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40例临床分析

邓秋联;苏庆霞

关键词:脂肪液化, 封闭治疗, 物理治疗, 肥胖, 贫血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临床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0日在广东省高要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贫血、糖尿病、缝线松紧程度、妊娠水肿、滞产是妇产科腹部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重要病因.结论腹部切口局部封闭、电磁波治疗仪理疗、加强营养、局部加压包扎、清创缝合治疗效果显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肝功能实验及临床评价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在不同种类的肝胆疾病及同一病变的不同时期其病理变化也大不相同,由此而获得的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也不一样,任何单项实验室检查,仅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某个侧面,在临床上如何全面地选择和恰当地应用肝功能试验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转归及预后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了解每项试验的临床意义对于综合评价肝脏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苏雪梅;田瑞红;牟晓雪;郝宗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拔出导尿管前注入红汞预防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拔尿管后常出现尿潴留,再次插尿管者临床约20%造成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为此2003年7月~2004年8月,我们对96例患者采用红汞从导尿管直接注入膀胱,取得满意效果,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晓霞;张继红;冀东英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制药企业计量管理体系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是ISO9000族标准质量体系要素中的主要要素之一,本文介绍了该要素的八个控制要点.

    作者:张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把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与田七末并用治疗组和单用奥美拉唑对照组各48例,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和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海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老年性腰痛伴臀上皮神经损伤450例治疗分析

    以非手术疗法-冯氏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老年性腰痛伴臀上皮神经损伤450例,显效104例,有效248例,好转7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8.77%.冯氏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恢复脊椎内、外平衡失调,消除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等作用.

    作者:王信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抗菌效果及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选择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佳组合,用于防治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的感染.方法选用高、中、低三种不同剂量的氧氟沙星、沐舒坦和糜蛋白酶,按正交设计方法配置成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四种组合,采用NCCLS推荐的标准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经过测试和观察其抗菌效果,选择对呼吸道易感菌抗菌活性高的药物组合,进行药物毒性试验,结果第三批药物组合抗菌活性高,毒性甚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结论复方氧氟沙星溶液可进行防治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临床试验.

    作者:秦占芬;王欣淼;李贤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以保证检验质量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临床医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的判断等方面,越来越依赖于检验结果的支持.因此,临床医学的发展对检验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检验科主要工作是利用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各种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为达到此目标,必须对分析前后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患者检验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选择及标本的保存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检验结果,为确保标本的合格性,就要求检验科与临床医生、护士人员增进了解和沟通,在我院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仅供参考.

    作者:苏雪梅;田瑞红;牟晓雪;郝宗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上胸椎骨折脱位经胸入路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近年来,关于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颇有争议,经胸椎体切除减压椎间支撑植骨椎体侧前方内固定不失为一种较为满意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能够直视下进行彻底的神经减压,致压因素清除更加彻底,椎管前方的减压更加充分.病椎切除后直接撑开上下相邻椎体进行椎体间支撑植骨,针对后凸畸形的矫形作用更加直接,后凸畸形可以完全矫正,椎管形态恢复正常,也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同时椎体间植骨块的存在也是维持术后矫形角度的有力保证.而采用椎间加压固定既可以有效维持植骨块的稳定,同时可以避免椎间不稳定对脊髓的继发性损伤,且跨病灶的椎体固定保证了脊柱稳定性从而可以加速植骨融合.自2001年5月至2003年10月我院脊柱外科采用经胸入路治疗上胸椎骨折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概述如下.

    作者:孙继玲;李晔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阿魏酸钠、西比灵联用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与西比灵联用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 6例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静脉给予阿魏酸钠100mg,每日1次,加西比灵5mg,每晚睡前顿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mg,每晚睡前顿服.两组均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估、疗效判定、血液流变学和TCD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TCD测定和血液流变学检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西比灵联用可更好地改善中老年椎基动脉血流,更快地改善脑缺氧所导致的临床症状,恢复脑功能.

    作者:李克乐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彝药治疗脑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髓母细胞瘤常发生在小脑前帆的中线部位及蚓部.随着它的长大占据第四脑室,同时浸润周围区域组织,阻碍脑脊液循环.

    作者:杨新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73例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唑啉钠静脉点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以提高其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刘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TSGF在直肠癌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TSGF对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直肠癌患者放疗前后TSGF的水平.结果复发和转移占33.3%,可疑有复发的占13.3%,正常者10%.结论TSGF可作为肿瘤病人随访时复发和转移的判断指标.

    作者:郭福榕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当归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通过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进一步推动当归的研究工作.

    作者:康军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分析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5年7月我院急诊科1 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临床资料.结果1 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复苏成功率为78.9%,创伤病死率为21.1%.结论创伤早期合理扩容,把握创伤后第1 h黄金时刻,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素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丹参注射液是唇形科植物丹参中提取的多种成分注射液,包括: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原儿茶醛、丹参素等.其(正大青春宝公司生产)规格为10ml/支,每10ml含丹参生药15g,该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降低血粘度及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脑血管的作用,为了解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我科于2001年2月~12月对7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改善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分,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东;张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减少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

    多年以来,医疗纠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为了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科学地、公平、公正地处理医疗事故,保证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李艳萍;张继红;冀东英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肿胀麻醉在皮片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用于皮片移植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肿胀麻醉技术对32例患者行体表肿物或瘢痕切除加皮片移植术.肿胀麻醉液按利多卡因400mg+0.9%氯化钠注射液400ml+5%碳酸氢钠10ml+肾上腺素0.5mg配制.结果麻醉效果满意、出血少、无额外并发症产生.结论肿胀麻醉技术是一项简便有效、值得推荐用于皮片移植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巫国辉;曾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1~6μg/m l,靶控输入,分次给予芬太尼镇痛、微泵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李波;黄典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文书立卷的改革及其方法

    办公自动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办公技术与设备,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提高办公效率.它与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传统的办公手段与方式,收集、存贮、使用与日俱增的大量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给文件与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王占海;王海英;曲卫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驻岛人员急救工作探索

    驻岛人员的急救工作,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为受重视.作为危重病抢救的前提,各级医疗单位对它的认识也逐步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单位在十三年中开展的急救工作,并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作者:陈军春;徐春晴;徐玲玲;王兵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