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主疏泄与中医内科多种疾病的关系探讨

李丹

关键词:情志, 肝主疏泄, 胸痹心痛, 不寐, 胃痛
摘要:当代社会,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逐步下降,内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肿瘤增生性疾病、风湿骨病等越来越常见,并且越来越年轻化.究其原因,与各种原因导致的情志不疏、急躁易怒、紧张焦虑有关,其进而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肝失疏泄、气血瘀滞、阴阳失衡而引发多种疾病.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45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呼吸兴奋剂治疗,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毕景春;王淑惠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镍钛记忆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96例锁骨骨折患者,使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行内固定.结果:术后骨折局部无疼痛、肿胀、畸形.加之术中医护的密切配合,196例锁骨骨折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术后生物相容性强.

    作者:陆俊雯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心肌淀粉样变性1例报道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1]是由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脏所致,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异性限制性心肌病,是淀粉样变性病全身表现的一个组成部分.淀粉样变性病国内发病率约为0.03%[2],临床较少见,该疾病预后很差,常因难治性心衰或其他心外脏器衰竭而终死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延长病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邹莉萍;熊瑛珈;张泉;秦彦武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辅助治疗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急性腹泻病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对照组9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及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泻膏外敷穴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效率为5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显效率为31.25%.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穴位治疗小儿腹泻病起效快、药效强,为治疗小儿腹泻的很好选择.

    作者:叶琴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治疗体会

    目的: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法.结果: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又称为大出血.肝硬化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因为肝硬化使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食管静脉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来势凶猛,给患者生命带来极大的危险.

    作者:磨雪山;王永剑;梁秉杰;王宁;袁飞雁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机械通气58例有创气道的护理

    目的:总结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体会.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58例的急救患者经应用呼吸机人工气道通气治疗.结果:自患者上呼吸机后实施规范化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气道感染及损伤的发生,使抢救成功率达到82%.结论:加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规范化气道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作者:孙君红;刘喜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10例,在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成功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正侧貌改善明显,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

    作者:房凌云;冯伟;宫兆宇;王道斌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将麻痹性斜视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57只眼.对照组27例50只眼.对照组用西药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及中药治疗.治疗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57只眼,显效28只,有效19只,无效10只;对照组27例50只眼,显效13只,有效15只,无效22只,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王建华;谭凤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酒精性肝病7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0例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sse,A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期间均戒酒,予以综合护肝对症治疗,给予氨基酸及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等.肝功能ALT、AST、TBIL在15~30 d内恢复正常.25例腹腔积液在半个月内消退,均好转出院.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降门脉压治疗好转,2例出血停止后行套扎治疗.结论:为预防酒精性肝病,应做到积极戒酒,进行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烈性酒精消耗量、早期诊治酒精性肝病及提高戒酒成功率等.可逐步减少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对控制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贾梦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局解学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诊疗方法.方法:采用旋转复位手法调整、恢复解剖位置,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00例.结果:治愈72例,占72%;显效19例,占19%;有效9例,占9%;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以腰部解剖学知识为指导,采用旋转复位手法纠正错缝的腰椎关系,调整椎后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

    作者:郑玉涛;李青云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从VATS手术探讨基层医院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开展的影像辅助的小切口直视(VATS)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1例,女21例.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术后并发症,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3例.Ⅰ期26例,Ⅱ期21例,Ⅲa期5例.全部患者创口Ⅰ期愈合出院.结论:VATS肺癌手术能为基层医院开展全腔镜肺叶手术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但传统开胸手术技巧仍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追随手术潮流,而更应该加强传统开胸手术训练,在一定的技术成熟基础上逐步开始腔镜手术训练,熟练完成影像辅助的小切口直视手术后,有选择性地过渡到全腔镜肺癌手术.

    作者:龚军;钟琰;曾庆武;李志勇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0例前列腺偶发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在随访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在正常范围(<4μg/L),8例存活至今,1例死于骨转移,1例死于非肿瘤性疾病.无前列腺癌转移或因此致死病例.结论:前列腺偶发癌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肿瘤的体积和分化程度等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张盼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防护措施.结果:运用有效防护措施,使护理质量大大提高.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注意进行综合自我防护和调节,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应该具备良好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熟练的专科技能,还应该拥有良好的身体健康,才能满足手术室工作需要.

    作者:李小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丁二酸洛沙平34~238 mg/d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在治疗结束时PANSS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第4周疗效达高峰,不良反应主要以锥体外系反应(EPS)为主.结论:丁二酸洛沙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持久,对部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突出,低剂量时具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特点,高剂量时具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特点.

    作者:姜亚民;崔兆元;常余善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科收治的98例AMI患者.结果:98例患者中,死亡10例.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原性休克5例,心力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提高患者对AMI的认识,丰富临床医师的经验,及时进行检查心电图,检测血清心肌酶学,密切记录观察动态变化,对AMI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携带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加强对携带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和PICC置管的定期管道维护,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安全、可靠的输液通道,大限度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方便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回家休养提供了技术保证.

    作者:张彩花;刘荣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医院信息系统(HIS)网络安全保障分析

    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分析探索如何规范医院信息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管理,保证医院业务的安全正常运行.

    作者:刘建广;张磊;刘朝晖;王森;贺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小儿常见急腹症的放射学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的X线及CT影像表现,探讨小儿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收集了我院162例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分析讨论小儿急腹症的影像征象.总结不同年龄的发病特点、发病率及诊断方法.结果:儿童急腹症随年龄不同而所好发疾病不同,新生儿以先天性畸形所致急腹症多见,如胎粪性腹膜炎、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婴幼儿则常见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套叠等;随年龄增长,逐渐与成人急腹症类似,以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绞窄性疝、肠梗阻和腹部创伤为常见.结论:根据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结合X线和(或)CT检查征象等可以对作出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可尽快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

    作者:曾令志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07~2008年外科住院的12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分别给予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随访0.5~1.0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传统疝修补术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均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结论:传统疝修补术将正常解剖部位的组织强行拉拢、缝合,张力很大,不符合外科手术的原则.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作者:蒋仁锋;曾凡勇;曾庆志;田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技术及硬化剂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技术及硬化剂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加强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爱志;高立卉;陈雁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