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余小娥;杨新新

关键词:儿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护理工作, 医疗护理纠纷, 护理人力资源, 工作的要求, 医疗纠纷, 人员素质, 基础设备, 儿科患者, 护理质量, 法律意识, 病情变化, 表达能力, 医院, 医学, 家长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1].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患者缺乏表达能力,家长对护理质量期待过高,而医院基础设备欠缺,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人员素质参差工不齐等,都易引发医疗纠纷.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高血压24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由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引起,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高血压病人,但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群数量正不断增长,尤以高龄人群(参照Kensella和Velkoff[1]的标准将≥80岁老年人定为高龄人群)的增长速度快,相应的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也随之增多,这在护理上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根据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症状与体征及高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心理特点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西利;王娟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改良后的头皮静脉针在婴幼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改良后的头皮针采集婴幼儿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将5号半头皮针在无菌条件下取除多余硅胶管长度保留其5~8cm,接5ml注射器经头皮静脉穿刺给224例婴幼儿采集血标本.结果:血标本采集率和家属满意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此法进行婴幼儿血标本采集,方法简单易学,采血时间短,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均提高.

    作者:赵晓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人饥饿性氮质血症46例误诊分析

    资料与方法收治老年人饥饿性氮质血症46例,男38例,女8例.年龄61~92岁,平均69.4岁,62~71岁为发病高峰.体重45.5~63kg,平均52.6kg.女性患者8例,平均体重为47kg.发病原因:各种感染18例,心脏疾患14例,颅脑外伤8例,肿瘤化疗6例.临床表现:顽固性恶心、呕吐46例,乏力、头晕28例,8例有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46例均无尿量减少,所有患者既往均无肾脏病史.

    作者:关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维生素K1注射液致局部迟缓过敏反应3例护理体会

    资料与方法3例患者均系女性,平均34岁,维生素K110mg,1次/日,于肾穿刺前3日开始臀部肌肉注射.分别于用药第3、9、3天出现臀部注射部位迟缓过敏反应.临床表现:轻者在注射部位周围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皮疹,压之不褪色;重者臀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瘙痒、皮温高、压痛等症状.

    作者:刘向宁;杨静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320例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12月留站观察的320例药流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2例服药后4小时~1周内排出完整妊娠囊,不全流产16例,失败2例,行清宫术.结论:药物流产效果满意,医护人员对药流过程的观察与护理,对药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艳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脑梗死2例诊治体会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67岁,因咳嗽,咳痰,发热3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院外不规则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35/85mmHg左右.否认糖尿病病史.入院时BP:130/85mmHg,T38℃,:P82次/分,右下肺闻及湿哕音,心率82次/分,律齐,神经系统阴性.

    作者:伏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静脉套管留置针和简易换血一体化装置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P<0.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装置一体化,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见.

    作者:俞小燕;蔡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方案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国际一项研究表明,经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固定剂量升级和维持治疗,哮喘控制率接近80%.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而不正确的治疗哮喘代价会更高.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CT检查看儿童颅脑外伤及如何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目的:经过CT检查了解本地区儿童头颅意外创伤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性指导意见.方法:对出生3个月~5岁龄儿童头颅CT检查的738例中有明显外伤的459例患儿为筛查对象,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9例外伤中,正常282例(61.44%)(有明显外伤史,皮下软组织稍肿胀及不伴有颅骨骨折和颅内其它损伤者),单纯皮下血肿80例(17.43%),凹陷骨折11例(2.4%),线形骨折46例(10.02%),颅缝分离2例(0.44%),颅内积气7例(1.53%),外伤性鼻窦内积血2例(0.44%),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1.31%),硬膜下血肿7例(1.53%),硬膜外血肿4例(0.87%),脑挫裂伤4例(0.87%).结论:本组儿童头颅意外伤害病例中,1~5岁儿童的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例数明显高于低龄儿童,致伤残和致死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仁业;汪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6月接受无痛胃镜检查者265例,男135例,女130例,年龄25-81岁.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下肢微屈,松开腰带及衣领,有义齿取下活动义齿颈部放松,头向后仰,由专人扶住头部、口圈,防止口圈脱落,咬伤镜身.口角处放一弯盘.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常规吸氧.由麻醉师在严格无菌技术下静脉推注芬太尼+丙泊酚,丙泊酚用量以2mg/kg体重计算,以40nug/10秒的速度静脉推注,使患者人睡,睫毛反射消失,进入Berggre分级4级后,即停止给药,内镜医师立即进境检查,术中视患者情况酌情给药.正常情况下患者在检查完毕后1~10分钟神志恢复清醒.

    作者:柳晓荣;易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用路路通注射液;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辅以抗生素、降颅压、降血压等治疗,均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抗凝药和溶栓药.结果: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6天,显效率70%,总有效率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路路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宝俊;赵兴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激性心肌病误诊心肌梗死2例分析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60岁,在与人争吵时突感胸闷、气促、心悸、头晕、恶心,2007年11月5日入院.体检:HR 120 7欠/分,BP 120/65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唇无发绀,心音低钝,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及腹部无异常体睁,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动过速,V1~3呈QS型,V1~33 ST段抬高0.3mV.床旁心脏超声提示各心腔结构正常,室间隔、左心室前壁、心尖部运动减低且不协调,射血分数(EF)45%.初诊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并急诊冠脉造影检查未见冠脉病变.1天后复心脏超声示结构及运动正常.发病4小时肌酸激酶(CK)430U/L及CK 同工酶(CK 2MB)32U/L,24小时CK530U/L,CK同工酶42U/L.

    作者:宋贵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褥疮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近10年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应用于临床的褥疮护理措施有效可行.结论:这些护理措施经护理评价发现护理成效为99%.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比较

    资料与方法标本来源:来源于我院360例临床检测标本.仪器:KHB ST-360酶标仪和洗板机.试剂: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及金标试纸条,试剂厂家均为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定合格的试剂.

    作者:任爱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意识清楚患者应用人工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资料与方法我院ICU 2006年开业以来收治意识清楚而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4~76岁.临床诊断:重症哮喘15例,药物中毒5例,CO中毒2例,ARDS 18例.

    作者:刘秀珍;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研究观察指标的选择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认知、言语、性格、行为、判断力、注意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并影响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的状态[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VD的患病率为324/10万,约有VD患者420余万人[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安军明;黄琳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产妇进行了产前和产时的护理观察.结果:无产妇死亡,除新生儿死亡1例外余产妇均母子平安出院.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供良好的产前护理和加强入院后的护理及加强产妇产程的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9例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在麻醉下行手法松解、局部压痛点进行封闭、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9例.结果:治愈18例(62.07%);显效7例(24.14%);有效3例(10.34%),无效1例,总有效率96.5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是减少患者痛苦、缩短疗程、彻底治愈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赵荣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神经导航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医学发现临床上对垂体瘤不断认识,采用新技术神经导航系统对18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病例,认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干预,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轻了手术的痛苦,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钟雅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用药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儿科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6450张,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占被调查处方的57.4%.抗菌药静脉输液占抗菌药的59.8%,抗菌药与抗病毒药联用占静脉输液的43.7%.结论:本院抗菌药的用药、静脉输液用抗菌药及抗菌药与抗病毒联用比例偏高,口服抗菌药使用较为合理,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于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