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宫腔镜手术分类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

金红亮

关键词:子宫肌瘤, 宫腔镜, 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佳官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式.方法:采用4类宫腔镜手术方式对我院12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各分类患者预后进行对比.结果: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手术满意率分别为97.06%、92.68%、63.16%、90.00%.其他组与第Ⅲ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I类好,Ⅲ类差,应对术前肌瘤手术切除程度进行正确评估,以提高手术治愈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三圣汤新用验案四则

    三圣汤出自《辨证录》,由杜仲、白术、山萸肉组成,治肾虚之腰痛,补肾中之水火,临床疗效好,现将新用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冯明芬;冯树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的外科并发症,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与非孕期相同,为1/1 000~1/2 000.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分娩期及产后少见.妊娠期阑尾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故掌握妊娠期阑尾炎的特点,对早期诊断与及时处理极为重要[1].

    作者:王宏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静功修炼对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静功练习原理的分析,说明生命当自强不息;用调神、调身、调息的方法维护正气,可起到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宁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内分泌治疗已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规范疗法,本文旨在探讨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28例阿那曲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过阿那曲唑治疗后,总有效率57.1%,临床受益率为71.4%,且不良反应少,并发症症状不严重,表现出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阿那曲唑在晚期乳腺癌的合理应用,显著改善了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张晓建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谈中药脱色方法

    目前应用于中药脱色的方法及工艺很多,但大致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分类[1].1 利用溶解度差异根据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脱色,这属于常用、简单的方法,但是效果比较差.

    作者:毕丽华;谭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疗效的思考

    近年高血压病的治疗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保护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是临床判断疗效的新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增厚(IMT≥0.9 mm)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较早期表现.测量颈动脉IMT增厚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可靠的替代指标.现代医学对IMT增厚的疗效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而中医药对IMT增厚的干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笔者在临床上观察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面缺乏量化指标,本文旨在期待传统中医药将会在减少颈动脉IMT增厚和改善全身AS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通过检测IMT这一客观指标来评估中医理法方药在疗效方面的可行性,另外通过检测IMT这一客观指标使中医证候量化,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盆腔炎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殷啸俊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加味黄芪赤风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肾炎50例,3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50例中完全缓解12例,占24%;基本缓解15例,占30%;好转17例,占34%;无效6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体会

    脑卒中是引起假性球麻痹常见的原因.由于假性球麻痹可导致患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因此,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减少病残率,促使吞咽功能大限度地得到恢复或代偿[1].本文总结了我科对收治的48例脑卒中导致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体会.

    作者:姜稳妮;张彩云;赵新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强化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营效益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卫生事业的改革政策,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机遇,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笔者对我院近5年来强化成本核算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实施方法和成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霍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同种异体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治疗四肢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经验.方法:将创伤截肢后肢体的长管状皮质骨,经过脱脂及脱水处理后做成形状、直径长短不一的皮质骨骨钉,浸泡于酒精中,冷藏保存,用于关节内骨折,特别是非负重区骨折,如干骺端等切开复位后用皮质骨骨钉作内固定.结果:11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骨折端经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未发生移位,全部达到骨愈合.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骨钉内固定是维持骨折稳定的良好材料,可吸收,无排斥反应.

    作者:司小刚;陈家赣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诊治情况.结果:出血性卒中37例,缺血性卒中63例;高血压、冠心病为常见诱发疾病;动态发病以出血性卒中常见(64%),静态发病以缺血性卒中常见(61%);CT显示卒中好发部位为基底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自身临床特点,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对预防此病有积极意义.

    作者:邵桂满;荣阳;孙卓;汪彤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HPLC法测定复方黄松洗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黄松洗液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B-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5:35);检测波长:322 nm.结果:蛇床子素在0.053~1.0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3.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复方黄松洗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檀时新;王小兵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成人亚急性会厌炎22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成人亚急性会厌炎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报道22例成人亚急性会厌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及时检查,及时抗感染治疗,22例均痊愈.结论:纤维喉镜检查是诊断亚急性会厌炎可靠的方法;治疗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解除会厌水肿、充血.

    作者:游鸿;钟康华;涂玉蓉;周金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复方氨基酸加入腹透液改善腹透超滤的探讨

    腔停留时间或增加透析液中葡萄糖含量来增加超滤.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使用高糖的腹透液受限或上述治疗措施的超滤效果不佳,失超滤改善成为了临床工作的疑难点.为此,我们尝试了使用复方氨基酸加人常规腹膜透析液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失超滤,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辉平;陈红;钟爱民;王友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经桡动脉穿刺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16例冠心病患者,男96例,女20例,年龄(57±14)岁,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5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穿刺,2例桡动脉穿刺虽成功但试行球囊扩张失败,其余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行,但穿刺较困难,导引导管支撑力较差,应警惕局部血管损伤的可能.

    作者:李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体护理的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方面论述.结果:发现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手术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等因素制约了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结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加强在职人员培训,转变护理观念,加强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可确保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胃溃疡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探讨

    目的:比较内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伴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192例经胃镜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94例,保守组98例.保守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止血、胃黏膜保护、制酸等治疗.手术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组胃溃疡治愈率为92.1%,优于对照组的78.4%(P《0.05),手术组6个月和12个月溃疡复发率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与保守组相比,手术组出血、穿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感染和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明显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复发率,但容易引起感染和狭窄,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重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老年病人手术前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手术前护理的特殊性.方法:通过护理观察,针对老年病人的生命器官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积极主动地实施手术前护理.结果:经过细心护理,老年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计划的术前护理,可使老年病人积极配合,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张静;滕秀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支气管扩张患者行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由于支气管壁及其周围肺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所造成的一根或多根支气管异常性、永久性扩张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病程长,痛苦大,生活质量极度下降,手术切除病肺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患者肺功能差,胸腔粘连严重,手术创面大,出血量多,手术难度相对复杂.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熟悉疾病的特点,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上小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