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持留置胃管通畅的体会

邹凤兰

关键词:置胃管, 胃管阻塞, 患者, 置入胃管, 食物, 前端, 临床经验, 口径, 方法, 注射器, 工作量, 注水, 引流, 新安, 蔬菜, 进食, 加压, 疾病, 护士, 处理
摘要:患者因疾病的需要安置胃管,但患者病前进食各种食物及蔬菜,置入胃管后,导致引流不通畅,胃管阻塞;临床上常采取注射器回抽,加压注水的方法处理阻塞的胃管,但由于胃管前端口径小,冲洗后再回抽,食物及菜又阻塞胃管前端口径,此时需更换胃管,重新安置胃管,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了在短时间内疏通胃管,又减轻患者痛苦,根据临床经验,我们采取以下方法: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绝经后阴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因炎症、恶性肿瘤及内分泌变化引起,现将我院1996年6月诊治的30例绝经后有阴道出血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贾秀英;张莹;胡立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内外括约肌行部分切开治疗慢性肛裂273例

    采用高频电容场肛肠综合治疗仪,用电刀采取肛门后切术,切断部分内外括约肌治疗慢性肛裂273例,随访半年至一年全部治愈.肛裂溃疡基底以平滑肌为主,手术时切断痉挛的内括约肌,若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有痉挛者,应同时切断.

    作者:金保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加强管理、有效提高护士论文撰写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护理学也得到了飞跃性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项目、新学科的出现,都为护理人员的脱颖而出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对护士专业水平、边缘学科知识的掌握、论文撰写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院组织、实施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旭菲;胡丽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重建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前路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9月至1005年5月收治的25例相关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随访发现,本组病例术后脊柱高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减压重建安全可靠,减压彻底,可充分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王鑫;荆鑫;张明建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应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医院进程的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文明、科学的医疗服务理念,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永久课题.要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创新的理念来高度重视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去启发人、调动人、激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来推动医院医疗工作的不断发展.

    作者:张建民;张丽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小肠肿瘤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1例诊治分析

    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报道较少,而小肠肿瘤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更为少见,主要因为其发病率比较低,更因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病情危急,往往给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带来困难,我院近十年收治小肠肿瘤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敬瑄;李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前米索前列醇已广泛用于早孕流产、吸宫术、绝经后取器前扩张宫颈口,中期妊娠引产、死胎引产等方面.我院在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以期达到宫颈软化、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邹梅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脑卒中后抑郁早期心理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为30%~70%[1],有人统计,脑卒中早期(一个月内)抑郁的发病率为79%,为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我们对2004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治疗,对120例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心理测量,并分成两组进行对照.

    作者:陈丹霞;王辉霞;白洁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中药防治妇女药物流产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对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方法选择156例药流妇女,分为2组,中西药同时服用组(A组),纯服西药组(B组).观察出血情况和B超探查的蜕膜和积血残留情况.结果加服中药组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明显大于纯服西药组.结论中药可防治药流不全.参加文献1.徐剑平,王惠丽,丁益凤等.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药物流产150例分析.中医杂志,1999,40(8):486.2.吕英,成云水.中药防治妇女药物流产不全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6(6):19.

    作者:郭彩虹;任志亮;郭彩华;郭彩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鼻畸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手术切口沿鼻翼缘轮廓线、鼻小柱基底,充分显露鼻翼软骨,使鼻翼外侧脚旋转复位,鼻腔填塞预制纱垫以利塑形;同期延长鼻小柱.结果22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均得到满意外观,惠侧鼻翼隆起,恢复正常弧度,鼻孔对称,切口隐蔽,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依据鼻畸形特点及形成原因个性化设计鼻翼缘、鼻小柱基底切口并妥善处理鼻翼软骨的修复方法合理,操作简单,灵活性强,动态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

    作者:巫国辉;李小林;曾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学生离奇死亡1例

    抑制死在国偶有报道,但大多是由于压迫颈动脉窦引起,本文介绍打击胸部造成胸腺轻微挫伤引起抑制死一例.

    作者:罗志斌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钻孔抽吸对膝骨性关节炎骨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钻孔抽吸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健康家兔32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钻孔抽吸治疗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通过管型石膏伸直位固定家免右膝关节造成右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6周A组给予钻孔治疗,7、8周给予钻孔抽吸治疗.B组喂以普通饲料,不予任何治疗.A、B组同时于造模前和造模后5、6、7、8周抽样作右股骨、胫骨骨内压测定.结果伸直位固定右膝关节5周后两组骨内压显著升高(P<0.01),A组于6、8周骨内压有明显下降(P<0.05),7周变化不明显(P>0.05),伸直位固定膝关节能有效造成骨内持续高压.B组于6、7、8周骨内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钻孔抽吸疗法能有效降低骨内压,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羿;苏军;胡建山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36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断流术加食道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TSGF在直肠癌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TSGF对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直肠癌患者放疗前后TSGF的水平.结果复发和转移占33.3%,可疑有复发的占13.3%,正常者10%.结论TSGF可作为肿瘤病人随访时复发和转移的判断指标.

    作者:郭福榕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拔出导尿管前注入红汞预防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拔尿管后常出现尿潴留,再次插尿管者临床约20%造成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为此2003年7月~2004年8月,我们对96例患者采用红汞从导尿管直接注入膀胱,取得满意效果,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晓霞;张继红;冀东英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文书立卷的改革及其方法

    办公自动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办公技术与设备,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提高办公效率.它与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传统的办公手段与方式,收集、存贮、使用与日俱增的大量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给文件与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王占海;王海英;曲卫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258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为科学的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提高女性的平均寿命.本文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死亡的258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黄英云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治疗

    目的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地塞米松10毫克,每日静点一次,加用丙种球蛋(HD+lgG)20g/日,用药时间为1~4天.对照组:地塞米松10毫克,每日静点一次,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时输入机采血小板2个单位.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作者:张铁英;李薇;孙一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1病例患者,女性,42岁,因发热、头痛、咽痛、咳嗽5d,于2005年7月15日来我院就诊.查体:T38.5℃,P90次·min-1,R25次·min-1,BP120/70mmHg,咽部充血,双肺可闻少许粗湿罗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作者:胡立珍;魏学兰;贾秀英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HIV抗体阳性2例的临床处理评析

    2004年,某基层医院先后在住院病人医疗需求艾滋病毒(HIV)抗体筛检中发现二例HIV抗体阳性病例,因为他们是该工作开展以来发现的第1、2例,其临床处理的经过难免疏漏,现报告并评析如下:

    作者:胡寒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