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毛成洁

关键词:PBL教学法, 神经内科, 教学, 方法, 应用, 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的8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方法,观察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评分为(86.95±0.36)分,对照组病例评分为(82.03±0.34)分,观察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PBL教学法的构建,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教学质量,为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2月—2017年6月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观察组则给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麻醉维持平均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郑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 分析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n=51)采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n=51)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通气方式对患儿的脑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脑损伤发生率为39.22%,对照组患者的脑损伤发生率为37.25%,两组患儿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I级发生率、Ⅱ级发生率、Ⅲ级发生率、Ⅳ级发生率、其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脑损伤的影响与机械通气相当,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亚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术前等候区微视频对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术前微视频对手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普外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单双数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一天集中口头访视及发放访视单模式,观察组采用术前一天访视加术前等候区用iPad循环播放微视频,对比两组患者适应性、术中配合度、患者及护士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配合率及适应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利用术前等候区和等候区时间采用iPad微视频播放术前访视资料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适应性和术中配合度.

    作者:陈蕾;曾娜芬;党慧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IRT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试卷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项目反应理论评价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试卷填空题质量,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锦州医科大学本科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试卷159份,应用项目反应理论相关指标评价试题质量.结果 试题信度0.623,结构效度0.621;T1、T2、T3、T4、T5难度系数分别为0.60、0.63、0.69、0.67、0.53,总体难度系数为0.62;区分度分别为0.74、0.40、0.62、0.15,总体区分度为0.34,特征曲线显示试题难度、区分度、题目信息分布不一.结论 应进一步修订试题,应用传统的评测指标结合IRT综合评定试卷质量.

    作者:张林;刘堃;郭蕾蕾;张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康复影响作用

    目的 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病情康复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编序并以抛硬币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舒适组,各组有3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肺结核咯血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不同护理辅助下患者病情康复差异.结果 舒适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肺结核咯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于治疗方案有效性有积极影响,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张征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特布他林辅助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辅助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气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孝感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小儿肺炎控制率、症状消失时间、气道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小儿肺炎控制率、症状消失时间、气道炎症因子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肺炎的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卢文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三导向模式下呼吸系统整合课创新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整合课程教学是医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将网络环境下以问题为基础学习(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W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系统整合课教学,首先构建在线课程网络平台,选取PBL案例并撰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案例,案例分教师版和学生版,总共分三幕6学时来完成,课前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课堂播放视频呈现病例情境,学生找到信息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老师应作适当的引导,每一幕后ppt汇报成果展示,课后同学上交讨论记录和自我评估进行评价反思.WPBL教学方法则是传统课堂的有效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临床推理能力.

    作者:张海燕;林岩;姚立杰;卢长柱;刘丹阳;廉洁;郎尉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校影像学专业学生9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常规教学组(n=48)与混合式教学组(n=48),两组学生均为我校同级培养的实习学生,理论课学习背景基本相同,在实习教学环节常规组采用跟师指导方式,多为现场指导,混合式教学除常规的指导外,教师针对相关理论知识,收集相应知识单元,利用网上平台进行相关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实习考试,比较两组学生实习效果.结果 混合教学组实习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实习生实习效果.

    作者:王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分析神经外科学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学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的教学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1月100名于该院接受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实施见习授课;观察组学生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教学法实施见习授课.比较两组神经外科学生在脑血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实际能力操作考核评分,以及临床见习授课方法满意度.结果 比较神经外科学生对脑血管疾病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神经外科学生实施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传统教学法与问题法相结合对神经外科学生实施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夏湘平;袁晓露;肖华;姚声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PDGFR在裸鼠肾癌模型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在VHL-HIF-EPO信号通路中基础上,探讨酪氨酸激酶类靶向药物对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早期干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 在肾细胞癌模型,按照不同的药物干预时间,分为模拟早期给药组、中期给药组、晚期给药组及对照组四组,并在每一次穿刺后,即开始下一组给药.获得四次穿刺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连续四次检测HIF、VEGF、VEGFR、PDGFR,并测量肿瘤大小.结果 给药后,各组之间PDGFR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8,P=0.004);经相关分析,PDGFR阳性表达率、终期肿瘤大小与药物干预时间呈正相关(P<0.05),提示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PDGFR阳性表达率降低,肿瘤体积大小减小.结论 靶向药物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PDGFR表达,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肿瘤生长速度、甚至使肿瘤减小.肾细胞癌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作者:王世凤;黄欣欣;白淘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抗菌药物围术期合理应用的临床药学干预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围术期合理应用的临床药学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而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干预.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9%(349/1000)与对照组60.9%(609/100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439,P=0.000);观察组用药合理率81.66%(285/349)与对照组28.92%(237/609)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99,P=0.000);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5%(25/1000)与对照组9.7%(97/100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2,P=0.003);观察组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率为97.71%(341/349)与对照组39.57%(241/609)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75,P=0.000);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3.82(100人/d)与对照组42.56(100人/d)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4016,P=0.000).结论 针对围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加强临床药学干预,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发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且能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率.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43例疗效.方法 选择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前列地尔治疗;另选同期43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B、ALT、ALB、P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大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改善慢性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微循环,对于促进胆汁排泄、恢复肝功能、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尚可.

    作者:张忠宝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小切口引流+中药外敷及手法通乳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疗效

    目的 探析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采用小切口基底切开引流、中药外敷与手法通乳治疗的效果,旨在提升临床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行常规治疗,B组患者行小切口基底切开引流术、手法通乳以及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疗效.结果 B组总疗效(98%)高于A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法通乳、中药外敷联合小切口基底切开引流运用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

    作者:吕成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PBL联合EBL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联合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教学法(EBL)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名五年制学生,随机分为两组,PBL联合EBL组(试验组)和传统教学方法组(对照组).教学结束,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成绩考核,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见习成绩以及总成绩方面对比,试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EBL教学法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效果良好.

    作者:毛金媛;王薇薇;史晓光;滕卫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异型增生、腺体萎缩、慢性炎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症.

    作者:张思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管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将其中51例分为对照组,余下51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将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护理效果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采取不同护理管理方案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当中,能够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同时降低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张惠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情景式双语教学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运用情景式双语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12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临床轮转的60名规培生,对所有规培生均实施重症医学临床实习情景式双语教学,分析总结实习前后规培生考核成绩及相关教学状况调查结果 .结果规培生实习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专业英语考核成绩较实习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生实习后医学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医学英语表达及理解能力评分较实习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生实习后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为78.3%,教学内容满意度为80.0%,学习氛围满意度为83.3%.结论 重症医学临床实习中运用情景式双语教学可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覃松;李康;徐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医用回旋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与配套设施配置

    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的医用回旋加速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设备,该设备在进行应用时也多具有放射性.因此对于医用回旋加速器仪器机房的整体筹建工作当中,需要做好相关的放射防护工作.文章就医用回旋加速器的工作流程展开细致的分析,同时介绍加速器室、质控室、储气室、放射化学实验室、操作室、设备间以及办公室的设施配备、房间要求以及防护、通风等设置,为医用回旋加速器的机房整体筹建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思路,期望更好的促进核医学科的发展.

    作者:盖立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心理干预

    目的 探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压力及影响因素,以便针对性提供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心理压力因素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展开调查,分别测评住培医师的一般情况、心理压力情况、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 共发放27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2份,有效率93.3%,心理问题检出率24.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员心理问题与身份类型、周工作时间、成就感因素相关.结论 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心理问题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其正处于临床医师转型发展阶段,对此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改善学员心理现状.

    作者:肖铮;张水华;杨滨滨;史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20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骨伤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7.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颈部肌肉,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

    作者:何正兵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