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斌;王清诚
总结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护理配合。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给予聚桂醇硬化子宫切口周围血管,术前予以完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与配合,当天或第二天行清宫处理。本组15例患者行清宫后未出现大出血情况,成功率100%。
作者:戴汝平;张淑珍;王文一;李明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学选修课的开设和自主选择,拓宽了大学生知识领域,同时具有提前进行专业学习的优势。综合考虑麻醉学专业的特点,各专业学生对麻醉学知识的认知匮乏,以及麻醉临床带教难的窘迫现状,开设麻醉学选修课,并应用PBL教学法,将晦涩的麻醉学知识变成充满神秘色彩的医学问题,以提升学习兴趣,提高麻醉学选修课教学效果。
作者:耿武军;唐红丽;戴勤学;莫云长;蓝仲岳;王均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方法的效果。方法:2012年以后进手术室的5名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岗前集中培训及专科护士带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带教;收集整理2010-2011年用传统的传帮带的方法进行带教的5名新护士的培训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新护士岗前考核、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综合考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岗前集中培训与专科护士带教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手术室新护士的培养。
作者:余小红;魏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采用培养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典型案例分析,加强外科基本操作训练,探讨腹腔镜外科临床教学方法。学员通过短期培训之后,腹腔镜外科理论水平和临床基本操作能力均明星提高( P<0.05)。培养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典型案例分析,辅以外科基本操作训练是腹腔镜外科临床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绍堂;蒋飞照;阮小蛟;郑晓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白内障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11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白内障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7.23±9.96)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 P<0.05);(2)不同病程、年龄段、文化程度的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不同;(3)病程、年龄段、文化程度、SCL-90、内外向、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有57.0%的预测作用。结论:白内障患者心理弹性较差,文化程度、病程、年龄、SCL-90、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护士应重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弹性,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杜杭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减少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行颅脑手术的200例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行颅脑手术的患者,23例(11.5%)发生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菌血症感染、其他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5%、1.5%、1.0%、1.0%、0.5%、0.5%、0.5%;高龄患者、急诊手术、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掌握手术时机,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呼吸道感染可降低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亚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42例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价干预效果,观察术前健康教育对心脏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前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奚彩芬;吴徐红;杨懋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照组202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287例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2.44%)、临床纠纷发生率(1.39%)显著下降,平均转运时间(29.41±11.06)减少,转运较之对照组目的科室满意度(92.68%)显著提高( P<0.05);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转运意外事件和临床纠纷的发生,节约转运时间,增加目的科室的满意度。
作者:陈美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调研,明确卫生监督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全省21家卫生检测机构进行调查。结果:2014年卫生检测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以本科为主,专科层次也有一定需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公共场所、水质等现场检测与样品采样为主要工作任务,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基本理论与技能、职业场所危害因素、公共场所卫生的现场检测与样品采样能力为主要知识能力要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检测与评价、环境卫生学、卫生法规与标准、卫生毒理学基础为重要课程。结论:尽快提升卫生监督专业学历层次,修订培养方案,完善教学体系。
作者:王妮妮;钟要红;戴苡;陈哲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 )对内科急诊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方法:将2012年3-12月内科急诊留观以上处置的824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便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实施不同的护理,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MEWS 4分以下急诊留观587例,仅予一般急诊护理;5~9分153例,病情危重,急诊治疗期间实施一级护理,经救护后转入专科病房;10分以上84例,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实施特别护理,急诊救护后绝大多数患者入ICU进行监护。结论:MEWS将急诊患者病情分值化,使护士制定护理计划依据更充分,急诊护理个性化更强,从而提升了急诊护理效果。
作者:章徐洁;高桂丽;缪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杭州社区医院在岗执业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回收问卷150份。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和工作年限)、对社会支持、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有影响( P<0.01)。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 P<0.01);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 P<0.01)。结论:低年资的社区护士社会支持度低,职业倦怠明显,10~15年工龄的社区护士工作压力大。在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减轻工作压力以及增加社会支持度时应重点关注年轻、低中工龄的社区护士。
作者:叶晓叶;庞卫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段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的致敏情况。方法:对333例患儿进行10种常见吸入性和10种常见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 (slgE )和总IgE抗体检测。结果:333例过敏性疾病儿童总IgE检出率为65.2%。吸入性过敏原高为尘螨组合,占阳性例数的47.6%。食入组高为鸡蛋白,占阳性例数的3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7~14岁组高,为46.2%。结论: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组合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鸡蛋白为主。不同年龄组患儿对过敏原的阳性率存在差异。
作者:陈铮铮;吴潇;虞国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2(Ang2)的浓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50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0名COPD稳定期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2的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 Ang2浓度分别是3861.6±273.8pg/ml、2107.4±843.4pg/ml和1645.7±453.2pg/ml。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Ang2浓度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 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Ang2浓度显著升高,Ang2可能成为评价COPD急性加重的一个有用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全斌;王清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种尿道润滑剂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后拔除三腔二囊导尿管时疼痛与出血的差异。方法:将80例留置三腔二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TURP术后患者以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拔管前采用无菌石蜡油从尿道口滴入润滑,而观察组则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滴入润滑,观察比较拔管时患者的疼痛感和尿道出血情况。结果:用盐酸丁卡因胶浆润滑尿道后拔管出现的疼痛感和出血情况明显少于用无菌石蜡油润滑尿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盐酸丁卡因胶浆作尿道润滑剂用于TURP术后拔三腔二囊导尿管,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尿道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郑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等医学院校大班授课现象越来越普遍,已引起教师、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足够重视。通过制定明确的课堂管理规定保证课堂纪律、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加强教学研究及教学团队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和在线学习网站建设、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建立学生作业互评模式等策略来保证大班授课质量,达到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作者:张付芝;刘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将股动脉垂直线定位法拍成视频,由科内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讲授及演示,低年资护士进行临床实践。培训后对16位低年资护士共观察96次穿刺操作,定位正确率100%,穿刺一次性成功率80.2%,与采用此方法之前的穿刺一次性成功率(45.1%)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股动脉垂直线定位教学能提高低年资护士股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作者:戴村芳;王慧琴;金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五年制大专护理专业三年级2个班,随机抽取一个班采用情景教学法(实验组),另一个班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85分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情景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陈文标;李妮;陈淑增;邱丹缨;陈丽霞;许秀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质量管理提高内固定拆除物的处理质量,防止纠纷的发生。方法:用柏拉图方法对不良数据进行收集,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原因提出对策,制定措施,进行PDCA。结果:通过柏拉图分析,使得内固定拆除物处理的进步率达到了78%,合格率达到了93%。结论:用柏拉图分析等QC手法对内固定拆除物处理质量进行改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慧仙;章霞红;汪怡翠;郑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学的教学已离不开多媒体资源库的支持。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 )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影像信息。本文探讨了基于PACS教学系统的影像资源库的建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医学影像资源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朱姬莹;徐秀芳;陈益红;黄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生对直肠指诊的态度和实践现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2012年在我院实习的138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对直肠指诊的态度、完成次数、指诊异常结果及影响实践因素。结果:回收129份有效问卷,98%的实习生认为直肠指诊是临床实践必须掌握的技能,直肠指诊完成的中位数是2次,16.2%的实习生没有进行一次直肠指诊,63.8%的实习生触摸到了前列腺,25.0%触摸到了前列腺癌,20.3%触摸到了直肠肿瘤,17.7%触摸到了粪块。52.0%的实习生对自己的指诊结果能够做出自信的判断。影响指诊的常见的因素是缺乏自信心。结论:带教老师及实习生应该协调一致,努力提高实习生直肠指诊技能和信心。
作者:张家模;张翾;刘家骥;赵德建;赵涛;罗华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