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生离奇死亡1例

罗志斌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胸腺, 轻微挫伤, 抑制死
摘要:抑制死在国偶有报道,但大多是由于压迫颈动脉窦引起,本文介绍打击胸部造成胸腺轻微挫伤引起抑制死一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钻孔抽吸对膝骨性关节炎骨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钻孔抽吸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健康家兔32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钻孔抽吸治疗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管型石膏伸直位固定家免右膝关节造成右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6周A组给予钻孔治疗,7、8周给予钻孔抽吸治疗.B组喂以普通饲料,不予任何治疗.A、B组同时于造模前和造模后5、6、7、8周抽样作右股骨、胫骨骨内压测定.结果伸直位固定右膝关节5周后两组骨内压显著升高(P<0.01),A组于6、8周骨内压有明显下降(P<0.05),7周变化不明显(P>0.05),伸直位固定膝关节能有效造成骨内持续高压.B组于6、7、8周骨内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钻孔抽吸疗法能有效降低骨内压,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羿;苏军;胡建山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258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为科学的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提高女性的平均寿命.本文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死亡的258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黄英云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因炎症、恶性肿瘤及内分泌变化引起,现将我院1996年6月诊治的30例绝经后有阴道出血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贾秀英;张莹;胡立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上胸椎骨折脱位经胸入路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近年来,关于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颇有争议,经胸椎体切除减压椎间支撑植骨椎体侧前方内固定不失为一种较为满意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能够直视下进行彻底的神经减压,致压因素清除更加彻底,椎管前方的减压更加充分.病椎切除后直接撑开上下相邻椎体进行椎体间支撑植骨,针对后凸畸形的矫形作用更加直接,后凸畸形可以完全矫正,椎管形态恢复正常,也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同时椎体间植骨块的存在也是维持术后矫形角度的有力保证.而采用椎间加压固定既可以有效维持植骨块的稳定,同时可以避免椎间不稳定对脊髓的继发性损伤,且跨病灶的椎体固定保证了脊柱稳定性从而可以加速植骨融合.自2001年5月至2003年10月我院脊柱外科采用经胸入路治疗上胸椎骨折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概述如下.

    作者:孙继玲;李晔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EDTA-K2抗凝剂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五例报道

    EDTA-K2已是血常规检测常用的抗凝剂,但EDTA-K2的使用会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现已发现血常规检验中五例典型病例,已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作者:苏雪梅;牟晓雪;郝宗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胫骨远端骨折,依据分型,分别用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13个月,根据Olerud评定标准:优20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89.47%(34/38).结论无论是外固定支架或内固定治疗,均可使骨折端良好复位,固定可靠,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

    作者:安尼瓦尔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脾破裂误诊为宫外孕2例

    1病例例1,王某某,女,32岁,已婚.因停经40天,左下腹部胀痛6小时,伴晕厥、呕吐、肛门坠胀2小时,于2001年11月10日入院.

    作者:贾秀英;任广华;胡立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偏振红外光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偏振红外光疼痛治疗仪复合神经阻滞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评价疼痛门诊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纯神经阻滞Ⅰ组,单纯偏振红外光照射Ⅱ组和神经阻滞后加偏振红外光照射Ⅲ组.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神经阻滞治疗次数少于Ⅰ组,偏振红外光照射治疗次数少于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偏振红外光照射加神经阻滞治疗慢性软组损伤性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治疗.

    作者:吴秀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特殊类型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除典型病例外还可表现为脑膜脑炎型,肝损害型,消化道出血型.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1月收治57例,特殊类型8例,占14%,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莉;张俊芳;曹国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眼球内异物漏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眼球内异物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8例眼球内异物漏诊、误诊病例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漏诊、误诊病例多是基层医院医生询问病史不详细,对外伤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满足于对患者表面现象的临床检查;由于基层设备条件差,无法进行B超及CT等检查;异物太小或非金属异物,常规眼眶平面x光检查往往无显影.结论医务人员要提高责任心,对眼外伤病人在思想上要重视,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慎重处理.对可疑病例,若基层条件差,无法作B超及影像等检查时.需转上级医院诊治.

    作者:沈纪松;罗兴中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硫酸镁对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硫酸镁治疗7天,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疗效满意.

    作者:许序云;毕慧;魏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把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与田七末并用治疗组和单用奥美拉唑对照组各48例,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病例的疗效和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奥美拉唑与田七末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海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情致护理在中医病房的实施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为了使病人能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医病房实施情致护理.

    作者:毋桂兰;张继红;李艳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植入性前置胎盘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止血1例

    1病例患者张鬃,22岁,住院号20013953,因停经40+4周,胎动频繁1天多,于2003年10月23日入院,末次月经2003年1月12日,停经后早孕反应不明显,停经4个月多开始感觉胎动,孕期无阴道流血及腹痛,未定期行产前检查.入院前1天多感觉胎动频繁.

    作者:欧素兰;黄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回盲部嵌顿腹斜疝手术体会

    2000年至2004年,我院收治右侧腹斜疝嵌顿回盲部5例,均采取疝修补术并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凤龙;褚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治疗

    目的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地塞米松10毫克,每日静点一次,加用丙种球蛋(HD+lgG)20g/日,用药时间为1~4天.对照组:地塞米松10毫克,每日静点一次,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时输入机采血小板2个单位.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作者:张铁英;李薇;孙一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为了减轻保留灌肠时病人的便意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本文对保留灌肠的肛管插入深度进行探讨,现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其余条件无差异的情况下,治疗组将肛管插入深度20~35 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惠者便意感,保留时间及治愈率等情况,结果表明肛管插入深度20~35 cm时药物保留时间延长,便意感减轻,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余彩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颞深筋膜翻转在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76例分析

    颞深筋膜翻转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中,能避免传统大骨瓣减压术的各种并发症,对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下次颅骨修补创造了条件.

    作者:胡志斌;罗庆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当归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通过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进一步推动当归的研究工作.

    作者:康军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右旋糖酐40、丹参等治疗偏头痛32例

    目的观察用右旋糖酐40等联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6%右旋糖酐40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ATP注射液40mg、注射用CoA100 u,静脉点滴,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无先兆型和有先兆型偏头痛病人总有效率为94.8%和84.6%,用药前后TCD观测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LMACVP(t=10.99 p<0.001)、LACAVP(t=1 o.61 p<0.001)、LMACVP与RMACVP差(t=11.97 p<0.001)RMACVP(t=4.88 p<0.001).结论右旋糖酐40等静点对偏头痛有效.

    作者:吴英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