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胸椎骨折脱位经胸入路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孙继玲;李晔

关键词:上胸椎骨折脱位, 经胸入路, 手术配合
摘要:近年来,关于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颇有争议,经胸椎体切除减压椎间支撑植骨椎体侧前方内固定不失为一种较为满意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能够直视下进行彻底的神经减压,致压因素清除更加彻底,椎管前方的减压更加充分.病椎切除后直接撑开上下相邻椎体进行椎体间支撑植骨,针对后凸畸形的矫形作用更加直接,后凸畸形可以完全矫正,椎管形态恢复正常,也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同时椎体间植骨块的存在也是维持术后矫形角度的有力保证.而采用椎间加压固定既可以有效维持植骨块的稳定,同时可以避免椎间不稳定对脊髓的继发性损伤,且跨病灶的椎体固定保证了脊柱稳定性从而可以加速植骨融合.自2001年5月至2003年10月我院脊柱外科采用经胸入路治疗上胸椎骨折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概述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上胸椎骨折脱位经胸入路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近年来,关于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颇有争议,经胸椎体切除减压椎间支撑植骨椎体侧前方内固定不失为一种较为满意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能够直视下进行彻底的神经减压,致压因素清除更加彻底,椎管前方的减压更加充分.病椎切除后直接撑开上下相邻椎体进行椎体间支撑植骨,针对后凸畸形的矫形作用更加直接,后凸畸形可以完全矫正,椎管形态恢复正常,也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同时椎体间植骨块的存在也是维持术后矫形角度的有力保证.而采用椎间加压固定既可以有效维持植骨块的稳定,同时可以避免椎间不稳定对脊髓的继发性损伤,且跨病灶的椎体固定保证了脊柱稳定性从而可以加速植骨融合.自2001年5月至2003年10月我院脊柱外科采用经胸入路治疗上胸椎骨折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概述如下.

    作者:孙继玲;李晔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6例直肠平滑肌肉瘤临床分析

    直肠平滑肌肉瘤是消化系统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直肠平滑肌的肉瘤常起源于直肠下段的肌肉层,由异型的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肿瘤.因其对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故手术治疗是治疗中唯一有效的手段.本院3年以来共收治6例此类患者,现对其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剑亮;张奄锋;江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风疹暴发流行的诊治体会

    高校医院社会化是卫生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我院在托管某高校医院工作过程中曾遇高校风疹流行,由于高校学生的特殊性,也因为所有医护人员均来自二院本部,对于如此突发事件均未曾碰到过,但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风疹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杨平;钱彩娣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减张缝合治疗腹股沟疝复发53例

    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腹直肌前鞘减张切开法缝合治疗腹股沟疝复发53例,其中首次手术后首发病47例.二次手术复发者6例.经临床随诊观察1~6年,复发率极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友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丙种球蛋白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急性ITP起病急,血小板低(<20×109/L),出血严重者,随时可因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在短期内提高血小板数,以控制出血症状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2月~2004年8月采用氟美松静滴,甲基强的松龙静滴和甲基强的松龙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等3种方案治疗急性ITP患者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明;申忠元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心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入院后行全面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纽平均住院5.2天,严重骨髓抑制6例,完成4-6周期化疗84例;对照组平均住院8.61天,严重骨髓抑制26例,完成4~6周期化疗61例.结论在临床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病人的治疗,又要对肿瘤病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变化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余彩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腹腔内出血的处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病人的处理经验.方法40例患者入院后均先建立输液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处理方法,本组病例中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35例.结果本纽治愈37例,死亡3例,病死率7.5%,其中非手术治疗2例,死于严重脑外伤1例及急性大出血而来不及手术1例.术后死亡1例,死于严重复合伤.结论腹腔内出血均应先建立输液通道,迅速补充循环血容量,同时进行有效的监测,依赖必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手术指征的及时探查,避免腹腔内出血的漏诊,故腹腔内出血的病人早期诊断及救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黄水斌;姚琪;胡斌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面临的几项挑战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那么目前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总结有以下七点:

    作者:刘荣管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静滴盐酸克林霉素致口、唇、手臂麻木1例

    1病例患者男,17岁,因右尺骨鹰嘴骨折,分离移位约2.0cm而入院,行右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为预防感染,术前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剂[生产厂家为二华裕(无锡)制药厂,批号02071009]0.3克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500m1),静脉滴注,静点大约20分钟后,患者自觉口、唇麻木,随后手及手臂逐渐麻木,医生查体除此之外,无其它不正常现象及体征,医嘱护士停止输注该药品,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房丽梅;魏学兰;刘俊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偏振红外光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偏振红外光疼痛治疗仪复合神经阻滞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评价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纯神经阻滞Ⅰ组,单纯偏振红外光照射Ⅱ组和神经阻滞后加偏振红外光照射Ⅲ组.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神经阻滞治疗次数少于Ⅰ组,偏振红外光照射治疗次数少于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偏振红外光照射加神经阻滞治疗慢性软组损伤性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治疗.

    作者:吴秀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肿胀麻醉在皮片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用于皮片移植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肿胀麻醉技术对32例患者行体表肿物或瘢痕切除加皮片移植术.肿胀麻醉液按利多卡因400mg+0.9%氯化钠注射液400ml+5%碳酸氢钠10ml+肾上腺素0.5mg配制.结果麻醉效果满意、出血少、无额外并发症产生.结论肿胀麻醉技术是一项简便有效、值得推荐用于皮片移植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巫国辉;曾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内外括约肌行部分切开治疗慢性肛裂273例

    采用高频电容场肛肠综合治疗仪,用电刀采取肛门后切术,切断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慢性肛裂273例,随访半年至一年全部治愈.肛裂溃疡基底以平滑肌为主,手术时切断痉挛的内括约肌,若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有痉挛者,应同时切断.

    作者:金保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分析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所致胆管损伤.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包括解剖因素、病理因素、技术因素等.结论加强责任心,提高医生对胆囊手术的认识,重视胆囊切除术,清楚解剖结构,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梁润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儿童哮喘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虽然防治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下降.由于遗传、气候、生活条件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学习,也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哮喘的病因、诱因、预防、治疗及护理是哮喘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素芬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心理干预改善尿毒症病人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尿毒症病人可以出现明显的抑郁情绪,探讨心理干预对尿毒症病人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54例尿毒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26例),心理干预纽接受心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在心理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对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抑郁指数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40.5±4.7比58.3±4.7,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抑郁指数下降不明显(55.3±5.1比57.7±5.8,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两项指数,对照组均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尿毒症病人基本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华;张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综合医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各科住院躯体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来自太原市三所综合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及五官、皮肤等科室共计1084例住院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与调查.结果综合医院住院患者SDS、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其焦虑症状发生率为386(35.61%),抑郁症状发生率为713(65.77%).焦虑、抑郁症状在外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低、完全自费者中发生率高,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文化程度、神经质(N)维度、精神质(P)维度是焦虑、抑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有较高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且受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躯体疾病的治疗中应兼顾情绪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彦芳;杨红;张克让;徐勇;杜巧荣;孙俊伟;崔晓红;张蓉;孙荣仙;冯明;王永龙;裴存锁;李丽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回盲部嵌顿腹斜疝手术体会

    2000年至2004年,我院收治右侧腹斜疝嵌顿回盲部5例,均采取疝修补术并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凤龙;褚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加强管理、有效提高护士论文撰写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护理学也得到了飞跃性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项目、新学科的出现,都为护理人员的脱颖而出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对护士专业水平、边缘学科知识的掌握、论文撰写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院组织、实施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旭菲;胡丽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彝药治疗脑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髓母细胞瘤常发生在小脑前帆的中线部位及蚓部.随着它的长大占据第四脑室,同时浸润周围区域组织,阻碍脑脊液循环.

    作者:杨新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拔出导尿管前注入红汞预防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拔尿管后常出现尿潴留,再次插尿管者临床约20%造成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为此2003年7月~2004年8月,我们对96例患者采用红汞从导尿管直接注入膀胱,取得满意效果,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晓霞;张继红;冀东英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