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峰;宋来君;杨波;王树凯;刘献志
1病例患者,女性,30岁,江西人,住院号216143,左侧小腿畸形,功能受限二十余年于2004年11月8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正常,心肺无异常.左小腿向外侧弯曲畸形,较右侧明显变细.内侧皮肤有表浅疤痕组织,踝关节跖屈位,但背伸活动存在,有明显轴向叩击痛.左小腿较健侧缩短6.0cm,足趾感觉良好,足背动脉搏动好.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X线检查:左胫骨中下段骨不连、断端萎缩、腓骨明显弯曲畸形.诊断为:左胫骨骨不连、骨缺损.
作者:陆大明;徐连胜;张振文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外痔浴净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ymmetry C18柱(3.9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438nm. 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 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外痔浴净中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王陆林 刊期: 2005年第1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男性略多发于女性.近年在临床诊疗中见到的患者小为17岁,大者为78岁,从发病年龄上有年轻化趋势,从发病率上有上升趋势,据统计,人群中有80%的人会受到腰腿痛的折磨,该病除少数需要手术外,85%~90%的患者经积极适当的中医治疗都可获得满意的恢复.
作者:邱健全;林培 刊期: 2005年第14期
胸椎后纵隔哑铃形肿瘤少见,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等科均开展此肿瘤手术,但各家手术方式、预后报道不一,且存在争议[1,2].我科从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行胸椎后纵隔哑铃形肿瘤手术12例,一期完全切除,没有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智峰;宋来君;杨波;王树凯;刘献志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肠梗阻156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1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老年人绞窄性肠梗阻8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检验工作中,由于不同医院的设备、方法、试剂、人员素质不同,使同一病人同一被测物在同一时间内在不同实验室出现检验值相差甚远的结果.实验室常常制定各自参考值,使不同医院的检验结果没有可比性.尽管通过室间质控后一些项目得到相对统一,但未参加室间质控的实验室及未开展室间质控的项目结果很难统一.
作者:欧阳世芳;江小玲 刊期: 2005年第14期
1病例患者,男,64岁.因声嘶3年于2003年4月4日入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并缓慢加重,不伴咳嗽、咯血痰,无发热,无咽痛,无吞咽困难.检查:左侧颈部锁骨上方可扪及一不规则包块,约2.5×2.5cm,质硬,活动,无触痛;纤维喉镜检查:会厌无充血、水肿,双侧梨状窝对称.
作者:章凯;肖世强;颜光堂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4年间24例肠外瘘的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本组24例治愈20例(83.33%),其中非手术治疗自行愈合12例(50%),经确定性手术治愈8例(33.33%),死亡4例(16.7%).结论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认为肠外瘘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营养支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生长抑素的应用,争取早期行确定性手术.这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王俊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IL-6治疗组(A组),单纯脊髓损伤(SCI)(B组),假损伤组(C组).每组20只动物,应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作急性SCL模型,A组SCL后30min,腹腔内注射10μgIL-6,B组单纯脊髓损伤,无治疗,C组,暴露硬脊膜,无SCL,术后分别12h和12周,每组10只动物,取脊髓伤段标本测小离子含量和Bcl-2、Fas蛋白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 结果 (1)SCL后组织水肿,Na+、Ca2+离子浓度升高,K+,Mg2+离子浓度降低.IL-6治疗后显著改善这些变化.(2)A、B、C中,均发现Bcl-2和Fas蛋白阳性表达,表达顺序分别为A>B>C和B>C>A. 结论SCI后早期应用IL-6可抑制大鼠脊髓细胞凋亡,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从而对脊髓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布林;钟环;陈继铭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肺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改变.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我院于1998、2004年发生两例均抢救成功,总结如下:
作者:徐亚娟;巨芳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以四肢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发病率约为0.4%[1].由于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该病的治疗已由传统治疗向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向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有关资料分类整理如下,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作者:陈学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后应用导管介入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治疗. 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晚期卵巢癌患者86例,未能彻底切除,细胞减灭术后实施单侧股动脉灌入化疗. 结果86例患者腹胀、腹水均消失.B超检查12例肿块完全消失;75例肿块缩小,其中PR29例,MR46例. 结论导管介入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增加肿瘤局部血内抗癌药物浓度,明显缓解卵巢癌症状,使肿块缩小,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荡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经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及降糖药物治疗,血糖基本平稳后,给予丹参20ml加入液体,静脉滴注,共2周,维生素B1 20mg,每日3次,共8周.对照组加用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日1次,共8周.治疗组加用西洛他唑50mg,每日2次,共8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1.17%,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丙全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护理配合. 方法术前对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的16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心理状况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积极的健康教育以及全方位的术中、术后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宫腔粘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波;李颖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病案的保管不是目的,病案的利用才是目的.在当今新形势下病案管理工作更需要管理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病案进行科学管理,对病案质量进行监控,并向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及其他使用病案信息资源的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信息服务.
作者:田桂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手术后行外科引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条件. 方法对临床64例行外科引流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调查,并对其病原菌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院内感染28例,医院感染率为43.7%;引流管材料、重大疾病、严重创伤、污染的环境等与发生感染有明显关系;致病菌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主导,为61.9%,革兰氏阳性杆菌为31.29%.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 结论发现引起外科引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性包括环境污染、原发疾病严重程度等有关外,另外置管材料、无菌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均与感染发生有关,明显增加了感染机会.从而对行外科引流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降低其感染率.
作者:陈洪祥;倪国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外科老年病人,用微量泵注射胰岛素的优点. 方法1998.6~2003.6 80例合并糖尿病外科疾患老年患者治疗总结. 结果全组病人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糖尿病外科老年病人,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胰岛素,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乔武;张海涛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心肺复苏术(CPR)是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关键一步. 方法对20例CPR术后病人救治分析. 结论复苏的时间越短,抢救的存活率越高.同时气道管理、循环监测和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也是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范芳志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新生儿湿疹是指婴儿从出生至4周内发生的湿疹.本病是婴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之为奶癣,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湿疹.其皮疹特点主要可分为二型:即水疱型和丘疹性.笔者应用西安杨森生产的派瑞松乳膏治疗新生儿湿疹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李安海 刊期: 2005年第14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明显,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亦日趋严重,为了提高老年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作者对2004年10月1日~2005年3月一年间来本院就诊的485例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其心理特点及需求,采取了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上官厚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