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临界CO2萃取辛夷中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翟保同;刘凤霞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 辛夷挥发油, 含量, 正交试验
摘要: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辛夷挥发油的优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并进行方差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优水平和优组合.结果: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辛夷挥发油的优工艺条件,挥发油的平均含量为(4.4±0.5)%(n=3).结论: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总收得率及有效组分含量高、利于保存有效成分等特点,在辛夷的提取及质量研究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96例行气管切开术病人的护理经验.结果:肺部感染24例,术后切口出血1例.结论:气管切开术是解除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协助抢救危重病人的措施,故术后护理要点应为各科护士所掌握.

    作者:伍虹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急诊科的临床护理教学探讨

    针对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探讨如何对护生进行科学引导与施教,培养并强化护生的急救意识.带教老师应重点培养护生的应变观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指导护生进一步提高急救技能,从而为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邰春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荧光定量检测HBV-DNA与ELISA检测乙肝标志物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HBV-DNA复制水平与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探针PCR(FQ-PCR)法检测HBV-DNA,采用ELISA检测HBV-M.结果:1 100例血清标本中,HBsAg、HBeAg、HBcAb(+)组的HBV-DNA阳性符合率达97.13%;HBsAg、HBeAb、HBcAb(+)组的HBV-DNA阳性符合率为45.95%;HBsAg、HBcAb(+)组的HBV-DNA阳性符合率为54.17%,HBsAb(+)组的HBV-DNA阳性符合率为18.42%;阴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11.11%.结论:FQ-PCR法检测HBV-DNA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标志,可以更为清楚地反映病程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阎震;张军;韩晓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医院文化推动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设备竞争、技术竞争上升为服务竞争和文化竞争,医院文化作为医院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并成为提升医院形象,形成内部凝聚力,推动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作者:柳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产后访视对产妇适应母亲角色的促进作用

    怀孕、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女性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分娩后,随着新生儿的诞生,产妇身份发生变化,家庭结构随之改变.2006年1~12月,我们对600例出院产妇进行家访,以促进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这一角色.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丽娟;琚丽霞;程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糖衣对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衣对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碘滴定法,并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结果:糖衣不影响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95%(n=6),RSD为0.35%;P>0.05,n=6,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糖衣对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无干扰,可不剥糖衣进行其含量测定.

    作者:毛建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肥胖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筛选PCOS患者5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把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26例,非肥胖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早卵泡期或闭经状态下各项性激素、体重指数、各个时点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PCOS患者肥胖组糖负荷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非肥胖组,血清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非肥胖组,血清睾酮水平高于非肥胖组,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PCOS患者性激素有不同改变,肥胖者以睾酮升高为主,非肥胖者以黄体生成素升高为主要变化,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更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

    作者:孙秀芳;张继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纤维胆道镜和保胆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保胆取石术和胆囊息肉摘除术是近几年胆道外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的胆囊取石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恢复快等优点;与腹腔镜取石相比,病人痛苦少,且保留原有器官,术前又不需要肠道准备,不用插胃管、尿管,不打气腹,这样大大降低了术后感染几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常力;许琳琳;张晓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清心平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心平肝汤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清心平肝汤治疗48例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48例病人,治愈39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清心平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周祖保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36例临床观察和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和探讨鼻窦炎鼻息肉的不同分型、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21例(58.3%)痊愈,11例(30.6%)好转,4例(11.1%)无效.总有效率88.9%.结论:鼻窦炎鼻息肉的分型,术前合理用药,术中鼻中隔偏曲的处理,术中窦口鼻道复合体及中鼻甲的合理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随访处理均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

    作者:赵晋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米索前列醇单次剂量50μg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易致胎膜早破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有效剂量.方法:将600例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晚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单次阴道放置米索50 μgⅠ组,及米索25 μgⅡ组,两组各300例,如4~6 h后未建立有效宫缩可重复用药.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进行宫颈Bishop评分、胎心监护、末次用药及临产时间、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等,用药后72 h内临产为引产成功.结果:米索引产成功率为89%,两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成功率、总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50 μg组有66例出现胎膜早破,31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2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2例胎儿死亡,1例出现羊水栓塞致孕妇死亡.25 μg组8例胎膜早破,无1例宫缩过频,2例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结论:米索前列醇为有效快速的促宫颈成熟剂,引产成功率高,使用方便,但大于剂量50 μg/次易引起胎膜早破、宫缩过频过强,增加胎儿窘迫几率及孕产妇生命危险性,因此安全、有效的剂量为25 μg次.

    作者:郑献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扬起航海医学的风帆——访海军卫生防疫队队长杨建军

    2007年7月,我国首届航海预防医学专业学术会议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卫生防疫队队长杨建军,对我国航海医学事业的发展情况有了一些粗略的了解.

    作者:王继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56例临床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实施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56例孕妇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处理对策.结果:为避免娩头困难的发生,术前对孕妇分娩条件、胎儿大小、胎头高低及临产时间的长短等应全面了解分析,做到术前心中有数,术时处理得当及时.要尽量做到麻醉满意,避免腹壁切口及子宫切口相对过小.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可有效减少母婴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朝晖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实习初期焦虑与抑郁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独立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两个月的实习中,护生在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情绪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这可能与学习方式、角色冲突、就业压力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此次调查的结果与同类调查的结果相比无特殊性.

    作者:汤辉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气管切开的气道管理新进展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孔道,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2和第3或第3和第4环状软骨之间作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1],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仲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入住ICU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了解入住ICU并长期使用机械通气(LTMV)的患者的生存率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由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48例,其均使用有创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连续治疗7 d以上.根据机械通气后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PaCO2水平、血清钠离子浓度、白蛋白水平(ALB)、APACHEⅡ评分、是否发生败血症以及气管切开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血清白蛋白水平(ALB)、气管切开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例(56.2%)患者生存,21例患者(43.8%)死亡,生存组的CVP、ALB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优于死亡组(P<0.05),而败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生存组气管切开的例数明显高于死亡组,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和气管切开对LTMV的预后有显著影响,与生存率直接相关(P<0.05).结论:有创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较高,ICU医生可根据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ALB水平在机械通气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情发展采取合适的通气策略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撤机成功率.

    作者:王志新;夏玉红;宋振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226例临床真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真菌感染分布状况和耐药趋势,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真菌分离培养基分离培养真菌,用真菌检测试剂盒和常规鉴定程序鉴定真菌并做药物敏感实验.结果:226例真菌样本中123株来源于痰液标本,86株来源于阴道分泌物,其余17例来源于其他临床标本.药敏结果显示不同的真菌对不同抗真菌药物存在着不同的耐药.结论:治疗真菌感染应合理、科学应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喻茂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于局部脑血流突然中断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致的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李卫军;王艳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医院文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走出困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在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青岛大学医学院海阳分院院领导一班人下大气力,狠抓了医院自我形象的塑造,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使医院社会形象、职工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隋进峰;孙彦;郭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奥美拉唑肠溶微丸的包衣工艺条件优化

    目的:考察底喷包衣工艺条件的佳工艺参数.方法:用挤出滚筒法将制好的微丸包衣,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包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包衣成品不粘连、表面色泽均匀、有光泽、包衣完全.结论:经包衣后的肠溶微丸耐酸力好,在人工肠液中释放迅速、完全,批次间重现性好.

    作者:王云明;徐金英;张志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