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注射液与麻醉喉罩伍用在经DSA行脑部手术的麻醉管理

陈阳村

关键词:丙泊酚注射液, 麻醉, 喉罩, 脑部手术, 血管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治疗, 检查, 报告
摘要: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于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近年来开展很广泛,此手术对麻醉有特殊的要求,现将我院近年来将DSA用于脑部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情况报告如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舒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3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及舒必利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与舒必利组治疗前后SANS、BPRS总分及减分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的SANS、BPR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阿立哌唑的副反应较舒必利少而轻.结论 阿立哌唑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黄英民;潘锋;唐辉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青年脑梗塞32例病因分析

    脑梗塞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且青年脑梗塞发病逐年增多,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心肌梗塞,约为3~4:1,而且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所以深入探讨青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对该病的早期干预及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32例青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李蕴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O125:K70食物中毒10例

    近年来,由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本文介绍2004年6月24日白城市镇赉县到保镇10例小学生因饮用无生产厂家的饮料,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终确定为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O125:K70食物中毒案例.

    作者:齐忠;张红;吴文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中位数在卫生统计中的运用

    所谓中位数(median,简记为M),统计学基本原理定义为:是将一组观察值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起来,位次居中的观察值就是中位数.因而全部观察值中,大于和小于中位数的观察值的个数相等.同时,本定义给定了中位数是一个位置平均数.是百分位数的特例,是特定的百分位数.本文仅以小学生身高体检为例来阐述中位数在卫生统计调查与分析中的运用.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卡那霉素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患肠炎腹泻数次,粪便呈黄色水样,无脓血,诉乏力,即给予卡那霉素2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ml中静脉点滴,滴速约60滴/min,第一组液体滴完后,接着给予维生素C 2g,维生素B6 0.2g,肌苷0.2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继续点滴,第二组液体刚换好,病人诉头昏想躺下输液,几秒钟内患者意识丧失,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并伴有痰鸣音,立即停止输液,平卧保暖,氧气吸入,即刻皮下0.1%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ml,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液,约10min后症状缓解.第二天改用庆大霉素16U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500ml溶液中静脉点滴,第二组仍给予维生素C 2g,维生素B6 0.2g,肌苷0.2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继续点滴,连续用药3天,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无过敏反应发生,从以上用药可说明,过敏反应为卡那霉素迟缓反应所致.

    作者:赵吉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422例调查分析

    人工流产是我国育龄妇女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在所有妊娠中有20%~40%是非意愿或不适宜的,非意愿妊娠往往以人工流产为结局[1].据卫生部1986年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300万人次行人工流产术,特别是几个大城市每年人工流产数有所增加[2],它直接影响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降低人工流产率,保护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是妇产科工作者努力的目标.本文以北京航天总医院422例人工流产记录为样本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游建群;徐元春;李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5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 对54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疗效分析.结果 痊愈48例(88.9%),好转5例(9.3%),无效1例(1.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简便、实效,大大缩短本病病程.

    作者:孙贯朝;贾国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胆石症235例临床分析

    因为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的影响,胆石病患者逐渐上升,又因B超检查的普及,胆石病的临床发现也有所增多,老年人更为明显.现将我院近3年经B超普查发现的老年胆石症235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邹玉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持续性枕后位1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POPP)的分娩方式及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46例POPP(枕后位组)和150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产程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枕后位组阴道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潜伏期延长和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枕后位组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OPP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增加,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开通后ST无回落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12导联心电图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ST段回落状况,探讨ST段无回落的危险性.方法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ST段无回落19例(ST回落<50%),ST段回落21例(ST回落>50%),分析ST段无回落的影响因素和危险性.结果 ST段无回落组再灌注时间和发病至CK-MB达峰时间长于ST段回落组,近期死亡率高于ST段回落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ST段回落十分重要,ST段无回落是早期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作者:彭继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于梅;兰凤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低分子量肝素的临床应用

    目前低分子量肝素(LMWH)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及某些疾病中高凝状态的防治.1 LMWH的药效,药代动力学特点LMWH的分子量为4000~6500d,与普通肝素相比,LMWH具有较强的抗Xa因子活性和促纤溶作用,其抑制凝血酶及血小板的作用较弱,且不增加血管通透性,故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LMWH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低,其生物利用度可达98%,量效关系明确,预期浓度和疗效准确,加之其本身对APTT影响不明显,故无需药物监测.LMWH血浆半衰期长,达200~300分钟,为普通肝素(UFH)的2~4倍,因此用药简单,每日注射1次即可[1、2].

    作者:董永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丙泊酚注射液与麻醉喉罩伍用在经DSA行脑部手术的麻醉管理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于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近年来开展很广泛,此手术对麻醉有特殊的要求,现将我院近年来将DSA用于脑部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阳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罗格列酮的药理学研究概况

    在2型糖尿病进程中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MA)、炎症、高纤溶状态、脂代谢异常、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

    作者:郭晓风;李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病理学病案导入式教学方法探讨

    如何提高医学专科<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位任课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讲授较为系统与深入,但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较少.病案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灵活应用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知识,对我校2005级大专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别采取传统式教学和临床病案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经比较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恩娜;陈世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我院2002~2005年不合理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审核处方,发现问题,促使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2~2005年度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32150张,不合理处方为1069张,占所调查处方的3.33%,不合理现象表现在给药方案、重复用药、溶媒不当、不合理配伍、选药不合理、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等方面.结论 本院临床用药还存在不合理现象,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邓文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病人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病人的护理.方法 以我院50例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病人的护理为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47例病人瘘口自行愈合,3例通过手术愈合.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咽瘘的治愈率.

    作者:巩新红;王新华;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SN)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国内107例成人中度哮喘根据给药方式分为三组:BCG-PSN注射组;BCG-PSN注射+吸入激素组;吸入激素组.观察用药3个月后的血清IgE滴度值、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给予BCG-PSN治疗的两组,治疗后IgE滴度值比治疗前有显著的降低;三组的治疗评定:BCG-PSN注射组总有效率58%;吸入激素组75.6%;BCG-PSN注射+吸人激素组87%.且三组肺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BCG-PSN对哮喘患者的免疫失衡有调节作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李俐;卞方;梁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制护理转为整体护理模式,因此在护理老年手术患者的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使老年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胥爱平;王琦;玉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29例尺桡骨骨折钢板和三棱针内固定术后不愈合,其中尺骨11例,桡骨18例.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于术后16周(13~24周)骨折愈合,随访6~23个月,患肢腕肘及前臂旋转功能良好.结论 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庆雷;唐杰;李文锋;张伟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