教,从而引入健康教育的理念.结果:体检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结论:科学地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预防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体检中心的形象,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周贵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部分静脉营养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及降低并发症所起的作用.方法:将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均经外周静脉用微电脑输液泵24 h内均匀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及一般综合治疗,两组均给予早期微量喂养.结果:治疗组平均每天体重增长(19.5±6.52)g;对照组平均每天体重增长(12.24±4.65)g,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8/36),对照组为82.3%(28,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非常重要,能很好地促进体重增长,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张利;李劲松;时会菊;高海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关节镜下清除治疗小儿化脓性膝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除治疗小儿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清除脓性坏死、增生的滑膜组织,并冲洗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功能锻炼,定期随访.结果:31例患者全部治愈,无炎症复发及膝关节僵直发生.结论:通过关节镜下清除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手术创伤及手术切口瘢痕小,疗效确切.

    作者:李文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前瞻件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对照组(41例)采用三维牵引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三维牵引+Mckenzie技术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测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JOA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改善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作者:陈才;洪芳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07~2008年外科住院的12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分别给予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随访0.5~1.0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传统疝修补术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均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结论:传统疝修补术将正常解剖部位的组织强行拉拢、缝合,张力很大,不符合外科手术的原则.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作者:蒋仁锋;曾凡勇;曾庆志;田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