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清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琥珀酸多西拉敏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色谱柱为DB-5毛细管柱(以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载气为氦气,FID检测器,测定了琥珀酸多西拉敏原料药中有关物质含量.结果: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3批样品中有关物质总杂质含量均<2%,单一杂质含量均<1%,符合USP29之规定.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考察该稳定性试验过程中的杂质变化情况.
作者:李玉兰;张万金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产褥期健康教育的临床体会.方法:2006年8月~2009年8月收入我院行剖宫产术患者228例,全部进行产褥期规范的健康教育,观察临床特点.结果:患者掌握了产褥期保健及护理婴儿的知识,明显减少了术后产褥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患病情况的发生,保证了产褥期的母婴健康.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培养了护士的良好个性,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使护士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佟军;金淑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提高护士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及护理水平.方法:对30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同顾.结果:通过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加强对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精心护理,患者多能转危为安.结论: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漏诊.更需要严密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
作者:王锦宁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腩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入院后或术后4~6 h进行肠内营养;B组48例,入院后或术后24~72 h进行肠内营养.并对胃出血及时治疗观察.结果:A组上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及早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对维持机体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减轻继发性损伤有重要意义.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九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三乙胺-4%冰醋酸(58:42:1.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6 nm.结果:盐酸麻黄素在4.000~12.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0%,RSD=1.00%(n=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秀梅;袁如彩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在第三产程中刺激咽喉反射促进胎盘娩出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3年6月分娩的2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选择2003年7月~2004年7月分娩的200例产妇设为实验组.观察组采用常规产科处理,即产妇在胎儿娩出前肩时即给予产妇肌内注射催产素10 U,胎儿娩出后放聚血盆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出血量,观察胎盘剥离情况并协助娩出.实验组产妇在第三产程中用压石板刺激咽喉引起反射,连续刺激5~10次以促进胎盘娩出.结果:实验组产妇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出血量,其有效率达97.5%.结论:使用刺激咽喉引起反射促进胎盘娩出方法简便,作用明显,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积极作用.
作者:卢美齐;卢丽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血液中的SOD、MD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腹正中切口开腹央闭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下肢及盆腔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 h组、缺血2 h组、缺血1 h+PNS治疗组和缺血2 h+PNS治疗组.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血清中的SOD、MDA值以及缺血前后、三七总皂苷处理前后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腓肠肌的变化.结果:三七总皂苷可降低缺血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对大鼠骨骼肌的损伤.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拮抗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一方面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激活抗氧化酶SOD活性,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发挥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有关.
作者:仝仲凯;杨高潮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斑地锦对家兔实验性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麻醉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法,按1 ml/kg体重注射斑地锦水提液(10g/100 ml),测定并比较给药后各组家兔血压的变化,考察其降压作用.结果:斑地锦水提液能明显降低家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论:斑地锦水提液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为斑地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仁侠;张炳盛;孙永庆;贾彦敏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拟从离舌橐吾根茎中提取分离出倍半萜类化合物,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粉碎离舌橐吾根茎,然后用乙醇浸取得到浸膏,然后采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在低温条件下浓缩得到提取物,后通过硅胶柱和一系列比例不同的洗脱剂洗脱,得到的馏分用薄层色谱法来合并,终得到单体,再利用TLC来分析单体成分的纯度,利用NMR(1H、13C-NMR、DEPT)等色谱方法来鉴别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离舌橐吾根茎中分离提取到3种化合物,一种为倍半萜(化合物Ⅰ),另两种为十八碳酸类(化合物Ⅱ、Ⅲ).结论:3种化合物均为从离舌橐吾根茎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樊子东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法:对156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5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69例,阑尾脓肿10例.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高,值得选用.
作者:谢淑慧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为了探讨近年来麻疹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以便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方法:根据南屯矿区历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近年来南屯矿区传染病报告疫情数据库进行整理.对南屯矿区近年麻疹发病率上升与年龄、免疫史等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了67例麻疹病例的年龄及免疫史情况后发现:60.00%以上的病例都集中在周边农业人口和临时来矿流动人口居住区;完成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0~4岁组8例,占11.94%,5~9岁组6例,占8.96%,其他79.10%的病例均属于未接种、未全程接种和接种史不清.麻疹主要发病在大龄组儿童共52例,占77.61%.结论:南屯矿区麻疹疫苗接种率不能客观反应儿童麻疹免疫状况,如何提高儿童麻疹的免疫水平,是近几年免疫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卫民;杨舒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非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只用两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陈光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B超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对79例布加综合征诊断分析.并通过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结果:79例布加综合征,41例肝脏有早期肝硬化表现,36例肝尾状叶肿大及肝段下腔静脉狭窄,11例呈肌性狭窄.结论: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清晰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门静脉和相邻脏器结构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作者:苏长安;魏革;杨俊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抗生素为主治疗,治疗组40例选用清胆泻火汤加减方结合抗生素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能更好地缓解症状和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好的作用.
作者:戴晨光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方式、流程以及考核4个方面进行全面探讨.结果:我国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可由3个层次共同构成;其流程在临床前、中、后各分工不同.结论:考核可采取临床药师自评和药房主任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作者:吕杰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对象伞部为我院肾内科和保健科病房的住院患者,调查对象年龄≥60岁,住院时间≥7 d,无智力及语言障碍,且愿意合作的住院患者.应用CES-D量表对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肾内科和保健科病房住院老年患者健康自我评价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病房间老年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程度不同,肾内科与保健科住院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老年患者比较,高中文化与大专及以上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小学及以下文化、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结论:肾内科较保健科的老年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程度重.
作者:邱芳;张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家庭护理特点.方法:对56例患者分别进行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方面的家庭护理干预.结果:56例患者中,48例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6例症状消失但过劳后又感不适,2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腰椎间盘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杜金凤;杜云飞;倪淑燕;王玉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减少被检者X射线吸收剂量.方法:应用防护设备,合理进行扫描.结果:有效使用防护服可以减少非检查部位X射线的吸收剂量,合理的扫描同样可以减少X射线的吸收剂量.结论:医疗照射已成为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的大人工来源,不合理的医疗照射有可能会给人体带来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而合理的扫描可以有效地降低X射线的吸收剂量,降低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荣健;胡春艾;郝敬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应用仲景方在皮肤科常见疾病临证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晓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Graves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此3种方法均不能纠正免疫功能紊乱,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神创伤等应激是诱发Graves病的重要因素.逍遥散是中医治疗情志疾病的经典方剂,既可调治Graves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消除精神应激,又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防治Graves病的目的.
作者:邵迎新 刊期: 2009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