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谭凤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将麻痹性斜视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57只眼.对照组27例50只眼.对照组用西药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及中药治疗.治疗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57只眼,显效28只,有效19只,无效10只;对照组27例50只眼,显效13只,有效15只,无效22只,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王建华;谭凤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回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行环节控制的具体措施,旨在探讨环节控制在中医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规范中医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曹秋茹;张景祥;刘跟莉;孙涛;李恒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体会.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58例的急救患者经应用呼吸机人工气道通气治疗.结果:自患者上呼吸机后实施规范化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气道感染及损伤的发生,使抢救成功率达到82%.结论:加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规范化气道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作者:孙君红;刘喜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0例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sse,A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期间均戒酒,予以综合护肝对症治疗,给予氨基酸及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等.肝功能ALT、AST、TBIL在15~30 d内恢复正常.25例腹腔积液在半个月内消退,均好转出院.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降门脉压治疗好转,2例出血停止后行套扎治疗.结论:为预防酒精性肝病,应做到积极戒酒,进行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烈性酒精消耗量、早期诊治酒精性肝病及提高戒酒成功率等.可逐步减少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对控制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贾梦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13-甲基肉豆蔻酸(13-MTD)对大鼠有无长期毒性作用,以评价13-MTD的安全性.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0.75、1.50、3.00g/kg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恢复性观察.结果:除高剂量组大鼠给药期间平均进食量较少、体重增长较慢外,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主要脏器指数及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停药2周后观察未见13-MTD延迟性不良反应.结论:13-MTD以3.00 g/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150倍给予大鼠连续口服12周,无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黄枚;陈旭东;贺龙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U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采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qd,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IU,q12 h,5~7 d皮下注射及常规应用倍他乐克、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强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片75 mg,qd,口服,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及终末事件、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强化组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而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有2例出血.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及硝酸酯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的风险.
作者:毛春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建立利肝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靛蓝、靛玉红、黄芪、黄芪甲苷、绿原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C18柱(4.6 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0∶79∶1),检测波长:327 a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绿原酸在0.084 16~0.504 96μg范嗣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052%(n=5);靛蓝、靛玉红、黄芪、黄芪甲苷、绿原酸定性鉴别均符合规定.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利肝隆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蕾;王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建立胃平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大黄、延胡索等中药成分进行鉴别;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胃平分散片的制酸力;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铝的含量;用RP-HPLC法测定溴丙胺太林的含量,色谱柱:Shim-pack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7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胃平分散片制酸力测定达到目的;氢氧化铝含量测定专属性强,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30%(n=6);溴丙胺太林在30~1 5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7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伟杰;聂倩庆;陈小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42例中CT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呈结节状15例,不规则形18例,菜花状8例,巨块形1例;病变部位在声门25例,声门上部12例,声门下部4例,贯声门1例.结论: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位置、侵犯范围以及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它能为喉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周鹏;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45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毕景春;王淑惠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技术及硬化剂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加强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爱志;高立卉;陈雁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1]是由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脏所致,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异性限制性心肌病,是淀粉样变性病全身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淀粉样变性病国内发病率约为0.03%[2],临床较少见,该疾病预后很差,常因难治性心衰或其他心外脏器衰竭而终死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延长病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邹莉萍;熊瑛珈;张泉;秦彦武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震惊全国,这对医药界也是一次很好的警示.作为医院药学工作者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要强化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医院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直接为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它是通过保障医院药品的供应,并按医嘱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来为患者健康服务.因此强化医院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作者:薛苏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K-ras基因突变率高,K-ras基因突变通过多条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促使细胞增生,转化和抗凋亡,后恶变.胰腺癌患者的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是对胰腺癌有效的早期基因诊断方法,而K-ras联合其他基因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总结近10余年来胰腺癌K-ras基因突变研究的进展及其在胰腺癌筛检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晶莹;邵春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加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于发病后1个月内观察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再发心绞痛及急性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不仅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可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是一个不错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林海;杨绿舜;郑定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双胎妊娠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娩胎儿总数112例,存活103例,胎死宫内3例,新生儿死亡5例,先天畸形死亡1例.结论:加强双胎妊娠产前,产时监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围生儿成活率.
作者:姜莉;张新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配合碧雪散外用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积热型口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配碧雪散外治,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胆泻肝汤配合碧雪散外用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顾洪丽 刊期: 2009年第25期
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分析探索如何规范医院信息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管理,保证医院业务的安全正常运行.
作者:刘建广;张磊;刘朝晖;王森;贺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2月~2008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复查胃镜,胃黏膜未发现任何遗留病变.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发病诱因及典型临床表现,相应的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应积极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以改善黏膜循环,提高患者治愈的成功率.
作者:张逸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合并症,误诊原因,预后等资料.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表现多不典型,误诊率高,合并症较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作者:彭银鱼 刊期: 2009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