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

伍虹云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肺部感染,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96例行气管切开术病人的护理经验.结果:肺部感染24例,术后切口出血1例.结论:气管切开术是解除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协助抢救危重病人的措施,故术后护理要点应为各科护士所掌握.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宝安区某中学女学生生殖健康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松岗街道某中学女生生殖健康现况,为开展女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状调查,对松岗街道某中学(高中部和初中部)726名女生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422人有痛经史,发生率为65.53%,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痛经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001);月经不调的患病率为51.79%.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得分均值为(3.06±0.09)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生殖健康知识方面存在差异(P<0.0001);生殖保健行为正确性分值为(3.78±0.11)分,不同年级其保健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知识与行为的分值无相关关系(r=0.066,P=0.119).结论:被调查女生痛经发生率、月经不调患病率较高,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具有良好的生殖保健行为者较少,女学生的生殖保健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陈倩盈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不同术式剖宫产术116例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再次剖宫产术116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比较第一次剖宫产术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子宫下段横切口与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比较,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视具体情况选择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更适宜.

    作者:张建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食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附沙氏扩张器治疗食管狭窄69例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Stooler分级及治疗方法,重点探讨沙氏扩张器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食管狭窄病人内镜诊断及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73例食管狭窄病人,食管贲门癌术后狭窄48例,食管癌放疗术后狭窄19例,化学性灼伤狭窄5例,贲门失弛缓症1例.其中5例外科手术治疗.69例行沙氏扩张器治疗:显效55例,占79.7%;有效10例,占14.5%;无效4例,占5.8%,近期有效率94.2%,60例随访半年,复发17例,远期有效率75.4%.结论:食管狭窄多见于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或者放疗后,肿瘤复发引起的狭窄首先考虑再次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由瘢痕、炎症等引起的狭窄采用沙氏扩张器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易为病人所接受,免去再次手术等优点.

    作者:马佩炯;李文芳;郑小青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

    目的:介绍第二代中后路椎间盘镜(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技巧和有关并发症防治.方法:采用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97例.结果:随访9~30个月,按NaKal分级,优良率达94%.97例中1例因术后瘢痕增生而复发.全部病例无神经根和大血管损伤,无硬脊膜破裂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EDⅡ用于椎间盘突出并椎管节段性狭窄的治疗具有较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后遗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易健健;郭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66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66例,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60例相比较,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效果好、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医疗成本低以及美容等优点.

    作者:黄宓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长,致残率高.随着医学的发展,RA的防治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但RA病人的护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改善和提高RA病人的生存质量,已成为我们护理研究的重点,目前在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好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以下论述:

    作者:薛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玻璃酸钠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132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SH)与白芍总苷(TGP)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膝OA患者分别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白芍总苷.以患者步行时间、下蹲活动、运动时疼痛、非运动时疼痛、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等临床表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指标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P<0.01),ESR、CRP明显下降(P<0.01).轻、中、重度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6%、60%.结论:玻璃酸钠与白芍总苷联合治疗膝OA,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是治疗膝O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路世孝;王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片和双氯芬酸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两组如出现红肿热痛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虎修;王小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2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阿托品、解磷定和机械通气等治疗:治疗组用盐酸戊乙奎醚替代阿托品,其他治疗不变.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所需的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可缩短其病程.

    作者:王继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使用人工呼吸机患者的护理

    临床资料中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患者158例,多数为急救、麻醉复苏和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通过加强观察护理,其中154例成功,成功率97.47%.而如果观察、护理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及预后,本文旨在围绕对使用人工呼吸机的重症患者如何观察与护理加以介绍.

    作者:洪小玲;王朝燕;林彦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吻合血管的皮瓣、肌皮瓣移植已经成为组织创伤修复的一种常用方法,此法通过小血管吻合技术,游离皮瓣一次就可移植到受皮区,既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又提高了治疗效率,而皮瓣的成活与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分不开的.

    作者:张庆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结肠癌肝转移区域肝动脉化疗远期观察

    目的:总结应用术中区域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chemotherapy,HAC)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经验,探讨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术前冲击化疗,术中肠腔灌洗和区域肝动脉化疗等方法配合下行一期肝、肿瘤根治切除术.将2000年前24例作为对照组,2000年后的28例作为治疗组.结果:52例伴发孤立肝转移者,HAC治疗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25%,P<0.05,肝脏5年复发转移率为60.7%、95.8%,P<0.05,2年内肝转移、结肠局部复发在HAC治疗组明显减少.结论:HAC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长期生存时间.

    作者:李红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早期NK细胞及可溶性粒细胞靶受体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早期NK细胞及血清可溶性粒细胞靶受体(sTREM-1)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脓毒血症发生后12 h内,采集49例高度怀疑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K细胞,ELISA法测定血清sTREM-1的浓度,同时使用生物梅里埃API20E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集16个健康人的血样品作为对照.结果:49例患者均确诊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NK细胞明显增多(P<0.01),且淋巴细胞中NK细胞比例>20%的患者生存期长于NK细胞≤20%的患者(P<0.05).患者血清sTREM-1水平较对照明显增高(P<0.01),且血清sTREM-1浓度>180 pg/ml的患者生存期长于sTREM-1浓度≤180 pg/ml的患者(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早期NK细胞增加和血清sTREM-1水平增高可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高学军;鲍翠霞;聂大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了全面的介绍并简述了近10年的研究结果及进展概况,以期为金银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贺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82例脑瘫患儿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培训儿保康复医生,查阅所有住院及门诊患儿的详细记录,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核实,保证资料可靠性.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黄疸与小儿脑瘫的发生明显相关,主要集中于早产、窒息、黄疸.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社会及人群的认知水平,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是减少小儿脑瘫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武燕;陈丽雯;沈丽娟;谢二辰;张丽丽;李瑞锡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前后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变化.方法:对60例正常妇女(CON)、60例无症状围绝经期妇女(PM)、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PMS)在治疗前检测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并进行组间比较;另外对PMS妇女在中西结合治疗后进行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检测,并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结果:PM组和PMS组分别与CON组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M组和PMS组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MS组中西药结合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使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指标有显著的改善,疗效肯定.

    作者:韩悦;谢惠莲;张自玲;赵友芬;夏学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针刺配合中药导入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以颈部活动受限,头颈四肢症状为主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症候群,为中老年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及坐位时间过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未婚妇女行人工流产术的心理护理

    我国未婚妇女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在这一人群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终止妊娠,均存在较多心理负担.尽管选择药物流产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人工流产,且未婚妇女随着流产次数增加其心理负担似有减轻趋势,但这并不意味可以通过人工流产来减少非意愿妊娠对未婚妇女所造成的危害,应加强对其心理护理,给予健康教育,从而降低未婚再次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芦萍;李凤云;李秀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入住ICU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分析

    目的:了解入住ICU并长期使用机械通气(LTMV)的患者的生存率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由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48例,其均使用有创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连续治疗7 d以上.根据机械通气后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PaCO2水平、血清钠离子浓度、白蛋白水平(ALB)、APACHEⅡ评分、是否发生败血症以及气管切开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血清白蛋白水平(ALB)、气管切开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例(56.2%)患者生存,21例患者(43.8%)死亡,生存组的CVP、ALB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优于死亡组(P<0.05),而败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生存组气管切开的例数明显高于死亡组,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和气管切开对LTMV的预后有显著影响,与生存率直接相关(P<0.05).结论:有创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较高,ICU医生可根据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ALB水平在机械通气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情发展采取合适的通气策略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撤机成功率.

    作者:王志新;夏玉红;宋振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5例临床特点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住院登记本检索出2005年4月~2007年4月期间住院符合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者55例,用自制的临床资料统计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以男性、体力劳动者、低文化程度者、少数民族居多.婚姻状况较差,临床表现多样,合并较多的躯体疾病,以消化道、肝脏和心血管疾病多见,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差.结论:慢性酒精中毒造成严重精神障碍和躯体损害,开展反酗酒宣传势在必行,以降低酒精对人类的危害.

    作者:汤士林;朱珠;杨振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