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各年龄段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女职工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取648例宫颈刮片,染色、分级,并对可疑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35~45岁与35岁以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137,P<0.05);>45岁与<35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362,P<0.05);而35~45岁与>45岁发病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5岁以后为宫颈癌高发年龄,随年龄增大癌变几率增多,妇科检查是保证妇女健康的重要检测手段,定期检查对及时诊治妇科疾病是必要的.
作者:刘春灵;黄月丽;杨旭;孙春旭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比较腋下小切口与胸腔镜治疗青少年肺大泡破裂的疗效.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青少年肺大泡破裂的外科微创手术方式.方法:2002年5月~2008年5月,将100例肺大泡破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施行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B组50例施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A组胸液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早期肺复张不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B组(均P<0.05),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青少年肺大泡破裂优于腋下小切口手术,应作为治疗青少年肺大泡破裂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伟民;杨绿舜;郑定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X线及CT影像表现,探讨小儿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收集了我院162例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分析讨论小儿急腹症的影像征象.总结不同年龄的发病特点、发病率及诊断方法.结果:儿童急腹症随年龄不同而所好发疾病不同,新生儿以先天性畸形所致急腹症多见,如胎粪性腹膜炎、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婴幼儿则常见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套叠等;随年龄增长,逐渐与成人急腹症类似,以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绞窄性疝、肠梗阻和腹部创伤为常见.结论:根据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结合X线和(或)CT检查征象等可以对作出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可尽快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
作者:曾令志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了解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及降低并发症所起的作用.方法:将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均经外周静脉用微电脑输液泵24 h内均匀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及一般综合治疗,两组均给予早期微量喂养.结果:治疗组平均每天体重增长(19.5±6.52)g;对照组平均每天体重增长(12.24±4.65)g,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8/36),对照组为82.3%(28,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非常重要,能很好地促进体重增长,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张利;李劲松;时会菊;高海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对渗出性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45例有渗出件伤口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患者为实验组,采用特定电磁波照射配合常规创口换药;另一组患者为对照组,只用常规创面换药法,观察两组患者伤口的消肿、结痂及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渗出性伤口的消肿结痂、愈合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平均缩短4~5 d.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治愈本病,但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治疗渗出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操作简单方便,伤口愈合快,缩短疗程.并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治疗费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郏群林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45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毕景春;王淑惠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评价桑丹消痤净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其对痤疮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86例Ⅰ~Ⅲ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桑丹消痤净面膜治疗组和5%过氧苯甲酰霜对照组,均治疗8周,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观察桑丹消痤净面膜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性激素的变化,同时以6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桑丹消痤净面膜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男女寻常痤疮患者治疗前性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异常,治疗后男女寻常痤疮患者性激素治疗组LH、FSH、E2和T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寻常性痤疮组和对照组治疗后LH及FSH,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桑丹消痤净面膜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性激素有调节作用.
作者:韩平;戴永江;陈岩;辜孔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前瞻件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对照组(41例)采用三维牵引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三维牵引+Mckenzie技术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测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JOA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改善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作者:陈才;洪芳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双胎妊娠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娩胎儿总数112例,存活103例,胎死宫内3例,新生儿死亡5例,先天畸形死亡1例.结论:加强双胎妊娠产前,产时监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围生儿成活率.
作者:姜莉;张新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防护措施.结果:运用有效防护措施,使护理质量大大提高.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注意进行综合自我防护和调节,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应该具备良好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熟练的专科技能,还应该拥有良好的身体健康,才能满足手术室工作需要.
作者:李小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研究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重症患者急诊救护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后续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并与43例接受普通静脉输液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75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患者中,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普通静脉输液患者,而平均住院天数、住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接受普通静脉输液患者.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操作技术.
作者:杨慧;高建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亲情式助产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1000名孕妇按照知情同意、自愿选择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00名孕妇采用人文关怀式的亲情助产即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产分娩模式,对照组500名孕妇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4%;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165.0±53.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0.4±70.8)ml;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为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2%;观察组的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达99.6%,高于对照组的94.5%.结论:对孕妇进行人文关怀亲情式助产,不但能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满足产妇和家属要求,而且拓展了医生、护士和助产士的服务范围,提升了整体的医疗内涵,顺应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
作者:孔双;牛保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措施.方法:THA前充分了解病情,术后重视病情和引流的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练.结果:161例高龄患者THA效果满意,少数并发症经治疗均得到痊愈.结论:高龄患者THA除手术环节外,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淑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技术及硬化剂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加强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爱志;高立卉;陈雁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及时提出防范对策,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方法.方法:对脊柱手外科的230份出院护理文件进行护理缺陷的检查.结果: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为:体温单有缺项和不完整,相符性差,医嘱单漏签、代签名、盲目执行;执行医嘱时间记录不准确;健康教育单填写不准确或漏填写;手术交接单不完整,有缺项、漏填;护理记录单字迹潦草、签字不清晰,内容缺乏连续性;记录不完整,未体现动态变化,医护记录内容不一致等.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大护理文件的检查和管理力度,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重视护理人员法律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重点环节及全程质量监控,以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贾小平;王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草乌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彻底洗胃,导泻清肠;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心律失常的监护及心理护理.结果:6例患者,经过清除体内毒物,积极纠正心律失常,严密观察心律变化,及时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救治,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草乌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段丽玲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要点.结果:58例患者中术后死亡8例,6例术后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积极术前急救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引流管、呼吸道的护理及防治并发症,同时加强患者的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曾木好;何艳红;李敏英;江秀琼;李志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回肠新膀胱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结果:全膀胱切除时间7~11 h,术中出血1300~2500 ml,5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是顺利完成该手术的关键.
作者:胡春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我们对4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学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特色融入到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中,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情志护理、功能锻炼护理、牵引及体位护理以及伤区及引流管护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结果:4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经规范治疗和以上方法护理后,全部康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复查拍片也均显示断端对位对线及力线良好,内固定牢固无移位,骨折局部稳定.结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治疗的同时,辅以科学的护理方法,使并发症和后遗症大大减少,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郑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体会.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58例的急救患者经应用呼吸机人工气道通气治疗.结果:自患者上呼吸机后实施规范化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气道感染及损伤的发生,使抢救成功率达到82%.结论:加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规范化气道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作者:孙君红;刘喜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分析助产士工作压力源,探讨应对措施,指出应提高助产士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加强职业防护等.
作者:刘丹青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建立胃平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大黄、延胡索等中药成分进行鉴别;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胃平分散片的制酸力;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铝的含量;用RP-HPLC法测定溴丙胺太林的含量,色谱柱:Shim-pack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7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胃平分散片制酸力测定达到目的;氢氧化铝含量测定专属性强,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30%(n=6);溴丙胺太林在30~1 5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7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伟杰;聂倩庆;陈小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13-甲基肉豆蔻酸(13-MTD)对大鼠有无长期毒性作用,以评价13-MTD的安全性.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0.75、1.50、3.00g/kg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恢复性观察.结果:除高剂量组大鼠给药期间平均进食量较少、体重增长较慢外,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主要脏器指数及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停药2周后观察未见13-MTD延迟性不良反应.结论:13-MTD以3.00 g/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150倍给予大鼠连续口服12周,无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黄枚;陈旭东;贺龙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U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q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IU,q12 h,5~7 d皮下注射及常规应用倍他乐克、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强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片75 mg,qd,口服,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及终末事件、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强化组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而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有2例出血.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及硝酸酯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的风险.
作者:毛春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加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于发病后1个月内观察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再发心绞痛及急性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不仅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可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是一个不错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林海;杨绿舜;郑定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胃镜黏膜针刺胃壁联合药物体疗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双盲分为三组,治疗后1~3个月根据症状好转情况复查钡餐了解胃下垂的转归情况,评价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Ⅰ度、Ⅱ度、Ⅲ度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92.31%、75.00%,总有效率为90.48%;C组Ⅰ度、Ⅱ度、Ⅲ度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66.67%、0,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31%.B组Ⅰ度、Ⅱ度、Ⅲ度的有效率分别为60.00%、55.56%、33.33%,总有效率为52.9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A组与B组相比,P<0.01;B组与C组相比,P>0.05.结论:胃镜下以黏膜针刺胃壁为主联合药物的综合方案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满意,疗程缩短,但胃下垂的程度以及存在糖尿病的影响较大.
作者:程望林;张林;吴笋;张虹;曹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参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参脉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池丽玉;管玉霞;孙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胶囊,用药6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评价,并评价其脑梗死复发、死亡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有治疗和二级预防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脑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胜文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夹闭69例(73个)动脉瘤,分析总结其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6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共有73个动脉瘤,手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为5.8%.术中10例破裂出血,占13.7%.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待病情平稳再手术.
作者:崔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2月~2008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复查胃镜,胃黏膜未发现任何遗留病变.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发病诱因及典型临床表现,相应的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应积极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以改善黏膜循环,提高患者治愈的成功率.
作者:张逸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和131I全身显像(131I-WB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消除甲状腺后的临床意义.方法: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用131I治疗后,测定血清Tg、TgAb和进行131I-WBS.结果:7例患者Tg<2μg/L,而131I-WBS阳性,其中,6例TgAb阳性;9例患者Tg测定异常,131I-WBS正常.结论:Tg、TgAb测定和131I-WBS可作为DTC术后随访中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应用,可互相补充.
作者:谢永双;覃伟武;孙宏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除治疗小儿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清除脓性坏死、增生的滑膜组织,并冲洗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功能锻炼,定期随访.结果:31例患者全部治愈,无炎症复发及膝关节僵直发生.结论:通过关节镜下清除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手术创伤及手术切口瘢痕小,疗效确切.
作者:李文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丁二酸洛沙平34~238 mg/d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在治疗结束时PANSS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第4周疗效达高峰,不良反应主要以锥体外系反应(EPS)为主.结论:丁二酸洛沙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持久,对部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突出,低剂量时具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特点,高剂量时具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特点.
作者:姜亚民;崔兆元;常余善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0例前列腺偶发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在随访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在正常范围(<4μg/L),8例存活至今,1例死于骨转移,1例死于非肿瘤性疾病.无前列腺癌转移或因此致死病例.结论:前列腺偶发癌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肿瘤的体积和分化程度等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张盼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不同阶段对体检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宣教、重点宣教、群体宣教,从而引入健康教育的理念.结果:体检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结论:科学地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预防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体检中心的形象,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周贵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合并症,误诊原因,预后等资料.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表现多不典型,误诊率高,合并症较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作者:彭银鱼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葛根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给予葛根汤治疗.治疗期间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除急性感染期可给予抗病毒药物外,停用各种免疫增强剂.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葛根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作者:闫仲超;闫建堂;姜文雁;许蕾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当代社会,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逐步下降,内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肿瘤增生性疾病、风湿骨病等越来越常见,并且越来越年轻化.究其原因,与各种原因导致的情志不疏、急躁易怒、紧张焦虑有关,其进而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肝失疏泄、气血瘀滞、阴阳失衡而引发多种疾病.
作者:李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辅助治疗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急性腹泻病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对照组9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及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泻膏外敷穴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效率为5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显效率为31.25%.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穴位治疗小儿腹泻病起效快、药效强,为治疗小儿腹泻的很好选择.
作者:叶琴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将麻痹性斜视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57只眼.对照组27例50只眼.对照组用西药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及中药治疗.治疗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57只眼,显效28只,有效19只,无效10只;对照组27例50只眼,显效13只,有效15只,无效22只,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王建华;谭凤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配合碧雪散外用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积热型口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配碧雪散外治,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胆泻肝汤配合碧雪散外用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顾洪丽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自拟阑尾解毒汤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63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静脉应用抗生素等西医治疗联合我院自拟阑尾解毒汤,对照组采用静脉应用抗生素等西医治疗.治疗后对临床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阑尾炎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赵皓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血管、神经移位克服近端血管神经缺损在再植断拇中的应用.方法:对17例近端血管、神经缺损的离断拇指再植病例回顾总结.结果:术后成活16例,成活率为94.1%.结论:利用血管神经移位进行再植,能克服近端血管、神经的缺损,对供指影响不大,并且可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是治疗近端血管、神经缺损性断拇的较好方法.
作者:刘伟;黄先功;亢长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通过加强对携带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和PICC置管的定期管道维护,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安全、可靠的输液通道,大限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方便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回家休养提供了技术保证.
作者:张彩花;刘荣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安庆市1~3月散发的139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虽然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夏季,但安庆市冬、春季仍有散发病例,发病人群以小于3岁儿童、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皮疹,重症病例罕见.结论:早发现、早治疗、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陈斌;李晓春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脑干缺血发作与梗死经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常见的多发血管狭窄部位及其预后,以期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6例在临床中发现并经DSA证实为椎-基底动脉病变的患者.分析后循环病变常见的血管狭窄部位、侧支代偿及其与临床表现、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干梗死患者12例,均行内科治疗,死亡3例,1例基底动脉主干闭塞,2例基底动脉狭窄,其余患者均残留轻至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4例,9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行内科治疗;1例基底动脉中段狭窄患者发展为脑干梗死,终死亡;2例单侧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及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者仍反复头昏发作;1例基底动脉尖狭窄者出现中脑梗死,面积较小,终遗留一侧动眼麻痹.结论:单侧锁骨下动脉或椎动脉开口处狭窄者及后交通动脉开放者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双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与基底动脉狭窄者临床表现较重,尤其是侧支循环开放不良者,单纯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部分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何玉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临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23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因、临床表现、诊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异位妊娠中25~35岁患者199例(84.3%),盆腔炎、附件炎、宫内节育器为异位妊娠发病的主要因素,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减少人流次数,及时治疗盆腔炎症,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治IUD妇女的输卵管炎,能够降低发病率;依据临床症状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避免异位妊娠的误诊,积极有效地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潘光华;陈湘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腹部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31例以腹部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死于失血性休克和MODS.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多发伤和休克,选择好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泉洪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主要血管狭窄≥50%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表现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23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27例,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19例)、双支病变组(13例)及三支以上病变组(18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hs-CRP、冠状动脉Genisini评分,用自我平衡模式分析法(HOMA-IRI)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指标.分析胰岛素抵抗、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传军;赵现波;韩冬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同期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同期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对术中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进行探讨.结果:2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配合满意.结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效果确切,清楚了解手术过程,熟悉机器性能和操作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作者:托景堂;李铁军;于贵华;张杰;韩淑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07~2008年外科住院的12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分别给予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随访0.5~1.0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传统疝修补术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均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结论:传统疝修补术将正常解剖部位的组织强行拉拢、缝合,张力很大,不符合外科手术的原则.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作者:蒋仁锋;曾凡勇;曾庆志;田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法.结果: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又称为大出血.肝硬化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因为肝硬化使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食管静脉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来势凶猛,给患者生命带来极大的危险.
作者:磨雪山;王永剑;梁秉杰;王宁;袁飞雁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OA)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经小针刀治疗的膝OA 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评价其疗效.结果:52例患者中,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30例,疼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0例,疼痛减轻、生活可以自理、功能未恢复正常10例,疼痛未减轻、功能无改善2例.结论:小针刀疗法能够减轻膝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并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黄志芬;杨永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孕妇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我所产科门诊收治的526例孕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在526例孕妇中检出122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体依次为假丝酵母菌、加德纳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妊娠妇女合并生殖道感染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流产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也可经垂直传播使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先天性疾病等发生.526例孕妇中,进行过婚前体检及孕前查体的仅占5.1%,未进行婚检及孕前查体的孕妇居多数,占65.2%.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和及时治疗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可避免流产、早产.并降低产妇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感染率.
作者:房艳春;郭兆旭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0例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sse,A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期间均戒酒,予以综合护肝对症治疗,给予氨基酸及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等.肝功能ALT、AST、TBIL在15~30 d内恢复正常.25例腹腔积液在半个月内消退,均好转出院.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降门脉压治疗好转,2例出血停止后行套扎治疗.结论:为预防酒精性肝病,应做到积极戒酒,进行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烈性酒精消耗量、早期诊治酒精性肝病及提高戒酒成功率等.可逐步减少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对控制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贾梦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22.2%),部分缓解12例(66.6%),无效2例(11.2%),总有效率为88.8%.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疗效确切.
作者:葛守辈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科收治的98例AMI患者.结果:98例患者中,死亡10例.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原性休克5例,心力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提高患者对AMI的认识,丰富临床医师的经验,及时进行检查心电图,检测血清心肌酶学,密切记录观察动态变化,对AMI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肺挫伤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肺挫伤的诊治情况.结果:治愈30例,占85.7%;死亡3例,占8.6%,其中,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严重颅脑外伤2例;自动出院2例,占5.7%.结论:肺挫伤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经过积极的治疗,绝大多数肺挫伤可以治愈,其中机械通气治疗为肺挫伤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勇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开展的影像辅助的小切口直视(VATS)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1例,女21例.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术后并发症,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3例.Ⅰ期26例,Ⅱ期21例,Ⅲa期5例.全部患者创口Ⅰ期愈合出院.结论:VATS肺癌手术能为基层医院开展全腔镜肺叶手术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但传统开胸手术技巧仍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随手术潮流,而更应该加强传统开胸手术训练,在一定的技术成熟基础上逐步开始腔镜手术训练,熟练完成影像辅助的小切口直视手术后,有选择性地过渡到全腔镜肺癌手术.
作者:龚军;钟琰;曾庆武;李志勇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患者中,眼球摘除11眼,无光感18眼,视力<0.05者5眼,0.05~0.30者66眼,0,40~0.50者25眼,0.60~1.00者85眼.视力<0.05和眼球摘除者主要原因是眼球破裂、严重的视神经损伤、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穿通伤、球内异物、眼球萎缩、角膜白斑等.结论:一旦发生眼外伤,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延误治疗将使眼外伤危害加深.
作者:吴睿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诊疗方法.方法:采用旋转复位手法调整、恢复解剖位置,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00例.结果:治愈72例,占72%;显效19例,占19%;有效9例,占9%;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以腰部解剖学知识为指导,采用旋转复位手法纠正错缝的腰椎关系,调整椎后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
作者:郑玉涛;李青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分型、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15例,近全切6例,无死亡,术后颅内高压、视力下降、偏瘫等症状减轻.结论:准确的手术方式及精良的显微外科手术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汪新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与可回收支架置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国产哑铃形气囊食管狭窄扩张术与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可回收支架置入术,综合治疗食管癌术后狭窄,并进行分析.结果:共17例行球囊扩张,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4例.球囊扩张无效4例患者行可回收支架置入,X线下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可回收支架置入术支架膨胀良好,显效3例,有效1例.1例患者术后轻度狭窄坚持进食团扩张吻合口至狭窄症状消失.结论:食管癌术后狭窄行球囊扩张后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较早、须行反复扩张且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行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可回收支架进行治疗.
作者:王建立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为减少门诊药房纠纷,改善药患关系,笔者分析门诊药房的工作特点及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药师应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防范药患纠纷的能力.
作者:高振发;徐菡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诱发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知网和我院上报的氧氟沙星诱发癫痫的报道并汇总分析.结果:收集到氧氟沙星诱发癫痫25例,癫痫发作短出现于用药后10 min,长于用药后第6天,发作持续时间短1 min,长35 min,多发作3次,均好转出院.结论:口服和静滴氧氟沙星均可致癫痫,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罗昌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分布及一般规律.方法:通过CNKI-CHKD对1994~2007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药源性肾损害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17例药源性肾损害不良反应涉及155种药物,其中以利尿脱水药、抗微生物药物为主,位居首位的是甘露醇,共2314例(41.94%),其次为头孢拉定886例(16.06%).结论:临床工作者应掌握引起药源性肾损害的药物分布特点及一般规律.以达到安全用药.
作者:晏琼;黄秋明;胡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7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并作药敏测定.结果: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以G-杆菌居多(68.3%),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的致病菌;G+球菌其次(16.8%);霉菌占14.8%.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G-杆菌对广谱抗生素耐药.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主要的致病菌是G-杆菌,真菌日渐增多,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高堂玲;陈云凤;张驰;龙成琴 刊期: 2009年第25期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1]是由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脏所致,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异性限制性心肌病,是淀粉样变性病全身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淀粉样变性病国内发病率约为0.03%[2],临床较少见,该疾病预后很差,常因难治性心衰或其他心外脏器衰竭而终死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延长病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邹莉萍;熊瑛珈;张泉;秦彦武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脑裂畸形的临床表现与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裂畸型患儿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13例脑裂畸形患儿临床表现呈多元性,多以癫痫为首发,其他有智力发育迟缓、轻度偏瘫、语言不清等.其中,融合型(Ⅰ型)11例,分离型(Ⅱ型)2例.合并透明隔缺如10例,4例伴发室管膜下钙化.结论:脑裂畸形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承业;李亚军;朱丽婕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组)与32例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组的胆囊长径与胆囊前后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是胆囊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V、SPV和SMV都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方志雄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42例中CT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呈结节状15例,不规则形18例,菜花状8例,巨块形1例;病变部位在声门25例,声门上部12例,声门下部4例,贯声门1例.结论: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位置、侵犯范围以及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它能为喉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周鹏;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影像诊断的质量控制和保证以影像技术为前提,加强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本文对46名影像技术实习学生在乳腺X线摄影上采用模拟诊疗教学法的效果分析,探索迅速准确掌握乳腺X线摄影技能,巩固理论知识,教与学相结合,多方位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作者:谢筱晞;覃玉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了解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及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56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57株(63.0%),真菌186株(32.8%),革兰阴性球菌24株(4.2%).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病原菌总数的17.6%、14.8%和11.5%;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真菌总数的88.2%.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均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好,而对唑类药物出现强耐药性.结论: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为主,而且出现多重耐药,临床宜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并合理使用.
作者:陈挺剑;方钦;徐美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K-ras基因突变率高,K-ras基因突变通过多条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促使细胞增生,转化和抗凋亡,后恶变.胰腺癌患者的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是对胰腺癌有效的早期基因诊断方法,而K-ras联合其他基因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总结近10余年来胰腺癌K-ras基因突变研究的进展及其在胰腺癌筛检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晶莹;邵春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高危儿是一组脆弱的人群,其易出现的各种运动、智力、语言等发育障碍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已开展的监测方法与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黄育姬 刊期: 2009年第25期
重型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由于应激等因素,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消耗过度,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直接影响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重症脑卒中后早期实行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庆伟;陈大刚;毛慧玲;高岩;朱利徽 刊期: 2009年第25期
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对胰岛B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也不断加深,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已经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进展加以论述.
作者:刘丽莹;黎刚;黄永英;钟洁容;蔡洁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定颗粒溶出度的方法.方法:以0.1 mol/L盐酸溶液900 ml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转速为75 r/min,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量,检测波长为255 nm.结果:在5~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RSD为0.2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头孢拉定颗粒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程红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建立利肝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靛蓝、靛玉红、黄芪、黄芪甲苷、绿原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C18柱(4.6 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0∶79∶1),检测波长:327 a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84 16~0.504 96μg范嗣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052%(n=5);靛蓝、靛玉红、黄芪、黄芪甲苷、绿原酸定性鉴别均符合规定.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利肝隆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蕾;王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建立小儿退热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k 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5℃.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100 5~0.502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53%(n=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良好,可作为栀子苷的含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坤;谢强胜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总结性分析72例ADEM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72例ADEM患儿经住院期治疗后,临床治愈20例;症状明显好转26例;10例经住院治疗临床症状好转,出院后经治疗逐渐恢复正常:16例昏迷患儿遗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ADEM临床表现多样,致残率高,应早诊断,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郭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分析探索如何规范医院信息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管理,保证医院业务的安全正常运行.
作者:刘建广;张磊;刘朝晖;王森;贺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震惊全国,这对医药界也是一次很好的警示.作为医院药学工作者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要强化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医院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直接为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它是通过保障医院药品的供应,并按医嘱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来为患者健康服务.因此强化医院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作者:薛苏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回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行环节控制的具体措施,旨在探讨环节控制在中医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规范中医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曹秋茹;张景祥;刘跟莉;孙涛;李恒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为提高门诊药房的处方调配质量和服务质量,减少处方调配差错率的发生,从而提升药房综合质量.方法:针对药房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制订院内项目管理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按照项目制订的计划逐步推进.结果:有效提高了药房各项技术指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制订提高药房综合质量的对策切实可行.
作者:汪征明;利华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PDCA循环方法,即一种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式.管理体系中的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根据该指南的管理方法,结合我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具体情况,从2003年开始,我区把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中去,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收到了显著效果,能在区综合医院内普遍推广使用.
作者:靳玉珠;苗长久;赵波;张咏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随着大量新型诊断、治疗方法的开展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分析医院感染发生原因,探讨防控措施,可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朱崇应;褚爱莲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96例锁骨骨折患者,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内固定.结果:术后骨折局部无疼痛、肿胀、畸形.加之术中医护的密切配合,196例锁骨骨折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术后生物相容性强.
作者:陆俊雯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10例,在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成功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正侧貌改善明显,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
作者:房凌云;冯伟;宫兆宇;王道斌 刊期: 2009年第25期
本刊讯 8月12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表示,目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工作进展顺利.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