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房凌云;冯伟;宫兆宇;王道斌

关键词: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内收前牙
摘要:目的: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10例,在上颌第二磨牙与第一磨牙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成功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正侧貌改善明显,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可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拉定颗粒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定颗粒溶出度的方法.方法:以0.1 mol/L盐酸溶液900 ml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转速为75 r/min,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量,检测波长为255 nm.结果:在5~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RSD为0.2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头孢拉定颗粒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程红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组)与32例正常体检人群(对照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组的胆囊长径与胆囊前后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是胆囊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V、SPV和SMV都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方志雄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276例老年人肺部感染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7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并作药敏测定.结果: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以G-杆菌居多(68.3%),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的致病菌;G+球菌其次(16.8%);霉菌占14.8%.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G-杆菌对广谱抗生素耐药.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主要的致病菌是G-杆菌,真菌日渐增多,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高堂玲;陈云凤;张驰;龙成琴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72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总结性分析72例ADEM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72例ADEM患儿经住院期治疗后,临床治愈20例;症状明显好转26例;10例经住院治疗临床症状好转,出院后经治疗逐渐恢复正常:16例昏迷患儿遗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ADEM临床表现多样,致残率高,应早诊断,早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郭鹏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210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患者中,眼球摘除11眼,无光感18眼,视力<0.05者5眼,0.05~0.30者66眼,0,40~0.50者25眼,0.60~1.00者85眼.视力<0.05和眼球摘除者主要原因是眼球破裂、严重的视神经损伤、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穿通伤、球内异物、眼球萎缩、角膜白斑等.结论:一旦发生眼外伤,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延误治疗将使眼外伤危害加深.

    作者:吴睿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提高门诊药房综合质量的对策与成效

    目的:为提高门诊药房的处方调配质量和服务质量,减少处方调配差错率的发生,从而提升药房综合质量.方法:针对药房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制订院内项目管理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按照项目制订的计划逐步推进.结果:有效提高了药房各项技术指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制订提高药房综合质量的对策切实可行.

    作者:汪征明;利华强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胰岛素抵抗、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主要血管狭窄≥50%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表现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23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27例,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19例)、双支病变组(13例)及三支以上病变组(18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hs-CRP、冠状动脉Genisini评分,用自我平衡模式分析法(HOMA-IRI)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指标.分析胰岛素抵抗、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传军;赵现波;韩冬梅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及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56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57株(63.0%),真菌186株(32.8%),革兰阴性球菌24株(4.2%).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病原菌总数的17.6%、14.8%和11.5%;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真菌总数的88.2%.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均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好,而对唑类药物出现强耐药性.结论: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为主,而且出现多重耐药,临床宜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并合理使用.

    作者:陈挺剑;方钦;徐美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小儿脑裂畸形的CT表现

    目的:探讨小儿脑裂畸形的临床表现与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裂畸型患儿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13例脑裂畸形患儿临床表现呈多元性,多以癫痫为首发,其他有智力发育迟缓、轻度偏瘫、语言不清等.其中,融合型(Ⅰ型)11例,分离型(Ⅱ型)2例.合并透明隔缺如10例,4例伴发室管膜下钙化.结论:脑裂畸形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承业;李亚军;朱丽婕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部分静脉营养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及降低并发症所起的作用.方法:将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均经外周静脉用微电脑输液泵24 h内均匀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及一般综合治疗,两组均给予早期微量喂养.结果:治疗组平均每天体重增长(19.5±6.52)g;对照组平均每天体重增长(12.24±4.65)g,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8/36),对照组为82.3%(28,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非常重要,能很好地促进体重增长,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张利;李劲松;时会菊;高海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科收治的98例AMI患者.结果:98例患者中,死亡10例.其中,心律失常3例,心原性休克5例,心力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提高患者对AMI的认识,丰富临床医师的经验,及时进行检查心电图,检测血清心肌酶学,密切记录观察动态变化,对AMI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HPLC法测定小儿退热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小儿退热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k 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5℃.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100 5~0.502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53%(n=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良好,可作为栀子苷的含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坤;谢强胜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防护措施.结果:运用有效防护措施,使护理质量大大提高.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注意进行综合自我防护和调节,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应该具备良好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熟练的专科技能,还应该拥有良好的身体健康,才能满足手术室工作需要.

    作者:李小莉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加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于发病后1个月内观察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再发心绞痛及急性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不仅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可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是一个不错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林海;杨绿舜;郑定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将麻痹性斜视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57只眼.对照组27例50只眼.对照组用西药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及中药治疗.治疗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57只眼,显效28只,有效19只,无效10只;对照组27例50只眼,显效13只,有效15只,无效22只,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王建华;谭凤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措施.方法:THA前充分了解病情,术后重视病情和引流的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练.结果:161例高龄患者THA效果满意,少数并发症经治疗均得到痊愈.结论:高龄患者THA除手术环节外,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淑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桑丹消痤净面膜对寻常性痤疮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桑丹消痤净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其对痤疮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86例Ⅰ~Ⅲ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桑丹消痤净面膜治疗组和5%过氧苯甲酰霜对照组,均治疗8周,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观察桑丹消痤净面膜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性激素的变化,同时以6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桑丹消痤净面膜治疗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男女寻常痤疮患者治疗前性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异常,治疗后男女寻常痤疮患者性激素治疗组LH、FSH、E2和T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寻常性痤疮组和对照组治疗后LH及FSH,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桑丹消痤净面膜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性激素有调节作用.

    作者:韩平;戴永江;陈岩;辜孔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不同阶段对体检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宣教、重点宣教、群体宣教,从而引入健康教育的理念.结果:体检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结论:科学地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预防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体检中心的形象,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周贵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13-甲基肉豆蔻酸对大鼠长期毒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13-甲基肉豆蔻酸(13-MTD)对大鼠有无长期毒性作用,以评价13-MTD的安全性.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0.75、1.50、3.00g/kg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恢复性观察.结果:除高剂量组大鼠给药期间平均进食量较少、体重增长较慢外,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主要脏器指数及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停药2周后观察未见13-MTD延迟性不良反应.结论:13-MTD以3.00 g/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150倍给予大鼠连续口服12周,无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黄枚;陈旭东;贺龙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强化医院对药品质量的管理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震惊全国,这对医药界也是一次很好的警示.作为医院药学工作者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要强化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医院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直接为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它是通过保障医院药品的供应,并按医嘱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来为患者健康服务.因此强化医院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作者:薛苏妹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