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恬;陈颖;项兰兰;汪晓曼;孙慧谨
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影响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的诸多不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意见.通过总结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影响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提升维修意识,增强资金投入;健全维修制度,强化维修管理;注重专业人才,建设人才队伍.
作者:李启兰;李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总缓解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从而促使其临床疗效得到提升.
作者:彭桂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宫外孕经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经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实验组予经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优,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内妊娠发生率为80.00%,较对照组50.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β-HCG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应用于宫外孕患者中,可改善其术中出血及β-HCG指标,并提升宫内妊娠发生率.
作者:孙利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无症状肝癌与小肝癌患者采用超声体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科体检的8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证实.按照有无症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37例)为小肝癌患者;研究组(45例)为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比较两组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5.56%,参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1.89%,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以及小肝癌患者实施超声体检,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柳本峰;汪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8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低血压、血钾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4%)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履行职责、优质服务及制度落实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彤;李颖;葛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并分析异位妊娠患者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异位妊娠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异位妊娠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来院产检的200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初步筛选两组异位妊娠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进一步确立高危因素.结果 观察组中药物流产史、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盆腔粘连、带宫内节育器、辅助生殖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药物流产史、人工流产史、盆腔粘连、带宫内节育器、辅助生殖为异位妊娠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药物流产史、人工流产史、盆腔粘连、带宫内节育器、辅助生殖均与异位妊娠存在显著相关性,提倡健康卫生的性生活、避免意外怀孕,提高辅助生殖安全性是避免异位妊娠的有效手段,可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
作者:黄敬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早期保乳治疗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给予早期保乳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4.21±14.62)min,术中出血量(33.82±9.73)ml,住院时间(8.32±2.05)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81.63±9.74)分,术后24个月(83.56±8.8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纪祯成;杨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竞赛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四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另外两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竞赛式教学法.通过量化考核、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实验成绩和教学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竞赛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和老师的热情,获得学生的好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海洋;康慧颖;魏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麻醉应用喉罩和气管插管方案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行短小手术的患儿300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喉罩麻醉,n=150)与对照组(气管插管麻醉,n=150),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的麻醉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术采用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式均可起到一定作用,但喉罩麻醉可缩短康复进程,并可保障临床安全.
作者:张玉华;陈晶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治疗方法 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洗胃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5.45%,对照组为78.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2.27%,对照组为17.0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洗胃及血液灌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崔继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既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明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讨论在对妇产科临床情景教学方法 中进行教学病例库为基础的方法 实际影响和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学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 ;2组为观察组,使用以教学病理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以教学病理库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显著提高实习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整体合格率高.
作者:王琰琰;王善凤;张文娟;郑金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直肠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长海医院2016年2—8月直肠癌5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腔MRI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范围,测量不同b值(50 s/mm2、800 s/mm2、1000 s/mm2)下瘤体ADC值,比较同一b值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ADC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b值为800 s/mm2、1000 s/mm2时,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AD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化程度与ADC值呈正相关(r=0.125,P=0.027).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对直肠癌分化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云成;赵娜;杨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对LAD/LVE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16日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LAD/LVEF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阵发性房颤患者LAD/LVEF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和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显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衡明强;向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经皮微创内固定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 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5%,高于参照组的72.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予以经皮微创内固定,不仅具有较小的创伤,同时具有较快的恢复速度.
作者:吴兴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运用在降低差错率和提升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实施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组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的差错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满意度为76.2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2.50%),手术物品完善情况1例(1.25%),护理中发生差错1例(1.25%);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2.50%),手术物品完善情况3例(3.75%),护理中发生差错4例(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手术中的差错率.
作者:周静;高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2—12月及2016年2—12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健康体检者,200例亚健康体检者.两次体检项目一样.并为再次体检的体检者提供体检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检效果.结果 再次体检后,两组研究对象的总体检时间均较2015年的总体检时间少,2016年研究对象对于医院体检的满意程度高于20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同术中保温措施对开腹手术患者低体温及手术感染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106例开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空调加热方式,观察组则采用空调结合加温仪的保温方式,对比两种加热方式下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发生率和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术中麻醉后患者核心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不同的术中保温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腹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给予其空调结合加温仪的保温方式效果显著,能够很好的保持患者体温达到平衡,有效避免术中出现低体温的现象.
作者:邓小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改良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分组方式,将掷出奇数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掷出偶数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法 .结果 术后,观察组Ⅰ级浅前房、Ⅲ级浅前房、滤道阻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应用改良小梁切除术,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浅房发生率,优化了眼压指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郜小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管状胃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中所获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其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直线切割缝合器胃小弯侧切除,利用管状胃对上消化道的重建,为观察组,对照组通过全胃代食管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有1例(4.0%),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患者有2例(8.0%),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1例(4.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有3例(12.0%),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患者有5例(20.0%),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3例(12.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管状成形食管癌切除术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与解剖学特点相符合,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涛;易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