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专科生毕业综合能力测评的组织与控制

包立亚

关键词:护理专科生, 毕业, 能力测评, 综合能力, 整体护理,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患者为中心, 能检测, 知识与技能,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职业素质, 知识分析, 运用, 应用护理, 医学模式, 实际能力, 科学思维, 健康宣教, 护生临床
摘要: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客观上对护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1].为了迎合这种需要,应用护理程序理论检测护生临床实际能力,改变单一笔试为护理综合能力测评,全面评价护生运用整体护理的能力,是否能够融会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锤炼科学思维,既能检测知识与技能,也能检测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健康宣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扁桃体切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的应用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之一,如何防范手术出血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5年1月开始,采用扁桃体切除后双极电凝止血,避免了扁桃体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文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理专科生毕业综合能力测评的组织与控制

    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客观上对护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1].为了迎合这种需要,应用护理程序理论检测护生临床实际能力,改变单一笔试为护理综合能力测评,全面评价护生运用整体护理的能力,是否能够融会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锤炼科学思维,既能检测知识与技能,也能检测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健康宣教.

    作者:包立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清泌乳素对女性垂体瘤患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泌乳素(PRL)测定值对女性垂体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4例女性行血清泌乳素浓度测定,其中84例为垂体瘤患者.按照诊断试验原则,计算出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告值(+Pr)、阴性预告值(-Pr)、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结果 对女性垂体瘤患者其血清泌乳素截断点(分界值)为20ng/ml,灵敏度(Se)为82.6%,特异度(Sp)为87.4%.对血清泌乳素超过20ng/ml的患者,阳性预告值(+Pr)为87.6%.结论 排除对泌乳素有影响的其他疾病,当血清泌乳素超过20ng/ml时,其患垂体瘤的阳性诊断价值超过90%.

    作者:曹一波;闫洪生;於亮;刘秀丽;侯英泊;邢建飞;崔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复异位妊娠48例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再次在子宫以外的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者.重复异位妊娠绝大多数仍为输卵管妊娠[1].近年来异位妊娠随着盆腔炎症疾病、性传播疾病的增多,其发病率不断增高,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现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谭美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植入性胎盘7例临床分析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继发感染、早产等不良结局.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处理方式:以往以手术切除子宫为主要手段,近年来保守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多.现就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植入性胎盘共7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刘朝霞;邹向红;肖菊英;徐敏娟;许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分析

    周围型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排在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CT是目前发现早期周围型肺癌重要、可靠的检查方法.外科统计表明,肺的恶性肿瘤早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达70%,晚期切除5年存活率仅为10%.

    作者:冷梅;李琳;徐娅莎;邹艳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5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均符合12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室性期前收缩的诊断标准和湖南卫生厅编印的《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按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作者:刘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银杏叶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主要表现为肿胀,嵴变短,空泡化;呼吸控制率3态呼吸降低,呼吸控制率降低.银杏叶治疗组病变较糖尿病组明显减轻,治疗组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3态呼吸及呼吸控制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EGb能提高心肌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从而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倪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早产儿血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早产儿由于糖原和脂肪贮备不足.以及各种原因致糖消耗过多,于生后1天内多有低血糖发生可能.低血糖可无症状,不易被发现,致早期诊断困难;另一方面早产儿对糖耐受力差,静脉输注葡萄糖又可导致早产儿高血糖症.而血糖异常又可导致早产儿神经系统损害.

    作者:王永欣;王海燕;才玉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踝关节损伤及周围软组织异常X线征象分析

    踝关节损伤为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诊断并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踝关节外伤的X线诊断水平,作者收集我院近期收治的45例踝关节外伤病人的X线平片资料,对踝关节骨折及其周围软组织X线征象进行了仔细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凯;李永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96例良性子宫病变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分析,进一步探讨CISH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患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实施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共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子宫大小分为两组,1组子宫<孕12周,2组子宫≥孕12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96例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进行,无中转开腹,其中手术时间2组较1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率及术后排气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532nm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以532nm绿激光眼底光凝治疗为主,辅以营养神经中西药物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末在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治疗,采用532nm绿激光眼底光凝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CSC 204例(209眼)为激光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的CSC 47例(48眼)为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眼底情况和视力变化.随访时间≥3月.结果 激光组治疗后1月和3月时临床治愈分别为172眼(81.3%)和198眼(94.7%);对照组治疗1月和3月时临床治愈分别为12眼(25%)和30眼(62.5%).激光组在治疗后1个月(X2=63.01,P<0.001)和3个月时(X2=40.52,P<0.001)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激光组治疗后1月和3月时平均视力分别为0.9±0.33和0.97±0.13,均较治疗前平均视力0.57±0.3有明显提高(u=10.7,P<001和u=16.3,P<0.01);对照组治疗1月和3月时平均视力分别为0.70±0.28和0.82±0.23,也均较治疗前平均视力0.55±0.32有明显提高(u=2.44,P<0.05和u=4.75,P<0.01),但治疗后1月和3月时激光组的平均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u=4.31,P<0.01和u=4.36,P<0.01).激光组眼底光凝治疗后2周时155眼黄斑区水肿消退(74.1%),治疗后4周时192眼黄斑区水肿消退(91.9%);7眼进行了补充光凝;随访3~18个月.眼底检查未提示复发.对照组在治疗后6~9月复发10例(20.8%).结论 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CSC操作简便且疗效确切,少有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波长为532nm的绿激光在屈光间质透过率高.易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吸收,而被黄斑部叶黄素吸收少,在眼内和视网膜内散射更低,所以该波长激光也常被用来治疗视网膜裂孔.较其他波长的眼底激光治疗器更为高效、安全.

    作者:付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对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别应用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新型DFQ-600型双中心重合式脊柱治疗机和原有的DFQ-400A型多方位牵引床进行牵引治疗,并配合药物和运动疗法,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临床评定和对比观察.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抗凝与溶栓前后的症状、血气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的变化.方法 选用2000年1月~2006年7月年我院就诊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5例.既往均无心肺疾患.行超声和肺通气/灌注扫描后随机分为两组,15例进行了溶栓治疗,20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溶栓和抗凝前后症状、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 症状、血气指标、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溶栓组比抗凝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溶栓比单纯抗凝效果好.

    作者:姚艳敏;王宝利;王希柱;宋巧凤;刘春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对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体会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心律失常.我中心自从在救护车上配备了心电图、除颤监护仪以来.这种心律失常检出率大大提高.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共发现26例患者有室性心动过速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静脉炎发生不同影响的观察

    胺碘酮早在1960年作为动脉扩张剂应用,其血管扩张作用可见少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氧造成的心脏组织损害有对抗作用.1969年发现它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1],它对控制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预防室颤有显著的效果,对室上性的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能纠正房扑及房颤,使心脏恢复窦性节律.

    作者:梁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感染的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外科手术感染是临床不可避免的问题.本院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常见原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效果良好.

    作者:曹怀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比较利多卡因和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或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人流术中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30例.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L组静注利多卡因1mg/kg,分别复合异丙酚2.5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术毕(T2)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手术开始即刻,F组血压明显低于L组(P<0.05);术中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药物注射痛的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可明显减少无痛人流术中孕妇的不良反应.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

    作者:张引吉;陈晖;胡芳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程中实施自我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产妇迫切要求缩短产程、减轻疼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近年来,相继推出家庭化分娩、导乐陪伴分娩、一对一陪伴分娩,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产妇过分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不利于产程进展.

    作者:马月侠;刘爱英;周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甲状腺腺瘤采用内镜下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叶切除及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结果 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200分钟,平均119分钟,出血量极少.无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住院4~6天,平均5天.结论 由于内窥镜的放大作用,术野结构清晰,可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且手术创口小而隐蔽,具有美容效果.

    作者:周萃阶;涂建成;曹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