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病例对照分析

庞茵

关键词:异位妊娠, 相关因素, 病例对照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为有目的性地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异位妊娠患者和同期200例正常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异位妊娠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史、妇科炎症、紧急避孕、宫内节育器是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该根据上述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Crohn病14例临床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3月,经外科治疗的14例克罗恩病资料.结果:克罗恩病经药物治疗后,其复发率、急诊再手术率显著低于行急诊手术的克罗恩病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也远低于急诊手术患者.结论: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术前较难确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合理的外科治疗可提高克罗恩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冰;高文明;林格;王欣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五项常见模式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五项常见模式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USA方法检测4 500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比较不同血清模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果:前S1抗原在大三阳HBsAg(+)+HBeAg(+)+HBcAb、HBsAg(+)+HBcAb、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模式中的阳性率显著增高,依次为83.78%、74.7%、60.21%.HBeAg阳性模式组的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与HBeAg阴性模式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可起到提示病毒是否复制的补充作用,与其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检测对临床更有意义.

    作者:王怀莲;岳枫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386例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HBV-DNA结果,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同时以酶免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大三阳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95.5%,拷贝数为(4.32±1.63)×106/ml;小三阳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55.5%,拷贝数为(2.45±2.23)×105/ml;HBsAg、HBcAb阳性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35.7%,拷贝数为(6.74±1.18)×104/ml;HBsA异、HBeAg阴性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3.84%,拷贝数为(2.14±1.11)×104/ml.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可以直接反映体内乙肝病毒(HBV)感染状态及病毒载量情况,有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更有利于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

    作者:鲁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谈我院中心药房的药品管理与中心摆药模式

    中心药房负责全部住院患者用药的调配工作,是医院临床用药的总出口和临床合理用药的总监控站,也是药学人员为临床提供药品信息咨询的窗口,是全程化药学服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1].

    作者:凌俐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创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其适应证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1月~2007年11月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收治的62例外伤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结果.结果:本组62例中非手术治疗19例(30%),手术治疗43例(70%),均获得治愈.结论:外伤性脾破裂多需采取手术治疗,部分病例可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卫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骨折合并多发伤376例救治体会

    目的:分析骨折合并多发性伤的救治原则及疗效.方法:回顾2004年1月-2008年2月骨折合并多发性损伤376例.根据创伤救治原则,保全生命,防止伤情恶化,减少残废,恢复功能.结果:372例治愈,死亡4例.结论:急诊救治应分清主次,分期处理各部位创伤,是救治生命、保存肢体、恢复功能的关键,而恰当的局部处理更有利于整体的救治.

    作者:叶新民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发热儿童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发热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儿科住院的发热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家长在发热患儿表现出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结果: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后患儿治愈率为100%,平均热程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结论:对发热儿童进行健康教育是科学治疗和护理发热成功的关健.

    作者:水青云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肺气肿合并肺炎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20例肺气肿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肺气肿合并肺炎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20例肺气肿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为网状、斑片状密度增高的阴影,内掺有囊状密度减低区,占85%.从患者痰中检测出致病菌14株,其中,G-菌11株.G+菌3株.抗菌药物主要选用针对G-菌的抗生索,占所选用抗生素的68%.结论:认识X线胸片特点及致病菌特点对诊治肺气肿合并肺炎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主要选用针对G-菌的抗生素.

    作者:谷平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53例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年龄大,并且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和吸烟嗜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增加,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就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脑梗死发生时C-反应蛋白含量(CRP),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无脑梗死发生患者.结论: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能尽早采取措施,避免其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凌国喜;荣阳;凌云;荣根满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中药离子导入配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配合中频电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效果.方法:206例患者均用中药离子导入疗法配合中频电疗法.将蒸好的中药袋并置放在颈部,输出电流为8-10 mA,20 min/次,1次/d.再用电脑中频电疗机将电极并置在颈椎部,输出电流以患者耐受为宜,20 min/次,1次/d.结果:206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率为89.8%,好转率为7.2%,无效率为2.9%.总有效率达97.0%.结论:中药离子导人配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侯利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善宁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善宁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6例经内镜证实为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善宁联合洛赛克治疗,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洛赛克治疗,同时采用补液、输血等对症支持疗法.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善宁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优于垂体后叶素联合洛赛克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明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系统、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及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多元化健康教育形式对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为更科学、更实用地为患者进行宣教提供依据.方法:将42例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口头、文字、图片、真人动作演示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说教方式进行教育.出院前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疾病认识率、手术配合通晓率、康复锻炼掌握率及行为取向提高率方面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多元化健康教育形式对脊柱手术患者提高住院质量、安全有效的功能锻炼、提高健康意识水平有显著效果,且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值得推广的教育方式.

    作者:陈卫红;孙杰;于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老年疾病尤其老年消化性溃疡病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消化科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收治60岁以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43例,经治疗和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骨伤科外用中药驳骨黄水毒理学研究

    目的: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对外用中药驳骨黄水进行毒理学研究.方法:按新药的有关要求作如下试验,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兔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该药物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LD50)为9.25 ml/kg;对兔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未见有刺激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致敏作用.结论:驳骨黄水动物外用是可安全的.腹腔注射有一定的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林赤;陈康远;周俊德;覃冬云;周玖瑶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HPLC-MS/MS测定益智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测定益智合剂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对益智合剂中痕量的芍药苷进行分析,选用ZORBAX C18反相柱(2.1 mm×30 mm,3.5 u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甲酸铵(75:25),流速0.4 ml/min,柱温2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检测方式为多离子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为m/z 525→449.结果:用外标法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20~5 000 ug/L,r=0.999 9;益智合剂中芍药苷的低检测限为2ug/L;精密度RSD为0.8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4%,RSD为2.45%(n=5);测得益智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为31.45ug/L.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目前有效检测益智合剂中的痕量成分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廖日房;温预关;陈健玲;陆润基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结核性脑膜炎各期磁共振表现及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各期结核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表现.结果:69例中.Ⅰ期15例,Ⅱ期40例,Ⅲ期14例,磁共振对各期结核性脑膜炎均能显示病变,尤其是MR增强扫描,对脑内粟粒性结节及脑膜炎性病变显示佳,粟粒性结节常位于皮髓交界区,脑膜炎性病变则以脑底部明显.结论: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是结核性脑膜炎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袁爱梅;徐鹏;尹建华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山莨菪碱注射液与硫酸镁合用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注射液与硫酸镁合用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静脉输液外渗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山莨菪碱注射液外涂后再用硫酸镁湿敷,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湿敷,72 h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及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山莨菪碱注射液与硫酸镁合用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硫酸镁.

    作者:刘雪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及时、合理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重建健康心理.方法: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除疑虑困惑、安抚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与情感支持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眼球摘除术患者能面对现实,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手术.结论:行之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及预后起积极的作用.

    作者:傅虹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病变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病变的舒适护理.方法:对45例声带病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包括心理疏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恰当的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满意度明显提高,减少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舒适护理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舒适需求,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黄梅芳;许谦;郑晓燕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沙坦(LOS)和贝那普利(BEN)联合治疗(COM)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62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三组,①LOS组21例,LOS 50-100 mg/d.②BEN组20例,BEN 10-20 mg/d.③COM组21例.LOS(25~50 mg)+BEN(5~15 mg/d).三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疗程为8周.三组在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UAE,同时还测定血压、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钾等.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UAE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分别为LOS组(138±37)mg24 h与(94±26)mg/24h,BEN组(139±36)mg/24 h与(92±23)mg/24 h,COM组(140±39)mg/24 h与(52±20)mg/24h.治疗8周后,LOS组与BEN组的UA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组UAE显著低于LOS组和BEN组(P<0.01).COM组副作用发生率低.结论:LOS和BEN联合用药降低DN患者UAE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副作用少.

    作者:王惠新;窦连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