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时性大肠重复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王兴波

关键词:大肠, 重复癌, 结肠镜检查, 病理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同时性大肠重复癌的(以下简称大肠重复癌)术前检查、病理诊断及组织发生.方法:对15例大肠重复癌做一回顾并结合术前检查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15例大肠重复癌术前检查完全确诊12例,漏诊3例,病理诊断4例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不同.结论:大肠重复癌较少见,术前容易漏诊,且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免疫表型可以不同,支持多点癌变学说.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抗凝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评价抗凝治疗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0年以来,对我院收治的98例肺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两种方法,对照组仅常规抗感染,纠正缺氧、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针5 000 U,2次/d,皮下注射,用药7 d.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天数、出血等.结果:治疗组49例,显效3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9%,住院天数(8.95±1.92)d;对照组49例,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6%,住院天数(13.57±1.66)d.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也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无1例发生出血现象.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明显提高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汝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细胞体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细胞体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M组各检测值正常,均无明显变化(P>0.05),EDN组和CDN组MCV、MPV增大,MCHC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DN组较EDN组MCV、MPV增大更为明显(P<0.01),而Hb、HCT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CV、MPV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64、0.482,P<0.01).结论:DN患者MCV、MPV随着UAER的增加而增大,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孙庆凯;温庆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抗环状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作用,并与类风湿因子(RF)进行比较.方法:用ELISA法测定RA病人血清中抗CCP抗体,用免疫浊度法检测RA病人血清RF.结果:65例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7%、88.6%.结论:抗CCP抗体检测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

    作者:汤卫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疗效观察

    自从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并未明显下降,特别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死亡率日益增高.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是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连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鱼腥草止咳口服液治疗难治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鱼腥草止咳口服液对难治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鱼腥草止咳口服液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IL-2和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增加外周血IL-2及降低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鱼腥草止咳口服液治疗难治性肺炎具有显著疗效,尤其在镇咳、平喘、抗炎、退热及促进排痰、肺部哕音和炎症消失、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马规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67例院前急救体会

    目的:总结67例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体会,探讨院前急救要点,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对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通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采取相应急救处理措施.结果:在本组67例患者中,生存48例(生存率71.6%),其中恢复良好18例(26.7%),中度残疾13例(19.5%),重度残疾17例(25.4%),死亡19例(28.4%).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强院前急救是成功救治的关键之一,良好的专科治疗是救治的根本,不但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而且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海山;张文肇;郭子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孕中期羊水过少12例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孕中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方法:对孕18~30周羊水过少孕产妇12例在B超监视下行羊膜腔灌注生理盐水.结果:灌注后发现1例肾发育不全,1例胎儿畸形,1例染色体异常予以引产.羊水过少时,羊膜腔内压力低于正常妊娠者治疗后羊水指数显著增加,治疗前羊水深度为(4.6±1.5)cm,治疗后为(7.6±2.8)cm(P<0.01);阴道分娩率为75.0%.结论: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孕中期羊水过少安全、有效.

    作者:王丽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子宫颈病变时细胞学及阴道镜下的临床表现

    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是宫颈病变的两种诊断技术.1941年,巴氏首次报道宫颈涂片诊断宫颈癌,杨大望1951年首次将巴氏阴道细胞学检查引进我国,其阳性准确率可达85%~95.4%,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但其敏感率较低,约为41%,假阴性率为15%~40%.

    作者:凌玉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天龙咳喘灵胶囊防治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NO机制

    目的:探讨天龙咳喘灵胶囊(TLC)防治大鼠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NO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TLC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置于常压低氧舱内饲养,10 h/d,共28 d,然后测定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动脉血中NO含量及NOS活性,并分析平均肺动脉压和NO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mPAP显著升高;TLC干预后能显著抑制低氧所致的mPAP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慢性低氧使大鼠动脉血中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降低,而低氧+TLC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O含量和NOS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mPAP与血浆NO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745).结论:TLC可通过增加NO含量,抑制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作者:叶慧玲;王峰;余湘文;潘素滢;郑晓和;郭丽媛;潘俊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帕夫林联合雷公藤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一种慢性、浅表性的炎症损害,同时可伴有皮肤或其他黏膜的损害,有恶变的倾向,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细胞免疫失调有关.笔者从2003年6月~2006年6月采用帕夫林联合雷公藤治疗OLP,并与单一采用雷公藤治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晓虹;南晓利;吴迎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两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反复彻底洗胃减少毒物再吸收,以长托宁+氯磷定作为治疗组,以阿托品+氯磷定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快,症状消失时间短、用药次数少;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快,恢复的程度较高;疗效好、病程短,治愈时间缩短.结论:长托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随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CT检查在诊治大肠癌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诊治大肠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的CT资料.结果:肿瘤位于盲肠1例,升结肠3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4例,乙状结肠7例,直肠11例.其中肿块型11例,肠壁增厚肠腔狭窄17例;肠腔内有肿块但没有肠壁增厚3例.肠壁增厚0.6~2.5 cm但没有侵及周围组织9例,侵及周围组织但未扩展到腹、盆壁10例,扩展到腹、盆壁并有远处转移6例.结论:CT是大肠癌定位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对临床诊治有很大价值.

    作者:杜娟;王军;杨立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梗死急性期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法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据我院2006年以来,脑梗死急性期210例患者,对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经抗凝治疗89例,治愈27例,显效3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恶化2例;抗血小板治疗121例,治愈34例,显效57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恶化5例.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抗凝与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在无条件或尚未行凝血四项或INR等抗凝功能检测的医院,无禁忌证的脑梗死急性期,建议首选并尽早开始使用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亢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3例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并发症,但是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临床罕见报道.本院近几年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预激综合征1例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预激综合征少见,本院遇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以反复腰臀痛伴左膝关节痛1月于2006年3月就诊.就诊前1月渐起腰臀痛、左侧膝关节肿痛,夜间、晨起时疼痛明显,活动后无发热、胸痛,到本院就诊.其兄在本院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无心血管受累.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心界无扩大,心率100/min,律齐,心音强,无杂音.

    作者:陈勇;孙伏清;庄国梁;林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胸主动脉弓降部局部病变手术治疗分析

    手术治疗胸主动脉病变易出现脑、脊髓、肾损伤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院于2001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胸主动脉弓降部局部病变病人5例,采用在全麻、左心辅助循环、浅低温不停跳下手术,获得成功,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赋;吴文森;杨柳山;龙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同时性大肠重复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同时性大肠重复癌的(以下简称大肠重复癌)术前检查、病理诊断及组织发生.方法:对15例大肠重复癌做一回顾并结合术前检查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15例大肠重复癌术前检查完全确诊12例,漏诊3例,病理诊断4例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不同.结论:大肠重复癌较少见,术前容易漏诊,且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免疫表型可以不同,支持多点癌变学说.

    作者:王兴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门诊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评价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17例,并与同期住院患者相比较.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门诊组年龄低[(50±5.8)岁,(68±7.2)岁,P<0.05],平均住院日少[(2±0.6)d,(14±5.6)d,P<0.05],并发症没有增加,且无死亡.结论: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脉介入诊疗技术成熟的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红石;王乐丰;杨新春;迟永辉;葛永贵;李唯铭;徐立;倪祝华;夏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TUV-P预防水中毒术中监护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1],具有出血少、病人痛苦小等优点,但术中常需要大量的冲洗液冲洗膀胱和切除后的前列腺窝.如果冲洗液吸收过多,患者易发生危及生命的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即稀释性低钠血症、水中毒.

    作者:丁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内注射30 d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再连续灌胃给药30 d,观察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乳腺增生胶囊能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增生胶囊可改变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这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