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乙酰半胱氨酸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耿晓娟;孟雷;赵文静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内毒素
摘要: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和NAC组,测定各组肺含水量、湿/干质量比值,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并用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量.结果 NAC组大鼠肺含水量、湿/干质量比值、TNF-α含量、白细胞计数均少于LPS组(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通过阻断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来抑制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肺部炎症反应.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复异位妊娠48例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再次在子宫以外的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者.重复异位妊娠绝大多数仍为输卵管妊娠[1].近年来异位妊娠随着盆腔炎症疾病、性传播疾病的增多,其发病率不断增高,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现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谭美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以呕吐为突出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2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组以高代谢为特征的症候群,表现为心悸气短、食欲亢进、多食善饥、疲倦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体重下降、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颧、排便次数增多、甚至腹泻,女性患者还可出现月经减少或闭经.

    作者:张玉红;岳丽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泪囊冲洗促进化脓性角膜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化脓性角膜炎行泪囊冲洗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4例病人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泪囊冲洗辅助治疗.结果 应用泪囊冲洗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而对照组只有7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泪囊冲洗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控制的化脓性角膜溃疡,效果良好.

    作者:林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532nm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以532nm绿激光眼底光凝治疗为主,辅以营养神经中西药物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末在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治疗,采用532nm绿激光眼底光凝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CSC 204例(209眼)为激光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的CSC 47例(48眼)为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眼底情况和视力变化.随访时间≥3月.结果 激光组治疗后1月和3月时临床治愈分别为172眼(81.3%)和198眼(94.7%);对照组治疗1月和3月时临床治愈分别为12眼(25%)和30眼(62.5%).激光组在治疗后1个月(X2=63.01,P<0.001)和3个月时(X2=40.52,P<0.001)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激光组治疗后1月和3月时平均视力分别为0.9±0.33和0.97±0.13,均较治疗前平均视力0.57±0.3有明显提高(u=10.7,P<001和u=16.3,P<0.01);对照组治疗1月和3月时平均视力分别为0.70±0.28和0.82±0.23,也均较治疗前平均视力0.55±0.32有明显提高(u=2.44,P<0.05和u=4.75,P<0.01),但治疗后1月和3月时激光组的平均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u=4.31,P<0.01和u=4.36,P<0.01).激光组眼底光凝治疗后2周时155眼黄斑区水肿消退(74.1%),治疗后4周时192眼黄斑区水肿消退(91.9%);7眼进行了补充光凝;随访3~18个月.眼底检查未提示复发.对照组在治疗后6~9月复发10例(20.8%).结论 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CSC操作简便且疗效确切,少有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波长为532nm的绿激光在屈光间质透过率高.易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吸收,而被黄斑部叶黄素吸收少,在眼内和视网膜内散射更低,所以该波长激光也常被用来治疗视网膜裂孔.较其他波长的眼底激光治疗器更为高效、安全.

    作者:付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5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均符合12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室性期前收缩的诊断标准和湖南卫生厅编印的《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按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作者:刘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静脉炎发生不同影响的观察

    胺碘酮早在1960年作为动脉扩张剂应用,其血管扩张作用可见少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氧造成的心脏组织损害有对抗作用.1969年发现它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1],它对控制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室颤有显著的效果,对室上性的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能纠正房扑及房颤,使心脏恢复窦性节律.

    作者:梁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植入性胎盘7例临床分析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继发感染、早产等不良结局.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处理方式:以往以手术切除子宫为主要手段,近年来保守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多.现就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植入性胎盘共7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刘朝霞;邹向红;肖菊英;徐敏娟;许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比较利多卡因和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或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人流术中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30例.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L组静注利多卡因1mg/kg,分别复合异丙酚2.5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术毕(T2)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手术开始即刻,F组血压明显低于L组(P<0.05);术中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药物注射痛的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可明显减少无痛人流术中孕妇的不良反应.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

    作者:张引吉;陈晖;胡芳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和NAC组,测定各组肺含水量、湿/干质量比值,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并用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量.结果 NAC组大鼠肺含水量、湿/干质量比值、TNF-α含量、白细胞计数均少于LPS组(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通过阻断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来抑制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肺部炎症反应.

    作者:耿晓娟;孟雷;赵文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结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再次肝切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再次肝切除在结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后肝内复发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6例结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再次肝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首次和再次肝切除时均无手术死亡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生存期从第1次肝切除时算起为62个月,从再次肝切除算起为32个月.结论 对RCLM再次肝切除安全可行,对经过选择的病例可明显延长存活期.

    作者:苏江;邵正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左旋肉碱对血透患者炎症型营养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左旋肉碱对血透患者炎症型营养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1例炎症型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左旋肉碱组9例和常规组12例,左旋肉碱组给予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g,每周2次,余治疗同常规组,共3月.治疗前后检测血白蛋白(ALB),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及常规组相比,左旋肉碱组治疗后的ALB,HCT,RBC,HB明显升高(P<0.05),CRP明显下降(P<0.05),肌肉乏力明显改善(P<0.05).上臂肌围(AMC),三角肌皮褶厚度(TSF),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尿素氮(BUN)等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结论 左旋肉碱可以改善血透患者的炎症和营养状态.

    作者:梁捧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析乡镇医院护患纠纷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者:柏兰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96例良性子宫病变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分析,进一步探讨CISH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患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实施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共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子宫大小分为两组,1组子宫<孕12周,2组子宫≥孕12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96例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进行,无中转开腹,其中手术时间2组较1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率及术后排气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对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别应用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新型DFQ-600型双中心重合式脊柱治疗机和原有的DFQ-400A型多方位牵引床进行牵引治疗,并配合药物和运动疗法,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临床评定和对比观察.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尿崩症的护理

    垂体瘤是发生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1].因其周围有下丘脑、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经鼻蝶人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尿崩症.我科于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33例垂体瘤患者.

    作者:许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16-sS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PE的13例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通过多平面薄层重建(MPP)、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结果 全部13例中,16-sSCTPA共显示肺动脉栓塞58支,其中发生在肺动脉主干3支、叶动脉18支、段动脉22支、亚段及亚亚段肺动脉15支.11例有多支肺动脉栓塞,2例仅单支栓塞.58支中,中央型29支,偏心型17支,闭塞型12支.结论 16-sSCTPA可清晰显示亚亚段以上的肺动脉及其腔内栓子的部位和形态.同时具有快速、无创、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PE的首选方法.

    作者:单海荣;袁戴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为改进冠心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信息.方法 收集2005年3月-2006年3月3所医院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病例540份及非CHD 150份,采用单冈素Logisilic回归法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各单项血脂异常指标.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logit对数线性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及logit对数线性分析显示,吸烟、饮酒、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与冠心病成正相关,各单项血脂异常指标中TG、LDL-C异常与冠心病成正相关.结论 吸烟、饮酒、高血压、血糖异常、TG异常和LDL-C异常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曹选成;李晟;秦莉花;陈晓阳;程丑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银杏叶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主要表现为肿胀,嵴变短,空泡化;呼吸控制率3态呼吸降低,呼吸控制率降低.银杏叶治疗组病变较糖尿病组明显减轻,治疗组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3态呼吸及呼吸控制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EGb能提高心肌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从而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倪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91岁,有高血压史30年、冠心病史20年.2007年8月5日,患者突发心前区疼痛不适1小时由120送入我院急诊.

    作者:王庆久;孙学玉;王萌;曹庆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实施现代化管理近20年来检验医学有非常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级医院检验科,在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上发展很快,即便是基层医疗单位也有了半自动仪器(生化、血球、尿仪等).一些较大医院(二、三级)检验科全自动仪器设备已赶上或超过了先进国家的水平.其次是检验方法学和试剂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检验质量有很大提高.

    作者:栾建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