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疗效观察

李永平

关键词:急性, 非静脉曲张性, 上消化道出血, 基础止血, 内镜止血,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内镜止血,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和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手术证实,对照组采取CT诊断,观察组采取磁共振诊断,将两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股骨头坏死病灶检出率为92.15%,高于对照组(67.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78,P<0.05;观察组的合并关节积液检出率为96%,高于对照组(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2,P<0.05.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磁共振进行检测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其与CT诊断相比,检出率更高.

    作者:孙秀华;熊虎;冯华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全部护理人员共计18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12月给予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作为管理后,2017年1—6月未给予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作为管理前,比较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我院180名护理人员中,管理后护理职业素质测评、护士测评、患者满意度测评和医生测评均优于管理前护理工作人员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黎;张蕾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卡维地洛搭配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效果

    目的 探讨将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中选取200例参与本组研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00例.对参照组行依那普利治疗,对实验组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分析20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为98.00% 和85.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患者行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石家冲;毛旭龙;何国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措施在减少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日—9月26日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2例,干预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情况,并详细记录引流管渗出率、渗出时间和换药次数.结果 干预组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率比对照组低,平均渗出时间长,平均换药次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在腹腔引流管护理过程中,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腹腔引流管周围渗出液渗出的情况,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胡玉清;刘一晓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丁苯酞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频电刺激的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后发生吞咽困难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常规治疗加丁苯酞注射液;B组为常规治疗加低频电刺激;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及低频电刺激;比较三组患者吞咽困难的恢复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88.2%,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NIHSS评分,预后mRS评分下降明显.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频电刺激是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案,操作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刘明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肢体的康复中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χ2=4.320,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30%)(χ2=8.653,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展,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邹康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规培轮转的60名外科规培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用PBL教学法带教;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带教,以出科成绩作为判别标准对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规培学员出科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在规培学员中的认可程度,实验组的认可程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不仅在提高外科规培学员主动学习积极性、发掘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具有意义,还能在提高规培质量和加速更新临床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周昕;高明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腰硬麻醉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腰硬麻醉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施行腰硬麻醉患者64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整体组,各3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 整体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高于常规组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硬麻醉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混合式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CBL)、问题式教学(PBL)及PPT讲解的混合式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护理本科班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组:传统授课教学法.教学完成后,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并通过专题理论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法满意度较高,在教学内容安排等多个方面,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目标达到程度与提高学习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题考试成绩显示,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是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但具体翻转时教学方法不应受限,混合式教学法使各种教学法得以取长补短.

    作者:李伟梅;兰佳庆;孙树茂;朱壮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专科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科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诊断为冠心病并成功行PCI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PCI术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宣教,教育组予以专科健康教育.评价术后服药依从性,以及一般生活质量和冠心病相关性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教育组SF-36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评分较高(P<0.01),SAQ心绞痛稳定、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较高(P<0.05),服药依从率较高(P<0.01).结论 专科健康教育利于提高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指导作用.

    作者:李珂;吴海洋;臧哲;曹乾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

    目的 分析评价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单用青鹏软膏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取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上来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50%、72.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效果理想,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宁娟;涂宏伟;苏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分为阴道分娩组(38例)和剖宫产组(37例),对比两组孕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本次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8.4%,阴道分娩组孕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前应仔细评估产妇状况,密切观察母婴状况,严格把握阴道分娩及剖宫产适应证.

    作者:姚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分析比较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9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酵母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慧芳;万江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应用意义评价

    目的 对糖网病诊断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糖网病患者22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眼底检查,结果 为常规组.然后均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 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个小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经过检查后发现,常规组224例患者检查出视网膜病变共计117例,占比例为52.2%,试验组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199例,为88.8%,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网病诊断过程中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能够有效诊断出不同种类的视网膜病变分期,并且诊断正确率能够保障,灵敏度极高,具有安全可靠性.

    作者:犹爱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呼吸训练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实施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围手术期的呼吸训练器结合传统呼吸训练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丽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电话随访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家庭无创通气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接受电话随访对通气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随访组(40例,出院指导+电话随访)和对照组(30例,常规出院指导)两个组别,观察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治疗1、6、12个月3个时间点,随访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庭无创通气患者除接受通气指导、心理干预等护理外,定期给予电话随访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萍;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门诊换药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在门诊换药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进行换药的50例门诊换药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患关系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换药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患关系良好率.

    作者:高桂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肺炎的综合性护理保健措施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肺炎的护理措施中,正确执行药物治疗和呼吸科常规护理是主要内容.如何增加新的护理康复措施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成为护理工作者的新课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及技术、各类功效显著的治疗仪、营养保健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疾病的康复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应重视病室局部空气质量对呼吸道患者的影响,加强管理.然后以中医学、营养学、康复学理论为指导,总结了可促进肺炎康复的综合护理保健措施,丰富了专科护理理论,分析了当前大气环境及病室空气质量对肺炎预后的影响.为促进肺炎、特别是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恢复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

    作者:程翠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三种方法胸廓固定护理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并归纳三种固定方式护理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时,具体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选取90例已确诊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其中以胸带+垫包扎作为主要护理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A组,以胸带包扎+粘贴胸部护板作为主要护理方式的30例患者简称为B组,以胸带包扎+肋骨切开内固定护理为主的30例患者简称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固定有效例数,对三种护理手段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本次研究中录入的90例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康复效果显著,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三种方法胸廓固定护理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大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与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2年1月—2017年5月内接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眼压情况,以及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均优于治疗前,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眼压,促进了患者视力的恢复和矫正.

    作者:何碧华;张莉;陶平;陈萍;周转;杨波;谢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