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富;王徽;李娜
目的:探讨移床扫描(MobiTrak)技术在下肢动脉CE-MR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临床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病人进行CE-MRA检查.其中7例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4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1例患者下肢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血栓形成,并得到DS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靶血管显示优9例,良2例.结论:移床扫描技术能准确地整体评价下肢动脉病变,是一种创伤小、简便、可靠、有应用潜力的检查方法.
作者:钟兰生;邓小霞;刘锦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经皮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3例,男125例,女78例;年龄11~75岁,平均44岁;伤后得到治疗时间2~11 d,应用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61例,经皮钳夹固定108例,双针夹板固定34例.
作者:郭春兰;石碧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早期康复组在早期还给予Bobath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训练开始、10 d、20 d和30 d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价;于训练60 d时,依据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预后标准对患者ADL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20 d、30 d时,其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治疗60 d时,患者ADL神经功能预后评定,其差异有显著性(x2=10.213,P<0.05),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老年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红;范秀娟;范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通过对35例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在治疗期间心理特点进行观察与护理,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心理矛盾、焦虑、应激以及愤怒等情绪变化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解决以上发病因素难以靠药物治疗来实现,通过对病人实行心理因素观察及心理护理,则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贾桂荣;周文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主要研究内窥镜下腰椎滑脱症的微创外科治疗,并深入探讨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明确内窥镜下腰椎滑脱症微创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利用X-Tube微创手术系统对20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后路直视下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3.5个月.20例患者腰腿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该方法切口小,术中软组织剥离轻,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少,术后伤口疼痛轻,但手术时间长,X射线量大,操作难度较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蔡祖祥;廖伟;白龙;谢振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改进心宁片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50%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30 min,采用甲醇-1%冰醋酸(6:94)为流动相,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结论: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以作为心宁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杜晓峰;才谦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比较三组治疗方法对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将21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A组(银锌霜、锡类散),B组(微波治疗),C组(银锌霜、锡类散加微波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治疗方法对轻、中度宫颈糜烂疗效接近,A组治疗后宫颈光滑、弹性好,对已婚未产型妇女经阴道分娩毫无影响,C组对重度糜烂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银锌霜、锡类散加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因创伤及手术等因素造成颅骨缺损的修复,在形态上要做到与原缺损部位一致十分困难,特别是部分颅骨缺损伴有眉弓、额结节、顶结节等颅骨骨性突起的缺损.
作者:袁学刚;付伦;黄锦锋;喻军华;刘斌;吴新宇;胡太可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肝损伤是腹部损伤时常见的急腹症,约占腹部损伤的12%~27%[1].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共收治肝损伤165例.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将肝损伤的处理体会予以总结.
作者:滕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螺旋CT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行螺旋CT检查,对其2D多平面重建图像(MPR)、3D透明法(Raysum)、表面遮盖法(SSD)、仿真纤维内窥肠镜(CTVE)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肠癌的CT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与肠管关系密切,可挤压并推移周围肠管移位.部分块影内可有囊变灶、低密度坏死区及细小钙化灶.部分肠管壁局限性或广泛性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肿块有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央囊变或坏死区不强化.部分肠腔变窄,其中一例横结肠局部呈环形缩窄,CTVE图像显示缩窄处肠腔菜花状软组织结节突向肠腔内,SSD图像清楚地显示缩窄处的位置及病变肠段的长度.另有一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肠腔完全梗阻、闭塞,MPR图像准确地显示病变肠腔部位,手术证实定位准确,且该处肠管壁局部增厚、肿块突向腔内并堵塞肠腔.结论:将多排螺旋CT的轴位图像、MPR及三维SSD、Raysum、CTVE图像有机地结合,可以较准确地进行病变定位、良恶性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结肠肿瘤提供直观、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康传红;熊雷;张元忠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儿科学教学法,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方法:选择我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8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名,以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贯穿儿科学教学全过程,并于对照组比较学生的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高艳;林建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白内障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往往发生较早,发展较快,同时这些病人又较多合并视网膜病变,因此其白内障的术后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其切口小、散光小、组织损伤小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低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应用于临床则增加了高度近视眼术后的眼内组织的稳定性,减少了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改善了手术效果.
作者:李华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是再利用物品的无菌生产单位,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1],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促进医疗护理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十分重视科室环节质量,以达到全程工作质量的管理.
作者:贾桂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慢性房颤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和致残率,近年来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房颤治疗的目标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外,仍为满意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
作者:丁原森;陈吉香;韩安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信息化是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带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同时信息化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不断进行广泛、深入地结合.科技信息化工作面向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搭建科技基础资源共享平台,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服务,科技信息化工作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高德海;夏梅;马鲁豫;单秋荣;李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以及常规平扫(T1WI、T2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各序列在病灶检出以及诊断特异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T2-FLAIR以及DWI资料.结果:33例T1WI呈低信号,1例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4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结论:无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病灶检出还是在信号特异性方面,DWI均优于MRI平扫以及T2-FLAIR,是颅内表皮样囊肿具诊断价值的扫描技术.
作者:邓小霞;程传虎;刘锦文;肖俊强;钟兰生;曾纯英;范远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正常男子的精液射出后,立即变成胶冻状凝块,室温下10~30 min变成稀薄的液体,60 min后仍呈胶冻状称为精液不液化.我们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自拟中药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喜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医院核心人才流失是现代医院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阐述医院核心人才流失原因及解决对策,以便更好留住核心人才,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何夏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门诊病人的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对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8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的病人的治愈率与不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人比较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门诊病人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能促进病人的健康,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与信任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陈丽清;梁高燕;吴玉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实验技术队伍所承担的实验教学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已经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担当起重要角色.
作者:马金耀;王琳琳;袁园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