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广;张磊;刘朝晖;王森;贺峰
目的:观察13-甲基肉豆蔻酸(13-MTD)对大鼠有无长期毒性作用,以评价13-MTD的安全性.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0.75、1.50、3.00g/kg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恢复性观察.结果:除高剂量组大鼠给药期间平均进食量较少、体重增长较慢外,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主要脏器指数及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停药2周后观察未见13-MTD延迟性不良反应.结论:13-MTD以3.00 g/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150倍给予大鼠连续口服12周,无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黄枚;陈旭东;贺龙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震惊全国,这对医药界也是一次很好的警示.作为医院药学工作者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要强化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医院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直接为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它是通过保障医院药品的供应,并按医嘱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来为患者健康服务.因此强化医院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作者:薛苏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亲情式助产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1000名孕妇按照知情同意、自愿选择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00名孕妇采用人文关怀式的亲情助产即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产分娩模式,对照组500名孕妇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4%;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165.0±53.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0.4±70.8)ml;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为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2%;观察组的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达99.6%,高于对照组的94.5%.结论:对孕妇进行人文关怀亲情式助产,不但能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满足产妇和家属要求,而且拓展了医生、护士和助产士的服务范围,提升了整体的医疗内涵,顺应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
作者:孔双;牛保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不同阶段对体检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宣教、重点宣教、群体宣教,从而引入健康教育的理念.结果:体检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结论:科学地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预防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体检中心的形象,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周贵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辅助治疗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急性腹泻病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对照组9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及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泻膏外敷穴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效率为5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显效率为31.25%.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穴位治疗小儿腹泻病起效快、药效强,为治疗小儿腹泻的很好选择.
作者:叶琴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技术及硬化剂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加强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爱志;高立卉;陈雁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0例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sse,A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期间均戒酒,予以综合护肝对症治疗,给予氨基酸及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等.肝功能ALT、AST、TBIL在15~30 d内恢复正常.25例腹腔积液在半个月内消退,均好转出院.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降门脉压治疗好转,2例出血停止后行套扎治疗.结论:为预防酒精性肝病,应做到积极戒酒,进行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烈性酒精消耗量、早期诊治酒精性肝病及提高戒酒成功率等.可逐步减少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对控制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贾梦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宫颈刮片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各年龄段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女职工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取648例宫颈刮片,染色、分级,并对可疑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35~45岁与35岁以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137,P<0.05);>45岁与<35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362,P<0.05);而35~45岁与>45岁发病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5岁以后为宫颈癌高发年龄,随年龄增大癌变几率增多,妇科检查是保证妇女健康的重要检测手段,定期检查对及时诊治妇科疾病是必要的.
作者:刘春灵;黄月丽;杨旭;孙春旭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2月~2008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复查胃镜,胃黏膜未发现任何遗留病变.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发病诱因及典型临床表现,相应的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应积极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以改善黏膜循环,提高患者治愈的成功率.
作者:张逸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对胰岛B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也不断加深,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已经用于临床评价和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进展加以论述.
作者:刘丽莹;黎刚;黄永英;钟洁容;蔡洁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当代社会,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逐步下降,内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肿瘤增生性疾病、风湿骨病等越来越常见,并且越来越年轻化.究其原因,与各种原因导致的情志不疏、急躁易怒、紧张焦虑有关,其进而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肝失疏泄、气血瘀滞、阴阳失衡而引发多种疾病.
作者:李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夹闭69例(73个)动脉瘤,分析总结其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6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共有73个动脉瘤,手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为5.8%.术中10例破裂出血,占13.7%.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待病情平稳再手术.
作者:崔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分析助产士工作压力源,探讨应对措施,指出应提高助产士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加强职业防护等.
作者:刘丹青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科收治的98例AMI患者.结果:98例患者中,死亡10例.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原性休克5例,心力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提高患者对AMI的认识,丰富临床医师的经验,及时进行检查心电图,检测血清心肌酶学,密切记录观察动态变化,对AMI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孕妇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我所产科门诊收治的526例孕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在526例孕妇中检出122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体依次为假丝酵母菌、加德纳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妊娠妇女合并生殖道感染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流产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也可经垂直传播使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先天性疾病等发生.526例孕妇中,进行过婚前体检及孕前查体的仅占5.1%,未进行婚检及孕前查体的孕妇居多数,占65.2%.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和及时治疗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可避免流产、早产.并降低产妇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感染率.
作者:房艳春;郭兆旭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血肿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要点.结果:58例患者中术后死亡8例,6例术后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积极术前急救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引流管、呼吸道的护理及防治并发症,同时加强患者的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曾木好;何艳红;李敏英;江秀琼;李志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1]是由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脏所致,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异性限制性心肌病,是淀粉样变性病全身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淀粉样变性病国内发病率约为0.03%[2],临床较少见,该疾病预后很差,常因难治性心衰或其他心外脏器衰竭而终死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延长病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邹莉萍;熊瑛珈;张泉;秦彦武 刊期: 2009年第25期
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回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行环节控制的具体措施,旨在探讨环节控制在中医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规范中医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曹秋茹;张景祥;刘跟莉;孙涛;李恒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总结肺挫伤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肺挫伤的诊治情况.结果:治愈30例,占85.7%;死亡3例,占8.6%,其中,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严重颅脑外伤2例;自动出院2例,占5.7%.结论:肺挫伤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经过积极的治疗,绝大多数肺挫伤可以治愈,其中机械通气治疗为肺挫伤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勇 刊期: 2009年第25期
目的:研究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重症患者急诊救护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后续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并与43例接受普通静脉输液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75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患者中,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普通静脉输液患者,而平均住院天数、住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接受普通静脉输液患者.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操作技术.
作者:杨慧;高建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