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发华
探讨早期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病人的护理,认为术后低流量间歇给氧、及时的体位调节、早期离床活动有助于减轻病人术后肩背酸痛,尽快恢复胃肠功能,预防术后肠粘连、盆腔粘连;同时要注意腹部创口的观察和护理,做好感染的预防;重视病人隐私的保护,加强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病人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好,输卵管复通率高.
作者:程少坤;陈少兰;刘桂心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儿科学教学法,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方法:选择我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8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名,以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贯穿儿科学教学全过程,并于对照组比较学生的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高艳;林建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正常男子的精液射出后,立即变成胶冻状凝块,室温下10~30 min变成稀薄的液体,60 min后仍呈胶冻状称为精液不液化.我们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自拟中药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喜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阴道炎、宫颈炎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抗生素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875例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确诊为阴道炎、宫颈炎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受检者中支原体阳性率69.94%,解脲支原体(Uu)单项感染89.71%,Uu与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9.48%.药敏检测显示Uu单项或混合感染时低浓度感染者耐药株少,高浓度Uu感染时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仅对少数株敏感,对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的株达90%以上,高浓度Uu与Mh混合感染时Uu单项感染敏感的抗生素的敏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妇科门诊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的比例较大,且对常用抗生素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建立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冰醋酸调至pH 3.3),检测波长为228 nm.结果: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良好;在0.6~6 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为1.27%.格列齐特与其他杂质峰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格列齐特缓释片中格列齐特的含量.
作者:刘存富;邰顺章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肝损伤是腹部损伤时常见的急腹症,约占腹部损伤的12%~27%[1].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共收治肝损伤165例.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将肝损伤的处理体会予以总结.
作者:滕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732例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进行分析,发现羊水胎粪污染与母亲的高危妊娠有关,其中主要以脐带异常为主(53.14%),羊水胎粪污染越严重,胎心图异常越明显,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率越高,Ⅲ度羊水粪染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率7.51%(P<0.01),Ⅱ度羊水粪染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率1.24%.本文认为,严重羊水胎粪污染是引起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孕产妇产前和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羊水粪染,给予处理,并做好粪染新生儿的护理,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阮志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为了提高医学图像融合的可靠性,本文在原小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地保留原始图像的重要特征,有着较好的融合效果.
作者:陈爽;姜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比较三组治疗方法对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将21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A组(银锌霜、锡类散),B组(微波治疗),C组(银锌霜、锡类散加微波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治疗方法对轻、中度宫颈糜烂疗效接近,A组治疗后宫颈光滑、弹性好,对已婚未产型妇女经阴道分娩毫无影响,C组对重度糜烂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银锌霜、锡类散加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清心抗炎饮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口服中药清心抗炎饮治疗,而对照组37例口服西药病毒唑治疗,两组出现并发症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一个疗程(30 d)后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清心抗炎饮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松林;钟晓玲;伍彩华;李林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主要研究内窥镜下腰椎滑脱症的微创外科治疗,并深入探讨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明确内窥镜下腰椎滑脱症微创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利用X-Tube微创手术系统对20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后路直视下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3.5个月.20例患者腰腿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该方法切口小,术中软组织剥离轻,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少,术后伤口疼痛轻,但手术时间长,X射线量大,操作难度较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蔡祖祥;廖伟;白龙;谢振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是再利用物品的无菌生产单位,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1],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促进医疗护理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十分重视科室环节质量,以达到全程工作质量的管理.
作者:贾桂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以及常规平扫(T1WI、T2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各序列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33例T1WI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还是在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颅内表皮样囊肿具诊断价值的扫描技术.
作者:邓小霞;程传虎;刘锦文;肖俊强;钟兰生;曾纯英;范远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肾病综合症出血热是病原体及其毒素作用于血管壁导致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及血管的麻痹性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血浆大量渗出,血液浓缩,循环血容量减少而产生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
作者:闫君;杨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经皮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3例,男125例,女78例;年龄11~75岁,平均44岁;伤后得到治疗时间2~11 d,应用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61例,经皮钳夹固定108例,双针夹板固定34例.
作者:郭春兰;石碧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本文针对我院(青岛市市立医院)网站建设的实际工作,在总结了国内外大型医院网站建设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后,着重探讨介绍了我院大型公共数据化信息平台网站的建设情况,包括网站建设的宗旨及发展目标、网站建设的设计思想及理念、网站的结构说明、网站具备的一些特色和网站建设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提出了分类网站和具有软件化客户端新理念网页的建设思路,作为对我国大型综合医院网站建设新的尝试.
作者:丁士富;王徽;李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肾移植手术病人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肾移植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分别观察术后1、3、5 d的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术后每天尿量、肾功能(BUN、血Cr),计算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围(150 mmol/L)的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术后5 d每天尿量U组明显多于C组(P<0.05);U组第1、3、5天SOD值明显高于C组,肾功能恢复正常范围的平均时间U组为(6.3±1.1)d,无1例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C组为(7.8±1.7)d,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结论:在麻醉后和肾血管吻合后分别静脉注射乌司他丁300 000 U,可以减轻移植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65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结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陈希华;刘立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安定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作者:曲爱燕;史孟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医院的行风建设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行为、技术水平、行风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所以社会对医院的要求特高,对医院不正之风的反映也较为强烈,是社会和群众为关注的部门.
作者:林国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