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猛进;曹晖;梅冰;康舟军
1 临床资料1.1 传统中药治疗(1)发作期:以散寒祛湿止痛为治则,方剂为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2)缓解期:以滋肾健脾,化痰除湿为治则,方剂选二陈汤、六君子汤、肾气丸加减.
作者:张瑜珠;孙爱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巴曲酶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减轻心肺复苏(CPR)后脑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根据Pittsburg方法改良的开胸致颤模型,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不致颤,常规复苏组、巴曲酶组致颤6分钟后复苏,巴曲酶组于复苏开始时给予巴曲酶静脉推注(0.3 Bu/kg),复苏后4小时、12小时分别取血测血清NO浓度,第二次取血后终止实验,取脑皮质行电镜、光镜观察.结果 CPR 4小时常规复苏组、巴曲酶组血清NO浓度显著增高,巴曲酶组较常规复苏组明显降低(P<0.05);12小时常规复苏组进一步升高(P<0.05),但巴曲酶组与4小时相比相差不显著.皮质组织学检查发现常规复苏组神经细胞水肿疏松,部分神经元固缩;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水肿;胞核浓缩、深染,严重者出现细胞凋亡;毛细血管内可见微血栓形成.而巴曲酶组细胞肿胀、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肿胀较前者减轻,固缩神经元明显减少;未见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结论 巴曲酶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降低NO浓度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余猛进;曹晖;梅冰;康舟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羟基喜树碱+顺铂(HP方案)与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诺维本)+顺铂(NP方案)分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HP方案组(22例)和NP方案组(22例).结果 治疗周期均为54.5%、50.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月、8.2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P方案组骨骼抑制较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组方案临床疗效相近,HP方案骨骼抑制较轻.
作者:王衍卿;蒋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附子理中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主治脉微肢厥,昏睡露睛,或寒中内脏之霍乱吐利,转筋,口噤,四肢强直等脾胃阳虚之阴寒重证.现市售附子理中丸改为党参方,每丸重9克.笔者在临床上用于儿科疾病,如喜唾、流涎、泄泻、肺炎等,投之多效,举例如下.
作者:黄鹤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外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断流术),急诊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常乐;顾方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道断裂伤病人的围术期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76例尿道断裂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尿道断裂伤28例,后尿道断裂伤48例;手术66例,并发尿路感染6例,阳痿3例,尿失禁1例,继发性多次尿道大出血1例.结论 对尿道断裂伤的治疗除选择确切的术式外,细致的围术期治疗同样是降低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铀;王曦;陈乐意;熊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丘脑是人体重要结构,丘脑出血临床并非少见,为总结该部位出血的诊疗经验,收集自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2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
作者:赵永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后交叉韧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1例患者均为2000~2006年在我院住院病人,均为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软组织损伤,选用重建手术及Orthofix外固定器外固定治疗.结果 21例患者中,有19例获得痊愈,1例患者因针道感染而提前拆除外固定支架.随访1~3年,均恢复原劳动及活动能力,膝关节稳定,步行2h以上无疼痛.伸屈在0度(伸)~130度(屈)之内.后抽屉试验阴性.结论 外固定支架在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后交叉韧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光昀;周怀玉;欧阳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多动症儿童的智力结构特点,为多动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儿童心理门诊抽取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多动症儿童各30例,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力测验,对智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多动症儿童韦氏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且智商变异性大,在各亚型中,混合型智商低.结论 多动症儿童智力受损是客观事实,不同亚型多动症智力结构和缺损程度存在差异,提示不同亚型多动症儿童认知机制不完全相同,应对多动症患儿进行区别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作者:刘建新;廖捷;罗焰琼;静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紧急床边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在体表心电图监护下送入漂浮球囊电极直到起搏脉冲夺获心室.结果 20例患者中,起搏成功19例,成功率达95%.从开始穿刺到成功起搏的时间为15~20 min,平均起搏阈值为0.7±0.4V.1例临时心脏起搏失败,1例患者于第2天发生临时起搏导管移位而引起起搏失败,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时心脏起搏过程中死于室颤.结论 应用漂浮球囊电极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志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鼻息肉和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病,手术后症状不改善或病变复发已成为颇为棘手的问题,一直为鼻科医务人员所关注.常见的原因是术腔或鼻窦闭锁、鼻中隔偏曲和变态反应因素等[1].
作者:贾玉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者,男,22岁.因渐进性右眼外凸2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康,无其它病史.体检未见其他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1.0.眼球突出度:右眼18 mm,左眼12 mm,眶距106 mm.右眼眶压力增高眼球向下向内运动受限制.双眼眼底未见异常.
作者:李瑞;谷去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患儿,男,3岁,因发热、腹痛、皮肤黄染4天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伴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甚,皮肤出现黄染.
作者:汪细晶;刘洪全;洪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床上对大量胸腹水患者放胸腹水往往采用穿刺抽取胸腹水的方法,操作人员一次不能放完,再次放胸腹水又需重新穿刺.我科自2005~2006年采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腹腔穿刺行胸腹水引流,效果良好,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盛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咳嗽是指3周以上的持续性或反复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在基层医院患者多就诊于耳鼻喉与呼吸科,笼统的诊断咽炎或支气管炎,治疗效果不佳.为使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进行明确诊断与治疗,现把我们4年来诊治的以慢性咳嗽为主诉的150例患者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管恩静;张晓晴;尹德霞;何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加强站内消毒管理,预防站内感染的发生,要做到安全输血,站内各环节卫生消毒质量控制是采供血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从献血者的筛检、血液的采集、成分血的制备、血液的贮存和发放等各环节均要对环境卫生进行有效的消毒.为了加强站内环境消毒管理,评价目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保证血液的质量,笔者对我站采、供、血各环节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和捐血者采血部位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作者:高美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肌电图是临床生理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的客观检测手段.在确定神经肌肉疾病的病损程度,疗效观察分析、预后判断,以及骨科、神经外科和涉及周围神经探查、松解,修复的术中和术后监测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目前,肌电图设备已经普及到大型综合性医院,而规模较小的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的肌电图检查仍然处于不健全或空白状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基屋医院对肌电图、诱发电位,脑电图等临床神经生理学检查的需求也日趋增高.本文就肌电图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嵘;蒋初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31例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年龄6~15岁,应用单臂外固定器牵引复位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无髋内翻、肢体短缩等畸形,患肢过度生长小于5 mm.结论 单臂外固定器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王庆雷;臧传义;吴卫东;李文锋;张伟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影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1年5月~2006年5月,对141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 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57.4%、31.9%、8.5%和1.4%,疗效较治疗初期有显著提高.其中1例存活53月以上.结论 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不能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存期.肿瘤的类型、临床分期、门脉癌栓、肝功能分级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其铭;龙杰文;梁威飘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偏侧舞蹈病是局限于一侧肢体的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临床上并不常见,而脑血管病引起的继发性偏侧舞蹈病则更少见,现报告3例如下.
作者:耿作来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