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输卵管再通的讨论

王军;江徽;魏桂洪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输卵管再通
摘要:输卵管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往多主张切除病变的输卵管,近年来多采用保守治疗.我院对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和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易造成静脉穿刺失败.我们收集2006年500例临床老年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探索改进的方法,总结出几点穿刺的技巧,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翠兰;侯小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与常规治疗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治疗脑干损伤的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收治的61例脑干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予纳洛酮治疗,伤后6个月采用GOS判定预后.结果:统计学分析:分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在治疗脑干损伤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玉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ELISA测定与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检测不育症患者血中抗精子总抗体(T-Ig)、IgC和IgA水平,提高检测结果对临床的参考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T-Ig、IgA和IgG,制作标准曲线,行方法学考察并确定参考值范围及初步临床应用.结果:T-Ig、IgA和IgG的测定上限可达500 U/ml;回收率在96.4%%~103%之间;批内重复性<7.0%;参考值范围为T-Ig<74.3 U/ml,IgA<55.2 U/ml,IgG<61.3 U/ml.经在临床的初步应用表明,在不育患者中T-Ig超过参考值上限的比例男性23.7%,女性31.1%,但二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T-Ig与IgG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与IgA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同时测定T-Ig和IgA对不育患者进行诊断.

    作者:冯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预激综合征1例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预激综合征少见,本院遇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以反复腰臀痛伴左膝关节痛1月于2006年3月就诊.就诊前1月渐起腰臀痛、左侧膝关节肿痛,夜间、晨起时疼痛明显,活动后无发热、胸痛,到本院就诊.其兄在本院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无心血管受累.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心界无扩大,心率100/min,律齐,心音强,无杂音.

    作者:陈勇;孙伏清;庄国梁;林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分析总结使用的注意事项.方法:作者自2002年共随访36例患者,均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均为Gustilo Ⅰ型.结果:33例患者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2例患者出现主钉断裂,1例胫骨下段骨折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可作为胫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同时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作者:劳永生;禤翠玲;林周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门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病人医疗需求的变化,门诊护理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可以说,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病人对医院的选择.因此,如何创新地做好门诊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优质、快捷、安全、低廉的医疗服务,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新课题.

    作者:孙新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并设单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66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组痊愈2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针灸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美霞;赵金池;吕红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同时性大肠重复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同时性大肠重复癌的(以下简称大肠重复癌)术前检查、病理诊断及组织发生.方法:对15例大肠重复癌做一回顾并结合术前检查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15例大肠重复癌术前检查完全确诊12例,漏诊3例,病理诊断4例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不同.结论:大肠重复癌较少见,术前容易漏诊,且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免疫表型可以不同,支持多点癌变学说.

    作者:王兴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以类风湿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4例临床分析

    肿瘤可以引起风湿性病样的临床表现,有人称之为副癌综合征[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2].我科自2002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210例,其中4例后诊断为恶性肿瘤,且都是以类风湿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悦;张丽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不动杆菌耐药性检测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76株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筛选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确证法进行.结果:临床分离的76株不动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7株(产ESBLs率为22.37%),对各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主要耐药机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对提高感染治愈率及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大意义.

    作者:孙继猛;郭之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特点,以保证抗结核方案顺利实施.方法:观察并记录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程度、时间,并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进行对比.结果: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总发生率为24.3%,其中老年组30.2%,中青年组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15,P<0.05).ALT>120 U/L发生率:老年组28.3%,中青年组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5,P<0.05).总胆红素(TBil)>21 μmol,L发生率:老年组14.2%,中青年组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5.8,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均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后2~8周,老年组(27.4%)明显高于中青年组(1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13,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高,治疗2~8周多见,老年人肝损害重,治疗早期特别应加强临床观察和肝功能检测,以利于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害,并及时处理.

    作者:王艳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医院肿瘤科住院的6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院后健康教育实施后,健康教育组100%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坚持复查,95.83%的患者完成全部治疗,出院4周的患者掌握出院后的自我照顾知识有85%以上.结论:健康教育的实施应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疾病的发展,在心理、饮食、自我护理等方面给予适当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雪晴;伍妙慈;陈赛;周礼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B超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

    目的:推广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B超引导下穿刺针进入肾中、下盏并扩张后进行肾镜碎石术.结果: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6月施行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55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成功52例,占94.5%,失败3例,占5.5%.结论: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反复手术,无创伤打击,无需射线定位,于医患双方无健康损害.

    作者:章静;钟少云;袁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抚触及中医按摩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抚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疗技术,是通过对婴儿皮肤进行温和的刺激,调整大脑皮层和各脏腑功能,从而促进婴儿健康发育的方法.在许多国家,抚触已被视为是对婴儿健康有益的一种医疗技术,并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

    作者:孙正纤;王莉莉;高天霁;杨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加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V)HBeAg、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7例,分为拉米夫定加用苦参素组(A组)、单用拉米夫定组(B组).分别检测血清HBeAg、抗-HBe、HBVDNA、肝脏生化指标和基因YMDD变异.结果:在治疗56周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组HBeAg/抗-HBe转换率(39.4%)优于拉米夫定组(P<0.05).HBVDNA阳性率及YMDD变异率都比拉夫米定组低(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可减少YMDD变异.

    作者:黄新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血清Ⅰ CT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Ⅰ CT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为诊断标准,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前列腺癌患者(无骨转移19例,骨转移29例)和4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Ⅰ CTP水平,34例前列腺癌患者(无骨转移16例,骨转移18例)经综合治疗后复查血清Ⅰ CTP.结果:骨转移患者血清Ⅰ CT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P<0.001),在骨显像分级组间(M2与M3),血清Ⅰ CT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骨转移患者治疗后血清Ⅰ CTP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结论:血清Ⅰ CTP可用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并反映骨转移的程度以及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曹海燕;刘露;何国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低张力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69例

    目的:观察低张力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应用麦氏和哈氏综合改良法低张力修补腹股沟管后壁治疗腹股沟疝69例.结果:治疗69例,无1例复发.结论:本术式对中老年腹股沟疝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易行.

    作者:吴跃龙;黄鹂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实现护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护患交流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及相互作用的过程[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在护理工作中,为了解决病人现在的或潜在的身心问题,护患交流的有效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对护理实践中交流策略的实施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陈怀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甘草甜素诱导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凋亡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G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GL处理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50、100 μmol/L浓度的GL能诱导前列腺癌细胞DU145凋亡,凋亡率与剂量成正相关;DU145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变化,细胞周期分布呈现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峰.结论:甘草甜素能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并明显抑制癌细胞增殖,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

    作者:王英俊;刘方州;侯勇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疗效观察

    自从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并未明显下降,特别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死亡率日益增高.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是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连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