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关键词:中国, 医药, 征稿, 期刊全文数据库, 期刊综合评价, 国内, 统计源期刊, 专家论坛, 预防医学, 医院管理, 医学期刊, 学术动态, 误诊误治, 收录期刊, 临床经验, 临床病理, 科技, 教学查房, 基础医学, 公开发行
摘要:《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系国家级综合医学期刊,国内刊号为CN 11-5248/R,国际刊号ISSN 1672-9463。月刊,大十六开,每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核心(遴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告、综述、急诊经验、误诊误治、讲座、专家论坛、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国内外学术动态及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技、医院管理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18例分析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患者臀部肌肉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而出现髋关节内收、内旋等功能受限和屈曲障碍,表现为特有下肢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症候群。自1970年Valderrama首次报告以来,该病已被广泛重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该病的治疗已从切开手术转为镜下手术,并且取得了满意疗效。臀肌挛缩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多数认为与反复肌肉注射有关,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臀部肌肉注射导致的臀肌及其筋膜挛缩变性。几乎没有肌肉内注射史却伴有其他部位的肌肉挛缩的患者,先天性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1]。随着我国卫生条件的改善,肌肉注射减少,目前臀肌挛缩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尤其在沿海地区病例更少。以往臀肌挛缩采用传统开放手术也取得了确切疗效,但是存在切口长、创伤大、出血多、康复慢、并发症多[2]的缺点。2010年5月~2012年4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切断挛缩带治疗臀肌挛缩症18例36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文瑾;李小飞;盛路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作者署名的意义及原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126例临床分析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本研究对126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渲;温鸿飞;宁桦;任玉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治疗结肠肿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08年9月~2013年10月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18例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近期肿瘤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2例(11.1%)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63.6±12.2)min,手术出血(26.7±23.0)ml,辅助切口长(5.4±0.6)cm,术后排气时间(2.5±0.7)d,住院时间(7.7±1.1)d,淋巴结清扫数目(17.9±3.4)枚。随访时间平均为23(5~61)月,1例出现肝转移,无戳孔和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肿瘤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更多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作者:王新军;王亚军;董树园;梁乃超;康凤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实施优质护理后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状况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强化基础护理及规范护理行为,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是随着2010年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对护理工作提出新要求,是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改革。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佳服务的关键[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接受良好疾病护理的同时,也要求在情感心理方面得到安慰关心[3]。手术室护士是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群体,每天长时间连续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应急强度高,精神高度紧张,这些因素本身就会给护士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后,手术室护士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还需要增加术前访视患者、术中关心安慰患者、术后回访患者等工作,要求做到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连续的优质护理,这有可能加剧护士的工作压力。因此,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状况,与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其不同工作压力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为促进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蒋红英;张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失败后宫腔镜检查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失败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合适的检查时机。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助孕治疗失败后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为A组,共108例;选取同期无胚胎移植史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的不孕症患者为对照B组,共84例,比较两组宫腔镜检查的结果。结果 A组中,影响胚胎种植的宫腔内膜异常病变的总发现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及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的发现率高于B组(P<0.05)。两组在子宫纵隔和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失败患者可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可能影响胚胎种植的宫腔内病变的因素,有利于提高再次行IVF助孕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林洪波;钱卫平;汤惠茹;魏蔚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受保护作品的特征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特定内容的智力创作作品是直接从事文学、艺术、科学作品创作活动的智力劳动的产物,而不是其他智力劳动,如技术发明的产物。作品表达的必须是属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内的思想、理论、概念、感情、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而不是其他智力活动,如商标、专利设计的内容。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和规范化的意义

    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和规范化,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新信息的交流、科技成果的推广、书刊的编辑出版、文献的存储和检索、人类的资源共享都是十分重要的。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和规范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腾飞、市场繁荣,信息产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伴随着就出现了名词术语使用的混乱现象,外来语、缩略语、学名和俗名、意译和音译等等不统一不规范的用语,大大影响了科技信息交流的效果。在电子计算机普遍应用、各类数据库信息系统纷纷开通、因特网用户迅猛增长的今天,统一和规范科技名词和术语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引言也叫前言。引言作为医学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文字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以便读者了解该文的概貌,起导读的作用。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和前景,不要展开讨论。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院前急救时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颅脑损伤是汽车交通事故中为常见的伤害类型,尤其是颅脑损伤后昏迷是造成患者重伤或死亡的主要致伤形式[1]。由于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多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多,呼吸道管理不当易误吸,其死亡率及致残率仍很高[2]。正确的院前救护是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3]。若无系统的院前急救体系及规范管理模式,尤其在交通事故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时,往往在院前急救方面耽搁宝贵的抢救时间,导致预后很差。本研究收集2009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2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前急救时加强护理干预与预后的关系,探讨正确的院前护理干预方式,积累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院前护理干预经验。

    作者:周正华;王国兴;肖华;赵晓勇;刘康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1.看得懂与用得上实用性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实践技能性、操作性要求的选题。医学论文同其它科技论文一样,应当有其实用价值,它要面向临床、面向教学、面向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其内容一旦为医学科技人员掌握,并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就能很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推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各种临床实践性选题、工具性选题都应有实用价值。医学期刊虽然都有传播、积累医药卫生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任务,但各种刊物又有它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是由其不同的办刊宗旨、方针所决定的,并由此规定了刊物的性质、任务、报道范围和读者对象。每种期刊选题要求、质量和内容要求各有不同。学术类医学期刊要求刊出的论文能够反映国内先进学术水平,要有创新性、探索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的论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丁卡因胶浆联合地塞米松对减少腺性膀胱炎膀胱灌注后尿道并发症的影响

    腺性膀胱炎为一种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易伴发尿路上皮癌,是一种癌前病变[1]。目前该病治疗主要采用尿道电切、电灼术以及联合药物膀胱灌注等措施。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应用膀胱灌注化疗的目的是降低复发和防止复发时病变的进展[2,3],但多有尿道刺激及膀胱炎等并发症。我科自2008~2012年共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灼术或电切术,术后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其中30例应用丁卡因胶浆联合地塞米松灌注,在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后尿道并发症方面,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赵书斌;朱建坦;彭金健;隆电熙;毛洲洲;丁军平;初铭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手术室精细器械灭菌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精细手术器械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对术中精细器械的灭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器械价格昂贵,尤其是内镜摄像系统、光纤等均属不耐高温、不耐湿的设备,因此其灭菌方法受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以其快捷、高效、安全、无毒及对精细仪器损伤小等特点在手术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艳艳;王华璧;蒋大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论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脊髓动静脉畸形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脊髓动静脉畸形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脊髓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并总结其MRI表现。结果12例患者病变均位于胸段。8例MRI表现为脊髓背侧或/和腹侧蛛网膜下隙内可见串珠状、蚯蚓状扭曲血管流空影,髓内见广泛的异常信号,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脊髓内见范围长度不等的迂曲状畸形血管样流空影,增粗的血管呈蚯蚓状、蜂窝状,脊髓伴有空洞或囊状扩张等改变;1例脊髓内及脊髓背侧或/和腹侧蛛网膜下隙内可见迂曲状畸形血管流空影,髓内可见较广泛水肿。其中2例经DSA证实为脊髓动静脉畸形,行DSA栓塞术后好转。结论脊髓动静脉畸形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诊断脊髓动静脉畸形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卢振志;张明;翟小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颈浅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甲状腺腺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为颈浅丛阻滞麻醉组;B组为颈浅丛阻滞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组;C组为颈浅丛阻滞麻醉+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分别观察记录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术后随访追踪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剥离甲状腺时C组的OA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也低于A组(P<0.01)。 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C组(P<0.01),B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A组和C组(P<0.05);C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P<0.01),A组高。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恶心呕吐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高于C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于洋;蔡坤;王学平;王少华;王春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科学性就是客观真实性。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就是指作者(研究者)认真贯彻“三严”精神,尊重事实和原始材料,恰如其分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或说明和解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问题。医学论文是否有科学性,首先要看作者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例如医学临床试验的几个原则:①确定合格病例;②随机分组;③影响结果的因素均衡地分布于两组;④双盲法观察结果。其次要看作者对实验数据的医学统计处理方法是否得当。许多作者或研究者在研究和总结时,不严格按科学研究方法学进行,其科学性是很值得怀疑的。例如在选题方面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许多选题重复、雷同;创新不足;文题与内容不一致;没有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样本缺乏代表性;样本的分组不按事物本质进行,缺乏可比性;有的没有对照,无从对比,优劣难分;不做统计学处理,或统计处理不正确等。医学科研论文的科学性一般根据设计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可靠、数据是否可信、资料是否准确、论点是否明确、结论是否科学、讨论是否求实几方面进行判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四项变化及检测意义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的凝血、抗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处于动态平衡,维持正常血液流动状态[1]。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内分泌的变化,到妊娠晚期凝血、抗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都会发生变化[2]。我们通过统计264例妊娠晚期妇女的凝血四项结果,深入了解凝血机制在妊娠晚期的改变,有助于对凝血四项结果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为及时预防和治疗分娩异常出血做好准备。

    作者:何惠梅;李兰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发生改变而使得心脏内部细胞缺血缺氧或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使得血管内部变狭窄或发生阻塞而导致的心脏病[1]。冠心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发生血栓性栓塞或是与之相关的并发症,而在心血管血栓的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作用。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血小板会相互聚集、黏附在内皮下基质内,这种聚集会导致在内皮下基质内形成一个血栓性的阻塞表面,从而进一步加速血栓的形成[2]。因而想要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需在临床中研制血小板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抗血小板药物,现将近年来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学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职院校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实施“卓越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个重要内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如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卫生人才,促进基层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全国第一批、河南省唯一的“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结合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建国;徐宛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