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霞;乔福彬;张郁;和清林
1 实施现代化管理近20年来检验医学有非常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级医院检验科,在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上发展很快,即便是基层医疗单位也有了半自动仪器(生化、血球、尿仪等).一些较大医院(二、三级)检验科全自动仪器设备已赶上或超过了先进国家的水平.其次是检验方法学和试剂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检验质量有很大提高.
作者:栾建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导致眼外伤的各种相关因素,探讨眼外伤防治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通过对本院近10年来400例眼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原因、外伤种类、受伤部位及致盲率等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男女比4.4:1,以青壮年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眼球穿通伤多见,致盲率达57.5%.结论 眼外伤成为致盲主要眼科疾病之一,该分析对眼外伤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旭光;尹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其发作时疼痛较剧,且呈周期性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作者近4年来运用活血化痰通络法拟方治疗偏头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春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周围型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排在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CT是目前发现早期周围型肺癌重要、可靠的检查方法.外科统计表明,肺的恶性肿瘤早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达70%,晚期切除5年存活率仅为10%.
作者:冷梅;李琳;徐娅莎;邹艳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临床特点的变化、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确诊的28例IE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发热(100%)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23例;21例IE经过内科抗感染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痊愈,临床治愈率75%;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院内死亡3例.结论 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IE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基础心脏病是IE常见病因之一,及时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早期诊断、适时治疗及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梅芳;蒋亚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抗凝与溶栓前后的症状、血气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的变化.方法 选用2000年1月~2006年7月年我院就诊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5例.既往均无心肺疾患.行超声和肺通气/灌注扫描后随机分为两组,15例进行了溶栓治疗,20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溶栓和抗凝前后症状、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 症状、血气指标、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溶栓组比抗凝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溶栓比单纯抗凝效果好.
作者:姚艳敏;王宝利;王希柱;宋巧凤;刘春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628例小儿MP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 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及学龄前(76.75%),持续发热及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正常(66.73%),CRP常升高(54.29%),胸片以大片絮状影表现为主(77.55%).少数有胸腔积液和肺不张.肺外合并症多见(30.60%),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628例均痊愈或好转.结论 小儿MP肺炎多发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早期诊断依据血清MP-IgM检测,CRP可辅助观察病情和疗效,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疗法安全,效果好.
作者:薛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心律失常.我中心自从在救护车上配备了心电图、除颤监护仪以来.这种心律失常检出率大大提高.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共发现26例患者有室性心动过速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自身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应用盐酸坦洛新胶囊0.2mg,每日1次,对68例Ⅲ型前列腺炎(CP/CPPS)患者进行了为期1月的治疗.以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D,前列腺液(EPS)WBC计数为疗效指标,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服药1月后,全组患者NIH-CPSI总评分治疗前后平均减低10.4分(P<0.01),疼痛症状评分平均减低2.5分(P<0.01),排尿症状评分平均减低1.44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减低3.02分(P<0.01).EPS中WBC计数治疗前为16.8±5.1个/HP、治疗后8.12±3.98个/HP(P<0.05).按症状改善评价,治愈3例(4.4%),显效21例(30.9%),有效30例(44.1%),无效14例(20.6%).总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79.4%.2例有轻度头晕,1例大便干结.其余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5.9%.结论 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缓解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葛波;杨燕伟;张天禹;高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及环境污染的加重.慢性咳嗽已成为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是临床滥用抗生素的误区所在.慢性咳嗽不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家长、患儿的生活质量,且常经多种抗生素和中西药止咳治疗无效,症状迁延不愈.
作者:李翠萍;宋丽英;张风清;杜惠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胺碘酮早在1960年作为动脉扩张剂应用,其血管扩张作用可见少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氧造成的心脏组织损害有对抗作用.1969年发现它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1],它对控制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室颤有显著的效果,对室上性的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能纠正房扑及房颤,使心脏恢复窦性节律.
作者:梁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铅对神经、血液、消化、内分泌系统以及血管和肾均有毒性.铅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建筑各个领域,污染日益严重,慢性职业病中,铅中毒为首位.据报道全国职业性铅中毒患病率在10%以上[1].由于铅在体内蓄积时间长,排泄慢,又是慢性铅中毒及铅中毒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驱铅是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在铅中毒护理方面也有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韦云秋;林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2例经彩超、D2-二聚体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0例(其中5例门诊治疗),普通肝素组22例,除肝素制刺不同外,其它治疗方案相同.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中,16例基本治愈,4例有效,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中,基本治愈者18例,有效者3例,无效1例,2例发生出血,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有2例出血病例.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大大降低出血风险,部分患者可在门诊安全使用低分子肝素.
作者:崔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灭鼠灵)是一种高效剧毒有机氟杀虫农药,一般均用大米、红枣、红薯干等食品拌上氟乙酰胺粉末撒于房屋地面上.造成小儿误服发生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其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现将我科于2001~2006年间共收治的36例氟乙酰胺急性中毒病例报导如下.
作者:黄小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化脓性角膜炎行泪囊冲洗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4例病人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泪囊冲洗辅助治疗.结果 应用泪囊冲洗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而对照组只有7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泪囊冲洗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控制的化脓性角膜溃疡,效果良好.
作者:林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为改进冠心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信息.方法 收集2005年3月-2006年3月3所医院心内科冠心病心绞痛病例540份及非CHD 150份,采用单冈素Logisilic回归法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各单项血脂异常指标.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logit对数线性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及logit对数线性分析显示,吸烟、饮酒、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与冠心病成正相关,各单项血脂异常指标中TG、LDL-C异常与冠心病成正相关.结论 吸烟、饮酒、高血压、血糖异常、TG异常和LDL-C异常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曹选成;李晟;秦莉花;陈晓阳;程丑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26-64岁,平均43.8岁.单间隙突出40例,其中L3/4 4例;L4/5 20例;L5/S 9例;L4/5及L5/S.同时突出7例.病程5个月~9年.
作者:梁乃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产妇迫切要求缩短产程、减轻疼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近年来,相继推出家庭化分娩、导乐陪伴分娩、一对一陪伴分娩,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产妇过分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不利于产程进展.
作者:马月侠;刘爱英;周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组以高代谢为特征的症候群,表现为心悸气短、食欲亢进、多食善饥、疲倦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体重下降、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颧、排便次数增多、甚至腹泻,女性患者还可出现月经减少或闭经.
作者:张玉红;岳丽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患侧肩疼痛,并使手的运动机能受限制.其发病率在12.5%,也有报告说占5%,甚至高达32%等不同[1];且多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2],已成为脑卒中后仅次于跌倒、精神错乱的第三大并发症[3].
作者:芦玉莲;陈文卫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