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前;张玉慧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对双胎妊娠135例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妊娠150例作比较.结果:双胎妊娠的子痫前期、贫血、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单胎妊娠,差异具有显著性;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分娩为主.结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于改善双胎妊娠的预后和降低双胎妊娠的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妹;林怡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基础性工作,其方法是在思想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作者:吕占锋;杨健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不断的转变,以及紧张的生活、工作压力等多方面的诱因,泌尿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多,虽然CT、核磁等现代化设备已运用到检查当中,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是临床常用于诊断泌尿系疾病、了解功能的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1].
作者:白忠云;杨艳春;冯兰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三圣汤出自《辨证录》,由杜仲、白术、山萸肉组成,治肾虚之腰痛,补肾中之水火,临床疗效好,现将新用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冯明芬;冯树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16例冠心病患者,男96例,女20例,年龄(57±14)岁,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5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穿刺,2例桡动脉穿刺虽成功但试行球囊扩张失败,其余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可行,但穿刺较困难,导引导管支撑力较差,应警惕局部血管损伤的可能.
作者:李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老年性瓣膜病多由瓣膜钙化引起.属退行性病变.近年来随检出率逐年增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对我院1998年8月~2003年6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瓣膜钙化的患者情况进行了分类,以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诊断本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吉前;张玉慧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中若脾阳不足,或脾阴不充,或水湿困脾,致脾气运化失职,脾胃升降失调,则气血生化乏源,水湿转输失职,必将诸疾蜂起,百病丛生.
作者:栗素红;高爱民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综合评价新柏氏超薄液基细胞学(TCT)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6月~2007年6月年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和体检科女性体检人群共12544例,均有性生活史.常规做TCT筛查宫颈细胞病变.有病变者做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两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其中满意标本(有足够量保存好的鳞状上皮细胞达5 000个以上、足够量颈管柱状上皮细胞或化生细胞)12 318例,满意度为98.2%.其中,正常1553例,反应性细胞改变10147例,有上皮病变(细胞学阳性)的618例.结论:液基细胞学能提高细胞学的诊断率,其结果是可靠的.
作者:侯立群;张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项重要的补救措施,剖宫产术后哺乳期的妇女,由于月经周期不规律,加之哺乳期脱环率较高,或采取的避孕措施不当,故往往不觉中已受孕.剖宫产术后再孕施行人工流产者逐渐增多,如果处理不当,将给孕产妇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影响终身健康.我站于2007年1~8月为56例术后哺乳期再孕者施行人工流产术,积累了点滴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扈爱清;梁晶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调神汤联合黛力新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28例患者,采用调神汤联合黛力新治疗.结果:显效118例,占92.2%;有效8例,占6.3%;无效2例,占1.6%.总有效率98.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互相取长补短,方法独特,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军飞;王雪慧;刘建秋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起病急,致死率、致残率都极高的危急重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医院已开展了微创手术,其操作方法简单,既能及时清除血肿,又能保护脑神经组织,患者愈后良好,并能为病情危重、出现脑疝的患者行开颅手术赢得时间.我院自2005年起开展微创技术后,脑出血病人的病死率明显下降,致残率也有所降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纪晓秋;张丽荣;李茜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应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终目标.
作者:谭丽;樊立坤;景玉芝;王志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共64例,ASA Ⅰ~Ⅱ级,年龄42~60岁,体重50~80kg,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单管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8例,选L2~3;Ⅱ组为双管硬膜外麻醉组21例,选两点L11~12、L4~5;Ⅲ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25选L2~3直入法进针行硬膜外穿刺,继以腰穿针行针内针法腰穿.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都一次性成功,排除穿刺置管过程不顺者.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头痛、恶心等并发症.结果:Ⅲ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Ⅰ组、Ⅱ组(P《0.01),局麻药用量Ⅲ组明显减少(P《0.01),Ⅱ、Ⅲ组优良率明显好于I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是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丽;臧凤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手术前护理的特殊性.方法:通过护理观察,针对老年病人的生命器官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积极主动地实施手术前护理.结果:经过细心护理,老年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计划的术前护理,可使老年病人积极配合,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张静;滕秀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后行胫骨结节骨骼牵引护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包括基础护理、牵引护理.方法:回顾56例老年胫骨结节骨骼牵引患者的护理过程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其中的经验和不足.结果:通过对56例患者的护理,54例顺利康复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心血管意外,1例死于ARDS.结论:通过细致的基础护理和细心的专科护理,可促进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后期,愈后不佳,良好的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合理膳食,维持足够的营养;正确调整水、盐摄入;注意劳逸结合,改善活动耐力;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加强降低血尿素氮的治疗与护理等.护士还应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陈萍;王涛;董玉赢;孙鹏华;郑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诊断为结核病的300例住院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予护肝片、一般保肝药和未服保肝药处置.结果: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有效率为97%;一般保肝药的有效率为77%;未服保肝药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6%: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有显著疗效且安全.
作者:李爽;丛登立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卵巢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病死率之首.75%的卵巢癌发现时已为晚期,5年存活率为15%~30%.卵巢癌患者虽经减灭术及化疗,但仍有85%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因此对复发性卵巢癌(Recurrent ovarian cancer)的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安晓敏;王菊荣;于文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应用钩突尾端切除术替代钩突切除术治疗病变仅限于上颌窦的单纯性上颌窦炎,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在钩突前方约中点偏下始切口,沿钩突弧形向后下方切开钩突前缘黏膜,以弯剥离器伸入钩突下段外侧,将之分离,在切口起始点处水平剪断钩突骨质及黏膜,完整取出钩突尾端,扩大上颌窦口,将窦口病变予清除.结果:对我科2002年4月~2005年7月收治的单纯性上颌窦炎104例患者,采取钩突切除术治疗者18例(33侧),钩突尾端切除术治疗者86例(160侧)进行观察,对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两者具有明显差异,钩突尾端切除术疗效明显好于钩突切除术,且手术并发症风险前者明显小于后者.结论:钩突尾端切除术对于单纯性上颌窦炎患者,具有损伤小、保留正常组织多、并发症少、疗效好的特点,符合微创手术理念及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理念,应是治疗单纯性上颌窦炎的首选术式.
作者:陈维斌;黄永平;凌群恩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出现的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低位吻合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吻合口漏的患者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骶前双腔管冲洗引流加肛管引流).结果:共行低位保肛手术34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3.2%.患者的年龄、吻合技术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11例患者中有3例行手术治疗(HA手术),8例采用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吻合口漏发生至出院时间平均为10~15 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吻合技术是防止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正确判断吻合口漏的发生及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双腔引流管加肛管引流是保守治疗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景东;李柏文;严智勇;孙晓东;杨海松;杨涛;邹洁静 刊期: 200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