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玉莲;陈文卫
周围型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排在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CT是目前发现早期周围型肺癌重要、可靠的检查方法.外科统计表明,肺的恶性肿瘤早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达70%,晚期切除5年存活率仅为10%.
作者:冷梅;李琳;徐娅莎;邹艳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外科手术感染是临床不可避免的问题.本院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常见原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效果良好.
作者:曹怀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栓塞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卒中发生率比正常窦性心律高5.6倍.减少非瓣膜性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的重要措施就是抗栓治疗.
作者:任丽霞;乔福彬;张郁;和清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1]是指原发的由于线粒体遗传物质缺陷引起细胞内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细胞呼吸链及能量代谢障碍的一组多系统疾病.
作者:邓海贞;谢芳;方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甲状腺腺瘤采用内镜下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叶切除及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结果 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200分钟,平均119分钟,出血量极少.无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住院4~6天,平均5天.结论 由于内窥镜的放大作用,术野结构清晰,可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且手术创口小而隐蔽,具有美容效果.
作者:周萃阶;涂建成;曹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客观上对护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1].为了迎合这种需要,应用护理程序理论检测护生临床实际能力,改变单一笔试为护理综合能力测评,全面评价护生运用整体护理的能力,是否能够融会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锤炼科学思维,既能检测知识与技能,也能检测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健康宣教.
作者:包立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阵发性房颤患者24例.口服胺碘酮400mg/d,分2次口服,2周后做24 h心电图观察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的百分率、Q-T间期及24 h平均心率并判定疗效.结果 24例阵发性房颤中,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后24 h平均心率(次/分)较前明显降低[(81.2±6.8)vs(66.8±8.4),P<0.01)];治疗后Q-T间期(s)较前明显延长[(0.38±0.02)vs(0.40±0.02),P<0.01].结论 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和减少发作次数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瑾;周敏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及环境污染的加重.慢性咳嗽已成为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是临床滥用抗生素的误区所在.慢性咳嗽不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家长、患儿的生活质量,且常经多种抗生素和中西药止咳治疗无效,症状迁延不愈.
作者:李翠萍;宋丽英;张风清;杜惠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26-64岁,平均43.8岁.单间隙突出40例,其中L3/4 4例;L4/5 20例;L5/S 9例;L4/5及L5/S.同时突出7例.病程5个月~9年.
作者:梁乃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药品是医院资产中的重要部分,目前约占医院流动资产的40%~60%,有的甚至达70%以上,降低药品库存不仅会压缩资金占用,而且还可以利用占用资金创造其他收入,将药品库存降低到低点,加快周转,减少积压,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亚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为糖代谢异常居民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做准备.方法 用罗氏血糖仪对北京某社区≥20岁居民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 此次共检测504人,糖耐量正常(NGT)290人,其余为糖代谢异常(Hyperglycemia),分别为空腹血糖受损(IFG)43人,糖耐量减低(IGT)9人,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有32人,糖尿病(DM)130人.结论 本社区糖代谢异常(Hyperglycemia)居民较高,尤其是糖尿病比例偏高与该地区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作者:金晓涛;王世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研究对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别应用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新型DFQ-600型双中心重合式脊柱治疗机和原有的DFQ-400A型多方位牵引床进行牵引治疗,并配合药物和运动疗法,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临床评定和对比观察.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前体(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7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ELMA)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用改良Simpson氏法测定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存活的患者出院后随访90天,终点事件为再入院或死亡.结果 共有24例患者发生了终点事件.其中,住院期间3例死亡,随访期间4例死亡,17例因失代偿心衰而再住院治疗.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中位数显著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8 236pg/ml VS 1 667pg/ml,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RR=23.85,95% CI 13.24~665.38),P<0.001,Log NT-proBNP每升高1个单位,风险增加23.85倍.NT-proBNP水平对终点事件判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5% CI 0.846-0.974,P<0.001,对发生终点事件的阳性预测价值为91.0%,阴性预测价值为9.0%.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是否发生死亡或因失代偿心衰再住院的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作者:黎志明;朱明辉;许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自身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应用盐酸坦洛新胶囊0.2mg,每日1次,对68例Ⅲ型前列腺炎(CP/CPPS)患者进行了为期1月的治疗.以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D,前列腺液(EPS)WBC计数为疗效指标,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服药1月后,全组患者NIH-CPSI总评分治疗前后平均减低10.4分(P<0.01),疼痛症状评分平均减低2.5分(P<0.01),排尿症状评分平均减低1.44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减低3.02分(P<0.01).EPS中WBC计数治疗前为16.8±5.1个/HP、治疗后8.12±3.98个/HP(P<0.05).按症状改善评价,治愈3例(4.4%),显效21例(30.9%),有效30例(44.1%),无效14例(20.6%).总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79.4%.2例有轻度头晕,1例大便干结.其余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5.9%.结论 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缓解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葛波;杨燕伟;张天禹;高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用时短、出血量少、可在床边操作,避免手术室搬运.这种技术是以导丝引导带螺纹的锥形扩张器旋转扩张气管前软组织和气管壁,形成窦道,而后置人气管套管.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8月~2007年8月共18例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灭鼠灵)是一种高效剧毒有机氟杀虫农药,一般均用大米、红枣、红薯干等食品拌上氟乙酰胺粉末撒于房屋地面上.造成小儿误服发生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其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现将我科于2001~2006年间共收治的36例氟乙酰胺急性中毒病例报导如下.
作者:黄小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临床特点的变化、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确诊的28例IE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发热(100%)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23例;21例IE经过内科抗感染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痊愈,临床治愈率75%;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院内死亡3例.结论 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IE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基础心脏病是IE常见病因之一,及时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早期诊断、适时治疗及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梅芳;蒋亚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胺碘酮早在1960年作为动脉扩张剂应用,其血管扩张作用可见少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氧造成的心脏组织损害有对抗作用.1969年发现它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1],它对控制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室颤有显著的效果,对室上性的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能纠正房扑及房颤,使心脏恢复窦性节律.
作者:梁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以532nm绿激光眼底光凝治疗为主,辅以营养神经中西药物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末在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治疗,采用532nm绿激光眼底光凝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CSC 204例(209眼)为激光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的CSC 47例(48眼)为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眼底情况和视力变化.随访时间≥3月.结果 激光组治疗后1月和3月时临床治愈分别为172眼(81.3%)和198眼(94.7%);对照组治疗1月和3月时临床治愈分别为12眼(25%)和30眼(62.5%).激光组在治疗后1个月(X2=63.01,P<0.001)和3个月时(X2=40.52,P<0.001)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激光组治疗后1月和3月时平均视力分别为0.9±0.33和0.97±0.13,均较治疗前平均视力0.57±0.3有明显提高(u=10.7,P<001和u=16.3,P<0.01);对照组治疗1月和3月时平均视力分别为0.70±0.28和0.82±0.23,也均较治疗前平均视力0.55±0.32有明显提高(u=2.44,P<0.05和u=4.75,P<0.01),但治疗后1月和3月时激光组的平均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u=4.31,P<0.01和u=4.36,P<0.01).激光组眼底光凝治疗后2周时155眼黄斑区水肿消退(74.1%),治疗后4周时192眼黄斑区水肿消退(91.9%);7眼进行了补充光凝;随访3~18个月.眼底检查未提示复发.对照组在治疗后6~9月复发10例(20.8%).结论 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CSC操作简便且疗效确切,少有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波长为532nm的绿激光在屈光间质透过率高.易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吸收,而被黄斑部叶黄素吸收少,在眼内和视网膜内散射更低,所以该波长激光也常被用来治疗视网膜裂孔.较其他波长的眼底激光治疗器更为高效、安全.
作者:付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泌乳素(PRL)测定值对女性垂体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4例女性行血清泌乳素浓度测定,其中84例为垂体瘤患者.按照诊断试验原则,计算出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告值(+Pr)、阴性预告值(-Pr)、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结果 对女性垂体瘤患者其血清泌乳素截断点(分界值)为20ng/ml,灵敏度(Se)为82.6%,特异度(Sp)为87.4%.对血清泌乳素超过20ng/ml的患者,阳性预告值(+Pr)为87.6%.结论 排除对泌乳素有影响的其他疾病,当血清泌乳素超过20ng/ml时,其患垂体瘤的阳性诊断价值超过90%.
作者:曹一波;闫洪生;於亮;刘秀丽;侯英泊;邢建飞;崔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