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刚;干建新;陈毅军;江观玉
胆囊内瘘是胆囊结石病的少见并发症,我院1990年~1998年术中发现胆囊内瘘12例,占同期胆道手术病人的0.6%,现分析如下.
作者:吴金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通气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及在脱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SIMV-PS方式,观察通气前后及脱机前后pH、PaCO 2、和fPaO 2的变化.结果通气后平均1.6±0.2h意识转清,pH和PaO2显著升高(均P<0.01),PaCO2显著下降(P<0.01);而脱机前后pH、PaCO2和PaO2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采用SIMV-PS通气方式能有效地改善通气,并可顺利脱机而防止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是目前救治老年COPD合并肺性脑病较理想的通气及脱机方式.
作者:许武林;龚仕金;严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胆道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以了解其免疫功能.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33例胆道疾病患者的血清sIL-2R.结果胆道疾病无黄疸组(n=10)、良性梗阻性黄疸组(n=10)和恶性梗阻性黄疸组(n=13)的血清slL-2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无黄疸组、良性梗阻性黄疸组和恶性梗阻性黄疸组的sIL-2R水平依次递增,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胆道疾病各组术后2周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sIL-2R与血清总胆红素和丙氨酸转氨酶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胆道疾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升高,免疫功能受抑制.
作者:施红旗;王明山;宋其同;黄孝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处理是肝胆外科手术难题之一,尤其是恶性肿瘤所致的狭窄,过去常常因无法处理而放弃手术.1995年4月至1998年9月我们用胆道内支架治疗了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定耀;李明主;李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笔者自1996年6月~1999年6月采用刮吸法技术对50例胆囊病变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岳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钼靶X线和超声联合诊断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8例乳腺疾病患者(其中乳腺癌53例,乳腺良性病变95例)作钼靶X线和超声联合诊断,并与手术病理诊断对照.结果53例乳腺癌经联合诊断有46例明确为恶性,确诊率较单独应用钼靶X线或超声检查(分别只有33例和29例)显著为高(P<0.01);联合诊断只有5例未能明确定性,未定性率也较单独应用钼靶X线或超声检查(分别有17例和15例)显著为低(P<0.05);联合诊断只有2例被误诊为良性,误诊率较单独应用钼靶X线或超声检查(分别有3例和9例)显著为低(P<0.05).95例乳腺良性病变经联合诊断有80例明确为良性,7例误诊为恶性,与单独应用钼靶X线或超声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只有8例未明确定性,较单独应用钼靶X线或超声检查(分别为25例和21例)明显减少(P<0.01).结论提示钼靶X线和超声联合诊断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
作者:阮凌翔;钱秉坤;张胜;许顺良;沈梅芳;林冰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糜蛋白酶腹腔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效果.方法对220例腹部手术病人采用脂肪乳剂、糜蛋白酶腹腔灌注(治疗组),同期另150例腹部手术病人未用脂肪乳剂、糜蛋白酶腹腔灌注(对照组).结果两组术后第3天体温、血白细胞数、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160例(72.7%),未发生肠粘连135例(84.4%);对照组术后获得随访110例(73.3%),未发生肠粘连53例(48.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脂肪乳剂、糜蛋白酶腹腔灌注有防止肠粘连的作用.
作者:朱建和;王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老年人外伤性多发性脑内血肿(两处以上)是一种特殊年龄段特殊类型的血肿.我们在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62例,资料齐全的54例中38例作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就非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丁永志;陈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Maisonneuve骨折(Maisonneuve fracture of the fibula,MFF)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其特点是内侧结构损伤(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合并腓骨近端1/3骨折.按Denis-Weber分类法,MFF属C型踝关节骨折.此型骨折很不稳定,且常合并胫腓连结分离.有的临床医师对其缺乏认识,常行保守治疗或仅修复内侧结构,因此疗效欠佳.笔者回顾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13例,其中2例保守治疗,3例仅修复内侧结构,8例修复内侧结构并固定胫腓连结,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陈文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eck病,表现为月骨进行性退变,治疗以手术为主,但至后期疗效均不甚满意.我们自1991年至1996年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硅橡胶月骨假体治疗了1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徐侃;黄宗坚;潘志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创伤后期并发症是导致创伤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多发伤患者的肺部并发症.现对我院急诊科近4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79例多发伤作一分析,旨在探讨肺部并发症防治的措施与意义.
作者:赵晓刚;干建新;陈毅军;江观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同侧肱骨合并尺桡骨骨折是一种少见的严重上肢创伤,伤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很不一致.Lange等[1]认为肱骨骨折只有采用坚强的内固定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而采用非手术疗法发生肱骨畸形愈合和骨不连接的危险性很大.王全平等[2]也认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消除浮动肘和预防严重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我科1985年~1997年共收治同侧肱骨合并尺桡骨骨折30例,现就其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陈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钝性闭合性颈段气管损伤临床上罕见,但若不能早期诊断和处理,可即刻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总结我院收治的此类病人15例,就其救治原则作一探讨.
作者:陈波蓓;金建新;项松洁;高金建;倪丽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好发于老年人.我院自1988年至1997年采用后颅窝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了60岁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6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祖勇;李云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B超、CT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脓肿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但部分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笔者搜集40例经手术病理、临床随访及CT复查等证实的肝脓肿作一分析,探讨肝脓肿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陈光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女,46岁,已婚,农民.20d前起自感胸闷、气急、心悸伴左胸不适,有时晚间惊醒,无咯血史,在当地卫生院用心得安等药物治疗无效而来本院.无外伤史.体检未发现明显阳性体症.X线检查:左膈顶有一直径约6cm大小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边界光整.经透视,块影随呼吸上下移动,与横膈运动保持一致.两肺野未见实质性病灶,心脏形态大小正常,右侧膈肌无殊.诊断为左侧膈肌肿瘤,脂肪瘤可能性为大.CT检查:左膈肌上有一不规则圆形低密度阴影,CT值为-67Hu左右,亦考虑为左膈脂肪瘤.手术所见:左膈肌顶部中心腱有直径3.5cm裂口,大网膜疝入左胸形成直径约5cm之肿块,被左下肺组织包裹、固定.左下肺组织与其余膈肌也有致密粘连.分离粘连,显露疝内容物及膈肌裂孔,将疝内容物还纳腹腔,修补膈肌裂孔.手术诊断:左侧膈疝.
作者:王相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12月经胸腔镜治疗肺大疱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乐涵波;张永奎;韩辉;张斌杰;陈志军;王朝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约50%的癌症患者可出现脑转移.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全脑放疗和化疗等.我院自1997年4月至1998年1月,用OUR-XGD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38例,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厉民;黄润生;王天华;郑新法;黄素文;邵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们对本院收治的18例肾损伤患者,在CT增强后15min内即摄腹部平片,结果表明该法能全面了解尿路病变,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杨继田;陈镇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巨大垂体腺瘤可同时向鞍内外生长,并累及蝶窦、筛窦、鞍上、鞍旁、前颅底或上斜坡,采用何种手术入路,至今尚有争论.我院自1995年至1998年对12例巨大垂体腺瘤采用经扩大双额下入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旭;卢刚;王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