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低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

李华丽

关键词: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低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
摘要:白内障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往往发生较早,发展较快,同时这些病人又较多合并视网膜病变,因此其白内障的术后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其切口小、散光小、组织损伤小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低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应用于临床则增加了高度近视眼术后的眼内组织的稳定性,减少了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改善了手术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在重度中毒病人抢救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中毒发病急,症状严重,变化迅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常因很多毒、药物无特效的解毒剂而导致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目前对分子量大,易与蛋白质结合,脂溶性高的严重中毒病例,采取常规治疗难以医治,我院急诊科自2004年以来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的方法治疗抢救重度药物中毒,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张跃辉;钱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糖尿病病人的运动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 000万.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等,其中运动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五大措施之一,坚持科学规范的运动治疗是控制血糖基础、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曲玉玲;纪传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住院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情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明显差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随着血糖的升高,治愈率明显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上升.

    作者:郜文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3种注射液配伍的化学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氯化钾、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注射液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配伍后,5 h内溶液的含量、pH值、微粒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配伍后,溶液基本稳定,上述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习丹;胡建新;张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目的:观察静注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门诊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处理组在30 s内分别静注氯胺酮1~1.5 mg/kg和异丙酚1~1.2 mg/kg诱导后,继以微量泵将两者混合液按异丙酚4 mg/(kg·h)和氯胺酮2 mg/(kg·h)的起始速率连续静脉输注维持.对照组在30 s内静注氯胺酮2 mg/kg诱导后,并用微量泵以2~4 mg/(kg·h)的速率连续输注维持,观察并记录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时间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处理组的SBP、DBP和HR变化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处理组的麻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静注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能有效地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作者:蔡伟华;曹殿青;张晓春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信息技术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带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同时信息化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不断进行广泛、深入地结合.科技信息化工作面向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搭建科技基础资源共享平台,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服务,科技信息化工作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高德海;夏梅;马鲁豫;单秋荣;李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不同方案治疗女性泌尿生殖系尖锐湿疣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女性泌尿生殖系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将我院80例女性泌尿生殖系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激光+重组干扰素α-2 b+阿昔洛韦的联合疗法,对照组采用激光+咪奎莫特乳膏联合疗法.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5%和12.5%,优于对照组的75%和32.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以上联合疗法治疗女性CA效果满意,毒副作用轻,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炔雌醇及降钙素对低雌激素性闭经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分析炔雌醇及降钙素对低雌激素性闭经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例低雌激素性闭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密钙息及炔雌醇用药3个月,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尿钙与肌酐(Ca/Cr)、羟脯氨酸与肌肝比值(OHPr/Cr)以及血清雌二醇(E2)、降钙素(CT)和碱性磷性磷酸酶(AKP)的值,以了解上述两组年纪尚轻但已有显著雌激素缺乏的患者骨代谢对上述用药的反应性.结果:密钙息及炔雌醇给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KP及E2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空腹尿Ca/Cr、OHPr/Cr均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5,P<0.01).炔雌醇给药后两组患者血清CT的水平均较给药前有升高趋势,说明密钙息及快雌醉均可抑制低雌激素性闭经患者骨质的吸收.结论:降钙素及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年纪尚轻,但有显著雌激素缺乏的低雌激素闭经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丽艳;王红霞;邓志敏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化精汤治疗精不液化67例疗效观察

    正常男子的精液射出后,立即变成胶冻状凝块,室温下10~30 min变成稀薄的液体,60 min后仍呈胶冻状称为精液不液化.我们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自拟中药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喜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HPLC测定心宁片中丹参素的含量

    目的:改进心宁片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50%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30 min,采用甲醇-1%冰醋酸(6:94)为流动相,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结论: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以作为心宁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杜晓峰;才谦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医患关系不应剑拔弩张

    有资料显示:北京的医患纠纷案件每年都在以10%到20%的速度递增.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市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达1 233件,比2005年全年受理案件多出400余件.

    作者:北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消毒供应室的环节控制全程管理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是再利用物品的无菌生产单位,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1],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促进医疗护理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十分重视科室环节质量,以达到全程工作质量的管理.

    作者:贾桂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一种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技术

    为了提高医学图像融合的可靠性,本文在原小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地保留原始图像的重要特征,有着较好的融合效果.

    作者:陈爽;姜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放射性131碘对老年人甲亢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放射性131碘(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5例已确诊的老年甲亢患者行放射性131碘治疗,定期随访并观察治疗后1年甲亢治愈率及其并发症的转归.结果:在治疗后1年,65例接受治疗的老年甲亢患者中痊愈53例(81.5%),好转8例(12.3%),出现甲低4例(6.2%).25例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的患者中有18例(72%)临床治愈,好转5例(20%).结论:放射性131碘治疗老年人甲亢效果显著,可作为老年甲亢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郑红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与手术切除结合治疗小肝癌的设想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usound,HIFU)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治疗肿瘤的新技术,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小肝癌报道下(二者均符合国内小肝癌诊断标准[1]):

    作者:万光宇;吕铁英;余宏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早期康复组在早期还给予Bobath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训练开始、10 d、20 d和30 d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价;于训练60 d时,依据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预后标准对患者ADL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20 d、30 d时,其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治疗60 d时,患者ADL神经功能预后评定,其差异有显著性(x2=10.213,P<0.05),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老年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红;范秀娟;范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探讨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较成人低.据文献统计[1]: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为2.5%~10.0%,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率约为1~3.5:1.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病人人院后除进行常规治疗外,未手术病人于伤后第3天,手术病人于术后第3天开始颅内营养支持,用鱼汤、鸡汤、牛奶的作为鼻饲营养液.结果:本组21例病人中,19例患者能在伤后5~7 d内达到1 500~2 000 ml/d的鼻饲量;5例在鼻饲早期曾发现胃液呈咖啡色,隐血试验呈阳性,其中4例按常规开始肠内营养支持,耐受良好;仅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而行持续胃肠减压和肠外营养支持.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地维护和利用肠道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同时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多层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HCC)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三期动态扫描和3D重建并进行分析.结果:42例HCC中,肝左叶17例,肝右叶19例,左右叶多发6例,平扫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动脉期表现为低密度的病灶增强而成为高密度,门脉期逐渐下降成为等密度,当肝组织增强达高峰时,病灶成为相对低密度影,达延迟期后,正常肝实质密度下降,可形成第二次等密度期或病灶持续表现为低密度.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肝细胞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作者:楼晓剑;梁磊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100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3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100例,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水肿型的诊断标准,同时除外坏死型胰腺炎,伴有胃肠穿孔、肠梗阻、严重胆囊炎中毒症状明显者,胆道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及其他原因引起化学性或感染性腹膜炎的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作者:鞠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